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秀
(贵州理工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基于MOOC“电路原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陈燕秀
(贵州理工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本文介绍了我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利用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慕课(MOOC)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新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表明了这种资源整合及全新教学模式会帮助普通高校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师生沟通困难等问题。
慕课;翻转课堂
MOOC和翻转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MOOC资源的知识碎片化和视频化,翻转课堂的以学生为主体、讨论式教学使得我们能通过这种全新教学形式来提高教育质量。我校与清华大学合作,利用清华大学“电路原理”MOOC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我校办学层次决定了生源情况。入校学生不论是学习欲望、学习能力、课堂表现都需要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的。为此,在“电路原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制定了以下改革目标: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改变学习氛围日渐淡薄的教学现状,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传统课堂都是教师说,学生听,是一条缺乏交流的单向通道,我们期望通过翻转课堂的师生讨论和思维碰撞,能让师生间产生认同感,从而形成一条生动活跃的交流之路。
(3)希望这种模式的受众最终能覆盖全体学生,为确保改革效果的覆盖面和样本的可比较性,我们确定总评成绩较好的2个班和成绩较差的2个班同时进行试点,并分别由2位主讲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每位教师承担较好班和较差班各一个。
在“电路原理”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中,我们力图探索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学习有效性为判据,以学生能力、素质提升为最终目的的全新教学模式和路径,力求实现学生培养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传承为主转换为以能力训练为主[2]。
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每个环节的内涵如下:
2.1 课前环节
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清华大学提供的MOOC资源,设计课前任务书,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任务书设计的关键点在于:
(1)帮助学生进行课前有效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功能定位,具有驱动性、引导性、作业化要求。
(2)引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以此逐步进行学生的能力培养,初步定位于培养学生知识点挖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三大基本能力。
(3)任务表设计应呈动态化、阶段化—课程初期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均较差,此阶段任务表要尽可能细化,以知识点挖掘能力训练为主,简单进行归纳总结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着重于提高学生接受程度。图1所示的是课程初期任务书。
图1 课程初期任务表
随着课程教学的进展,学生知识点挖掘能力已基本具备、此时能力训练侧重点应向归纳总结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转移,任务表设计也随之发生变化,图2所示为课程后期任务书。
整个教学过程,任务表各部分比例不断调整、学生能力训练侧重点不断变化,确保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引导学生课前进行有效独立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目的。
图2 课程后期任务表
2.2 课堂环节
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堂环节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目的的原则。
1)动态的翻转控制
教师上课前应分析学生状况、每堂课内容和难度、预估学生接受情况,从而确定每堂课翻转程度和授课方法,并据此设计好课堂知识点路线、能力培养目标,其整体设计要和课前任务表相呼应,具有相同的阶段性。
图3详细总结了随着时间推移,翻转课堂的形式、核心要点、翻转程度等所呈现的动态变化。
图3 动态化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2)教师、学生身份变化
师生角色变化,教师负责主持、引导课程内容逐项进行,对学生表述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进行补充、总结, 对各部分学习时间进行协调控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判;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的收获和疑问,通过基于自身思考融合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知识的深化理解。教师和学生在合作过程的思维碰撞能让师生间产生认同感,从而形成一条全新的交流之路。
3)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好带差、中向上、差转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各小组相互评价,课堂抢答会使各小组间形成竞争,提高效率和能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3 课后环节
为保证教学效果,全方位实现学生的能力训练,课后环节包括两项主要任务:
(1)围绕授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知识巩固加强;
(2)围绕上堂课内容,要求学生自行总结知识点间关系。
基于MOOC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试点班已实施一个学期,取得了以下显著效果:
(1)试点班的学生进步明显,越来越多的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较之前有明显改善;大多数学生的课堂表现由最初的思维涣散、感觉无从下手,到后期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2)课程学习成绩明显好于平行班。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我们对全体学生的成绩做了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以满分为100计,试点班平均分超传统班8分,卷面不及格人数占比低于传统班15%,卷面40分以下人数占比低于传统班13%,试点班卷面80分以上人数占比高于传统班6%。其中让我们尤为关注的是试点班40分以下人数显著减少。这证明了新的教学模式下,试点班是确有其效的。
(3)为了能准确掌握了解学生对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想法,我们在本学期中期对全体学生发放了不记名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学生课堂情况、学生能力提升情况和学生留言四大部分,共25个问题。现节选其中部分的答卷结果进行分析,示于图4。
(a)课前预习统计 (b)课堂学习兴趣统计
(c)教学模式选择图 (d) 学生能力提升情况调查图4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由图4(a)看到:“预习”和“大多数时候预习”的学生加起来已近37%,这和以前绝大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外学习几乎为零的现象相比有了明显进步。且随着课程进行,学生课外学习情况有越来越好的趋势。这说明我们期望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换的目标初步实现。
由图4(b)看到: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较之传统课堂有大幅提升;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全新教学形式给与认可。
图4(d)给出了学生能力提高的程度(0分为无提高,10分为最大程度提高),横轴为各种能力,在每项能力中,从左至右5个柱状图的横轴分别表示该项能力提升为0-2、3-4、5-6、7-8和9-10,纵轴是认为能力提升值为这一范围的学生人数。
可以看到:接近90%的学生认为自己各项能力提升在5分以上。其中勇于自我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尤为明显,有一半左右学生给自己打分为7分以上。这表明:学生对自我能力提高的认可度是很高的,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是富有成效的。教学由知识传承转向能力训练的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陈燕秀文)
我们的教学改革初步实践表明:MOOC资源+翻转课堂,是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已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实现了我们预定的三个核心目标:①以学生为主体;②实现知识传承向能力训练转移;③建立了一条全新的师生交流方式。
这一切的改变告诉我们:基于优质MOOC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将会帮助我们走出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师生沟通困难、教学质量下滑的困境;也会激发我们一线教师职业尊严感、幸福感!
[1] 焦建利. MOOC: 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中国教育网络,2013 (4).:21-23。
[2] 郭明净,纪在云. 试析MOOC对高校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兼论大学生自我教育时代的来临[J]. 吉林:现代教育科学. 2014(11):118-123.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Circuit Principle Based on The MOOC
CHEN Yan-xiu
(ElectricalEngineeringCollege,Gui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Guiyang550001,China)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our Institute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MOOC resource of Circuit Principle course is used and the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SPOC is carried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are explored with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and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core.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indicates, this resource integration, new teaching model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resolve th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MOOC; Flip classroom;
2015-05-22;
2015-10- 11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培养工程能力为核心的电学基础课程群教学研究与实践”。(黔教高发[2013]446号);贵州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黔教高发[2013]446号);贵州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电路原理”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2014HHJX02)
陈燕秀(1975-),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和信号处理研究工作,E-mail:438179425@qq.com
G423
A
1008-0686(2016)02-0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