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里账外

2016-12-29 19:57何申
特别文摘 2016年24期
关键词:账外成家小豆

何申

前两年网上有人算账:33年前你往银行存400元,当时这些钱能盖一套房子,或买400斤猪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华烟、50瓶茅台酒;今天你取出这些钱,连本带息835.82元,仅能买420斤面粉、40多斤猪肉或半瓶茅台……由此生发的各种议论就多了,我不说诸君也能想得出来。

上述关于400元存款的今昔“比对”,是账里的事,应该无误。不过,比了“账里”,也别忘了还有“账外”。据我观察,六七十岁的人提起这等事,多数会说,当年东西是便宜,可咱挣的也少。茅台酒8元一瓶,咱喝过几瓶?白面便宜,但城里人凭粮本最多不过百分之四十细粮,30斤定量,18斤是棒子面。说起来,这年龄段的人当初刚挑门立户过日子,当家才知手头宽紧的源头:一是物价,二是收入,二者缺一不可,收入更重要。1976年我有工作了,买了件蓝涤卡上衣花20元钱,搁今天够便宜了,可那时我月挣36.5元,等于大半月工资,好难承受。

如今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对这类账不感兴趣,他们适应当下的商品价格。看他们怀念五分一根的小豆冰棍,估计没人能想象出那会是什么样的小豆、怎么才能冻成冰。我分析的可能不准,现今四五十岁的人,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值改革开放前,对之前的日子,印象多在与伙伴如何快乐地玩,花几分钱就能买点儿好吃的,而对家里开销却用不着操心。待到自己成家时,又能得父母的关照。而一旦到了真正在家挑大梁有了压力又无从排遣时,有人便会不由自主似是而非地怀念起早年东西便宜。

我的母亲是二十世纪初的人,活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的生活与现在无法相比,但她很知足。她说五十年代大对虾几毛钱一斤,但家里从来没吃过一次。母亲晚年有个旧兜子,里面是当初舍不得用攒下的粮票、布票、线票、麻酱票、煤票等。我问她留这些东西干什么,她说:“我怕再回到那种日子,还得用。”我岳母活到本世纪,进过超市。第一次去,让她往筐里拿物品,她就是不敢伸手,说:“这不成共产主义了吗?”

看历史,无论是盛唐长安还是北宋汴梁,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讲,其幸福感最起码的体现,是街市繁华商品丰富,中低生活必需品能买得到,买得起。

同时,还有个看似简单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环境,是让普通人能依法依规地挣钱谋生,并保证守法人的正当权利。武大郎人虽卑微,但他可以卖炊饼,可以生存,于是宋朝值得怀念;元朝不许汉人南人养马打猎、练武和集会,禁止夜间通行甚至夜间点灯,还没收铁制农具。强压之下,即便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账里账外,不光是数字,还有人们的衣食住行。我成家后住过八年单位筒子楼,一家一间。说来不错,房费一块,水电几毛,楼道做饭,孩子乱跑,大人说笑。可我们住过的人再说起来,都不怀念。咋回事呢?面积小还凑合,但整栋楼的厕所就剩一个坑儿,早上起来,可急坏了人……

(摘自《今晚报》 图/胡晟)

猜你喜欢
账外成家小豆
Accurate prediction method for the microstructure of amorphous alloys without non-metallic elements*
虚拟核算在农业企业财务账外核算中具体应用
小豆丁的探险之旅
没有成家的人在夜里回家
六十岁最美好的年纪刚刚开始
和孩子一同做情绪的主人
账外固定资产档案管理探析
企业设置账外账进项税额的核定问题研究①
极品小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