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辛
天津民间水会
杨大辛
水会(亦称水局)系公益性民间救火组织。据《长芦盐法志》载称“国初芦商武廷豫创立同善救火会”,可知天津水会始建于清初顺治、康熙年间,即17世纪中叶;又称“盐臣莽鹄立捐置救火具,津邑市民之踵而兴者,继立救火会四五十所”,莽鹄立出任长芦巡盐运使在雍正元年(1723),说明水会在雍正年间大有发展。清人张焘著《津门杂记》,刊行于光绪十年(1884),对水会活动有所记述:
乐安水会旧址
津郡人烟稠密,店铺毗连,有时不戒于火,为害甚烈。一经燎原,亦有乘机抢夺者。本城各绅商旧有捐立水会四十多局,置造救火各样器具,详立章程。遇警鸣锣传递,名曰串锣。各局顷刻奔集扑救,并不私分畛域,分疆划界,无论昼夜,弗辞劳苦。
终清一代,天津水会盛行不衰,至清末有大大小小水会七八十处之多,遍布城厢内外。民国以后水会有减有增,变化不大,继续在扑灭火灾中发挥作用。
各水会的建立与日常活动经费,主要由绅商赞助,间或地方官员也有所奖励。水会一般的均有独自的办公用房,也有的借用寺庙、祠堂、公所的闲置房舍。水会推举热心乡里人士为“会首”,工作人员有“文善”、“武善”之分;文善为内勤人员,负责财务、保管、值勤等事宜;武善为救火人员,来自各行各业,皆体健骁勇之青壮年,遇有火警招之即来。水会的救火器具,主要有水桶、水筲、射水唧枪及人力压水机(一种用压杠带动活塞将水喷出的器械)。此外还有一种重要工具即长柄挠钩,用来拆房压火与阻断火道,以防止火势蔓延。有的水会还组织专职的挠钩队。
每当火情发生,水会立即鸣锣啸众,救火人员顷刻间从四面八方赶来,在统一指挥下,临变不惊,奋勇而上,担水的、压水机的、射水的、扒房的、维持秩序的,各就各位,井然有序,皆因平日训练有素,且经验积累丰富。所有参与救火者皆为义工,不取分文,待火患熄灭之后,可到指定的糕点铺每人领取半斤糕点,以示慰劳,其费用由事主承担,或有慈善人士捐资赞助。未被火患殃及的左邻右舍,有的于事后摆酒席宴谢救火人员。文人唐尊恒有感,赋诗记述其事:
祝融何处忽为灾,百道锣声远远来。
富室最宜多犒赏,点心满盒酒盈杯。
官办的救火组织设立较晚。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之后成立临时政府,在巡捕局内设有消防队,负责扑灭火灾。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接管临时政府后,效法西方的城市管理模式,首创警察制度,同时建立消防队。此后民国期间,消防队的设备日臻完善且趋向近代化,遂成为城市扑灭火灾的主力队伍,但民间水会依旧存在,发挥辅助作用。1949年天津解放初期,全市尚有水会67处,而后经过整顿安置陆续解体,从而结束了天津水会约三百年的历史。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