刘婷林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车场线5号单开道岔防脱护轨方案设计
刘婷林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结合广州地铁4号线车场线运营情况,对车场线5号单开道岔进行防脱护轨设计,并提出三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设计中综合考虑了技术可行性、施工便利性以及日常养护维修工作量等多方面因素。方案一中将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内侧,采用防脱护轨支架方式,在满足防脱要求的同时,能够大大减少日常养护维修工作量,并且方便现场施工,为最优方案。
车场线 5号单开道岔 防脱护轨 方案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车场线列车运行速度低,轨道一般采用有缝线路,道岔以7号道岔为主[1-3]。由于直线电机系统采用径向转向架,采用小号码道岔可大大节约占地面积。广州地铁4号线采用直线电机车辆,考虑到广州地区雨水较多,为节约占地面积并减少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广州4号线车场线采用了合成轨枕50 kg/m钢轨5号单开道岔。
设计中,5号道岔的直向允许通过速度为60 km/h,侧向通过速度为20 km/h,导曲线半径为65 m。由于半径较小,转辙角较大,道岔长度及道岔间的距离较短,列车在逆向出岔时可能会导致第1轮对外侧车轮脱轨[4-6]。基于上述考虑,为防止列车脱轨,对车场线5号单开道岔进行防脱护轨设计。
通过动力学仿真,建立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为采用双层叠合梁结构的空间耦合振动模型[7-10],鉴于系统振动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第1位轮对,因此系统的振动特性主要以该位轮对下的振动值给出[11-12]。
计算车辆侧向过岔速度分别为10 km/h、15 km/h、20 km/h时道岔系统动力特性,得到不同速度下道岔系统的轮轨力、安全系数等最大值特性,见表1。
表1 不同速度条件下道岔系统的轮轨力和安全系数最大值
图1 第1轮对内外侧脱轨系数
由表1可见,当侧向过岔速度为20 km/h时,脱轨系数已经非常接近允许限值。图1给出了侧向过岔速度为20 km/h时第1轮对内、外侧的脱轨系数响应。结果显示,在尖轨前端,轮对与尖轨的横向冲击较大,导致该部位脱轨系数达到了1.03。根据现场调研情况,在基本轨轨缝至岔心方向距离1.5 m位置处钢轨轨头有明显爬轨印记。通过以上分析,确定列车过岔时在尖轨尖端附近列车脱轨几率最大。
根据理论分析及现场调研情况,对5号单开道岔防脱护轨设计提出如下三个设计方案。
(1)方案一: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内侧,采用防脱护轨支架。
方案一中,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内侧,采用43 kg/m槽形护轨,护轨通过螺栓和支架与钢轨组合,当列车逆向出岔,第一轮对外侧车轮有爬轨趋势时,防脱护轨受力,限制第一轮对内侧车轮横向位移,保证列车有脱轨趋势时,将车轮及时“拉回”线路。图2和图3分别为设计方案和护轨组装示意。
图2 设计方案(方案一)
图3 护轨组装示意(方案一)
此方案中,护轨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和基本轨间通过扣板和螺栓固定,基本轨和支架及扣板间设有绝缘垫片。护轨支架布置方式如图2,支架安装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安装位置。
(2)方案二: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内侧,采用护轨垫板。
方案二同样将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内侧,采用43 kg/m槽形护轨,护轨和基本轨通过护轨垫板组装,设计理念同方案一。图4和图5分别为设计方案和护轨组装示意。
图4 设计方案(方案二)
图5 护轨组装示意(方案二)
此方案中,护轨通过护轨垫板与基本轨进行位置固定,基本轨采用护轨台板压舌刚性扣压方式。
(3)方案三:护轨设置在外侧,采用护轨垫板。
方案三中,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外侧,采用43 kg/m H形护轨,护轨和基本轨通过护轨垫板组装。设计理念与方案一和方案二不同,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外侧,当列车逆向出岔,第一轮对外侧车轮有爬轨趋势时,防脱护轨受力,限制第一轮对外侧车轮横向位移,保证列车有脱轨趋势时,将车轮及时“推回”线路。图6和图7分别为设计方案和护轨组装示意。
图6 设计方案(方案三)
图7 护轨组装示意(方案三)
此方案中,护轨和基本轨之间通过横板和螺栓等进行位置固定,相应零部件需要进行特殊设计。
对比上述三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
(1)护轨设置位置
护轨设置于基本轨内侧时,护轨只有在第一轮对外侧车轮出现爬轨现象时才会受力,正常过岔过程中,车轮不会对护轨作用外力。根据现场调研,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外侧时,外侧基本轨光带在钢轨中心偏外侧,可知在平时运营过程中,外置护轨也要长期受力,日常维修养护要求较高。综合上述考虑,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内侧优于外侧。
(2)护轨垫板与护轨支架
对于护轨与基本轨位置固定的方式,方案一采用的是护轨支架,支架安装位置在两枕之间,安装位置相对灵活,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方案二和方案三中采用护轨垫板,需要对既有道岔相对应位置的原垫板进行拆卸更换,且方案三中需要对基本轨轨腰进行钻孔,工作量较大。相较之下,采用护轨支架方式施工更为方便,拆卸简单,减少了装卸及养护维修的工作量。
综合比选三种方案,可知方案一在满足防止列车脱轨要求的同时,护轨养护工作量小,支架的安装和更换相对简单,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日常养护维修工作量,为最优方案。
通过对广州4号线车场线现场调研,对车场线用5号单开道岔进行防脱护轨方案设计,并对满足技术要求的三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施工便利性以及日常养护维修工作量等多方面因素,方案一中将护轨设置在基本轨内侧,采用防脱护轨支架方案,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日常养护维修工作量,并且更利于现场施工组织控制,为最优方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于春华.城市轨道交通道岔设计、施工及维修[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3] 乔神路,刘婷林.城市轨道交通7号无砟道岔的无缝化设计研究[J].铁道勘察,2016(3):119
[4] 程宝清.城市交通车场线轨道结构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3,123(12):87-90
[5] 王平.道岔区轮轨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及其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33(3):284-289
[6] 刘学毅,王平.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7] 王平.高速铁路道岔设计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8] 陈小平,王平,陈嵘.高速车辆与道岔空间耦合振动特性[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4):453-458
[9] 王平.列车在道岔中的运行稳定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1):28-31
Design on the Overhand Guardrail of No.5 Single Switch Used in the Yard Line
LIU Tinglin
2016-09-22
刘婷林(1988—),男,201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助理工程师。
1672-7479(2016)06-0088-03
U213.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