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泉青瓷之日用瓷的传承与创新

2016-12-29 12:21郑一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釉面龙泉青瓷

郑一萍

浅谈龙泉青瓷之日用瓷的传承与创新

郑一萍

《春天里 …… 》郑一萍

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我认为可以这样叙述: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传统的东西有所变化,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也即,创新是使传统的东西更上一层楼。传承与创新的发展链是纵向的,没有传承,创新无从谈起。

对于创新,我认为有两种动机:一是对传统的东西研究得透彻,对当前的社会需求了解得透彻,应社会需求而创新;二是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超强的分析能力,以及勇于做先锋不怕受挫的精神,为未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我属第一类。

我今天想谈的是龙泉青瓷之日用瓷的传承与创新,所以需从龙泉青瓷已有的知识谈起。

龙泉青瓷是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1300多度的还原焰中烧制而成的瓷。它兴于北宋,盛于南宋(将青瓷推向巅峰的是南宋时的龙泉青瓷),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龙泉窑),其特点是“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莹润,胜似翡翠。釉色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另一类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著称“哥窑”,其特点是以形式多样的开片纹(有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为装饰手段,釉面以油灰为主,兼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哥窑”的“开片”装饰,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最初应该属于工艺缺陷,是由于胎体和釉面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当胎体的膨胀系数比釉面的膨胀系数大时,釉就会在烧成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裂纹,且裂纹的大小、走向都是未知数),然而,“哥窑”的匠人们却将其缺陷转化为美,将错就错,深入研究裂纹的形成因素,逐渐掌握了能大致控制裂纹形成的技术,以“人为”裂纹来美化青瓷,让青瓷的釉面有了动态美,形成了一种新的瓷种,于当时,应该属于创新,虽是纠错创新,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制瓷匠人们的聪明才智。

如今的龙泉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新的突破,釉面出新了“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末色釉、马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艺装饰上出新了“青瓷薄胎、青瓷玲珑、青瓷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

我在学习利用上述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了对日用瓷的造型和装饰的创新。我认为,瓷之器型和器之装饰的创新是最需紧跟时代步伐的,因为时代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就会使人们对生活有新要求,日用瓷是人类的生活用具,自然要符合人们的在新生活里的新要求。

日用瓷的设计制造一般应满足以下三个要素:1、经济,2、适用,3、美观。原因在于:1、日用瓷的受众,大多数是普通百姓,造价不能超出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经济条件,所以,必须经济;2、日用瓷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质保障的,所以,必须适合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用途;3、人们在选择日用瓷时,不仅讲究经济适用,更追求美观好看,所以,必在满足人们对适用功能的要求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美的精神追求。对日用瓷的创新不能脱离这三个基本要素。

郑一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1965年出生于龙泉青瓷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并喜欢青瓷。先后毕业于浙江龙泉陶瓷技校(陶瓷专业)、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泉州德化陶瓷学院(雕塑专业) 。从事陶瓷艺术三十多年,几十年来,凭着对青瓷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潜心研究,现已积累了丰富的造型设计、生产工艺和创作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深受社会各界的赏识。作品汲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又大胆吸收现代艺术思想。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且注重对意境的追求,强调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内涵,题材丰富,材质和表现方法新颖、多变。每件作品都具有新意和亮点,工艺上追求完美,釉色纯正,表现出其独有的特色。历年来,作品在全国各级展评中屡屡获奖,且多件作品被全国各大博物馆收藏。

《四季印象 》郑一萍

对日用瓷的造型和装饰的创新,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在于日用瓷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不能为了求新而使造型太离谱,降低它的适用度。比如“壶”,它的每个部件组合在一起是有一定程式的,比例大小,位置高低,曲直变化,都是瓷匠们长期以来在现实生活和陶瓷制造工艺间来回探索,通过验证才积累起来的制造经验,它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固定结构形式,我们不能为了求新把壶的整体结构设计得过异,比如不能把壶咀设计得太曲、太直、太长、太短,其倾斜度不能过小、过大,位置不能过底、过高。壶的整体结构必须要利于多盛水,利于出水流畅;壶的把手则要利于提握,利于感觉舒适。只有在壶之组件对于日常生活的使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然后才能考虑赏心悦目的新意。易,则是从古至今,先人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许多精品样版,我们可以从他们如何改进、如何创新的过程中归纳、学习,获取创新的思路。

我的创新思路,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获取创新灵感,因为,大自然里的许多植物的造型是天然的,是我们绞尽脑汁闭门造车想像不到的。我有许多作品的设计灵感,创新灵感都是受大自然的启迪应运而生的,比如,我的《春天里》执壶。

《春天里》执壶的创作意境是“鸟语枝头”。这个意境的产生缘于我春季郊游席地野餐时的瞬间感受:春暖花开,鸟语枝头,静坐桌傍,品茶看书,心平神静,好不惬意。我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品茶需要这样的好场景,如果我把这样的场景浓缩到茶具上,不是很有意境?这样的茶具在任何场景下使用,定能带给人们“鸟语枝头”的暖暖春意,定能让品茶之人静心平和地享受茶文化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惬意。

《浪漫一夏 》郑一萍

《莺歌燕舞 》郑一萍

有了设计思想,怎么在造型上实现这个思想呢?经过三思,我决定在保持壶的传统造型结构和组件比例尺寸的基础上,除壶的主体部分仍然采用传统模式外,对壶的提、咀、盖的造型进行创新,用捏塑技术塑造“鸟语枝头”的场景:塑树枝为壶提、壶咀、盖提,捏花朵绽放枝头,塑一对鸟儿栖于枝头花间。釉色还是采用传统的龙泉青釉,因为青色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茶品需要一个宁静的环境。

陶瓷造型设计,不是纯粹的美术设计,它是包含产品功能、工艺和美观诸方面因素的统一的整体设计。适用功能在整个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工艺技术是实现设计思想的保证,形式美感是为了使产品外观更加完美,三者不可缺一,这是陶瓷造型最突出的特点。我的《春天里》执壶的设计制造过程是完全考虑了这三个因素的。我很享受这个创新的过程。

我的《四季印象》四件套瓷坛,利用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进行组合创新,釉面效果有“哥窑”工艺的,也有“弟窑”工艺的,更有现代色釉工艺的。彩绘则采用了堆料纯线描技术。坛上装饰的四季花卉是人们最熟悉的月季、荷花、菊花、梅花,为了不让画面过于繁密拥挤,我将春、夏、秋、冬四季之花分别绘于一瓶之上,呈现了我所喜爱的疏朗清秀的艺术效果。这样即能使“四器”应“四季”,又能让“四器”应“事事如意”之意。即有美的艺术效果,又美好的寓意,也是我设计这套作品的主导思想。我没有采用人们常用的彩绘技法绘画,而是用堆料纯线描画,一是找新意,一是想呈现釉色之美。

一件陶瓷作品的价值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思想性,另一方面是它的技术性,其创新的价值也应体现在这两个方面。我创作的时候都力求完成这两方面的要求。

我在创新的时候,不是单纯的求新求异的,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将传统的东西发挥到极致,然后再考虑如何满足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所以,我的作品大多是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需求的融合体,这也是我创新的宗旨。因为,只有扎根传统才有底气,创新才能立本。

猜你喜欢
釉面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青瓷出越窑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一种高温镁质无光釉的研制*
工艺参数对日用陶瓷镁质无光白釉的影响
镁质无光白釉的研究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龙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