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与辽宁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2016-12-30 17:28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8期
关键词:辽宁辽宁省升级

葛 晶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财政金融系,沈阳 110122)

浅析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与辽宁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葛 晶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财政金融系,沈阳 110122)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本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辽宁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提出了要创新和拓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路径,实现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助推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

老工业基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辽宁

1 高等职业教育对辽宁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10多年来,东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四个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阵地,从其产业结构特点来看,要实现经济的振兴,就要充分发挥辽宁自身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辽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与原材料基地,形成具有辽宁优势与特点的产业新格局。而这些战略的实现从根本上要依靠科技的创新与进步,要依靠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各类专门人才,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正是培养这些人才的基地。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不断开发辽宁的人才资源,为工业企业提供应用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还可以促进辽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并针对其需要,培养大量创新人才以及高素质劳动者。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在辽宁振兴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与辽宁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因此,使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不仅是辽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辽宁振兴的重要途径。

2 高等职业教育与辽宁产业发展的不适应

2.1人才培养目标的不适应

为了适应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辽宁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全省共有高职院校51所,国家级示范建设学校4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建设学校3所,国家级试点专业21个,这三项均位居全国前列。共有21个项目被批准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先后建设28个双师素质教育培训基地,高职专科在校生为29.5万人。可见,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内涵建设上还略显薄弱,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双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与辽宁产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职教育明显滞后。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之间的不匹配既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也直接影响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

2.2人才培养层次的不适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制造强省战略,辽宁省政府于2015年12月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提出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高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15个重点领域。因而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只是专科层次,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如果想进一步提升仅能依靠“专升本”进入到本科院校;此外,学生专科毕业以后,在专业技术水平上可以提升,但是在学历水平上的提升空间很小,这不仅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也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

2.3专业布局的不适应

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省各县市都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明确了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所在县市的经济发展目标及产业结构特点设置相关专业。根据《2015年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有高职院校19所,占辽宁省内的37.25%,大连10所,占19.61%,其余12个市共有22所,占43.14%。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了沈阳、大连两地,其他地区资源较为薄弱。因此,这些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专业结构等方面也是基于其所在地,而其他县市需求的人才与之并不完全匹配,这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鞍山为例,鞍山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却没有高职院校,根本无法满足其对冶金类高职人才的需要。

3 高等职业教育适应辽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提升人才培养内涵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劳动者,建设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职院校应把握这个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抓手,大力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全面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辽宁省各级部门及高职院校应深入探讨如何根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培养“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人才,使教育规模、结构、层次和质量全方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育体系变革的彻底性突破。因此,需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适应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3.2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但高技能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人才是建设制造强省的根本,为了积极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辽宁省内各高职院校应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弘扬“工匠精神”,建立高职教育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国制造2025”对接的办学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培养所需的不同层次人才。因而,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要提升人才培养层次,从专科逐渐向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层次高移,这不仅是辽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教育整体的发展方向。

3.3合理调整专业布局

由于辽宁省内各县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这就导致各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如何合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满足各县市及周边地区的需要,这需要科学合理地调整、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根据辽宁省不同县市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建立职业学校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及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为了更好地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应优先发展适应辽宁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重点加强服务金融、物流、商务、医疗与健康等领域的相关专业;支持建设城镇管理、乡村建设、社会保障、社区工作、老龄服务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的相关专业。

主要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网站.2015年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OL].(2016-04-20)[2016-7-15].http://www.lnen.cn/zwgk/tjgb/ tjgb/285017.shtml.

[2]辽宁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等.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Z].2015.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67

G719.2

A

1673-0194(2016)18-0245-02

2016-08-20

2016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 zixxjc-08)。

猜你喜欢
辽宁辽宁省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辽宁舰
回暖与升级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