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东/文
智能智慧城市之遐思
■于新东/文
展开天马行空式的联想,哪怕只是先从科幻的层面加以想象,来描绘智能智慧包括智能智慧城市的未来真实发展图景,也能从源头、从本质增加对智能智慧的了解与把握,而更重要的是增强我们的准备与应对。
智能智慧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之新浪潮,代表着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智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代表着人类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方向。如此至关重大,更当深谋远虑。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在推进智能智慧城市发展之路上埋头苦干的同时,必须抬头看路、仰望星空,把目光与思考放到更为遥远的未来去谋划我们的智能智慧之发展。在我看来,说智慧、讲智能,就离不开对想象力、机器人、科幻片、乃至未来世界等这些关键词的遐想漫谈。可以这么说,我心里的智能智慧之未来发展不仅仅是智能遥控、多维传感、互通互联的,肯定有这些,但绝对不止这些。
说实话,智能化或者智慧化,在我的深思中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图景的最高一个层面了。换句话说,智能化或者智慧化以后不会再有什么新的“化”了。也就是说,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最后到智能化或者智慧化,这就是最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及其路径。不过,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及其路径终结于智能化或者智慧化,并不是说人类社会就此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相反人类将大踏步地向着既定范式及其路径的纵深方向不断推进,在智能化或者智慧化的无尽道路上不断深化、细化、广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套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说,永远没有最好的智能化或者智慧化,而是只有更好。
比如说,大片中的人工智能、智能机器或者机器人,已经开始逐步进入现实的视野,比如最近有关机器智能的话题正在大热。由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 Mind研发的计算机围棋程序“AlphaGo”,这项程序在2015年底的一项竞赛中以5比0的成绩战胜了欧洲围棋冠军。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计算机程序在不让子的情况下,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人类专业高手,而这原本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在10年后才能达到的成就。
但是,对于姑且称之为全智能型机器人或者称为全仿真机器人的研发并未来投产乃至广泛使用,我是持审慎态度的。被誉为“机器人学之父”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早在1940年就提出了为保护人类的“机器人三原则”,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第三条: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但是,此前有报道称,国外已经在研发使用机器人战士,这就已经同上述三原则大相径庭,完全背道而驰了。可能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忧,据报道当代最负盛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在2014年5月就已经提出警告称人工智能最终或许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另据有关报道,2015年年初霍金又联合其他数百名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合发表一封公开信,敦促人们重视人工智能安全,确保这类研究对人类有益。霍金本人对此充满思辨的名言就是“成功制造出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也可能是最后的一个里程碑。”从这个情形看,只能套用一个老的说法,智能化或者智慧化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这些已经远远不是技术领域的话题了,而是更高更深层面的哲学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智能化或者智慧化能否始终趋利避害,这是一个“生还是死”的大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谨慎思考并理智作出回答。从发展角度看,一句话,智能化或者智慧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未来世界,至少以我现有的脑能量想来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模样——在智能智慧的道路上不断奔跑。当然,要怪就怪我不是科幻学家,无法对未来世界作出更大胆、更奇特、更遥远、更梦幻的展望与前瞻。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从来对科幻学家充满无比的敬意与钦佩。从其中一个方面来说,正是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如同高高振飞的翅膀,引领着人类一个个的梦幻成真。说到科幻,又让我联想起前一段三个与此相关的报道。第一个是中国将拍摄自己的科幻大片,据称2015年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作为一个“大片迷”,我对此非常关注。第二个是目前我国最为畅销的科幻著作《三体》已经被翻译成英文,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发售,成为建国以来第一部引进到美国的科幻长篇。第三个是一些大学将开设科幻小说专业,招收大学生、研究生。这当然也是大好事。但本着好事更要办好的原则,我在这里善意提个醒,科幻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想象力”,千万别让原本可能有想象力的学生因进了大学科幻专业学习反而被扼杀了想象力才好。
说了这么些看似题外的话,接下来谈谈智能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智能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或者表象就是物联,如公共设施的物联、个人家居的物联等等。说的专业一点,就是指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这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而我们想想,自己身在家外却能够对家里的电器等设备进行远程遥控的景象,是不是就是曾经的科幻小说中已经描绘过的?再说说科幻小说或者电影大片中,梦幻城市中满大街都是智能机器人穿梭着从事各种份内工作情景,是不是可能成为智能智慧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呢?而智能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不是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的丰富想象力和良知正义来推动呢?因此,展开天马行空式的联想,哪怕只是先从科幻的层面加以想象,来描绘智能智慧包括智能智慧城市的未来真实发展图景,也能从源头、从本质增加对智能智慧的了解与把握,而更重要的是增强我们的准备与应对。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