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

2016-12-29 17:05赵德云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竞技

◎赵德云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

◎赵德云

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现实定位与理论定位存在的差距及定位异化的原因,主要有: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学校运动训练系统发展不健全;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体育教育氛围的缺失三个方面。针对异化原因提出坚守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原则,并制定制度保障:构建合理的学校运动训练培养路径;创设完善的学校运动训练竞赛系统;大力发展职业体育。

研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的缘由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各项事业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端设计与战略规划在各项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事关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端战略重要环节的发展定位工作关系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责任设计,因而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良莠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这其中必然包含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在目前现行主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三级训练网络”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体育人才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放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中并对其准确定位对竞技运动员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现状

1987年原国家教委计划在试点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发展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试点学校,提高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1995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实现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制定的《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以逐步实现由国家教委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

从两次的国家政策制定可以看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方向是各级学校训练系统的金字塔尖,代表了学校训练系统的最高水平,对外承担青少年大学生运动竞赛争金夺银的任务,对内肩负制定学校系统运动训练总体规划,为基层体育特长生提供晋升通道的重任。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曾经是体教结合的重要产物,现在也依然不同程度的在各地区进行着。高水平运动员通过高校招生得到学位学历,主管部门为运动员退役找到了一条完美路线;高校利用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为学校争金夺银,为学校体育工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两方面互利互惠,配合默契。彼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经偏离了最初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初衷,定位仅仅在于高校体育工作的获利手段又或者是学校的宣传名片。现行的“体教结合”模式并没有给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

遭遇发展定位异化的原因

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级训练网络”是我国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这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游离与教育体系之外自成体系,运动员自小脱离学校教育环境,文化水平低,退役后很难在职业生涯中有所突破。这与全面、可持续人才培养理念完全背离。此外,这一模式也仅仅挑选符合选材标准的运动员从事专业训练,并不关注运动项目的普及,不仅影响了部分项目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体育在大众群体中的推广。

为了解决这一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学者提出树立现代人才培养观;深化改革现行训练体制、加速学校化和社会化进程;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优化体育管理体制;转变我国体育价值观为主要对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就是这种竞技体育人才发展方式转变下的产物。理想是丰满的显示是残酷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崇高理想遭遇了现实危机,历史遗留的运动员退役问题居然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虽然有违发展规律,但存在的也合情合理,特殊历史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挥了特殊作用。

现阶段还处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渡阶段,运动会中学校比赛分为甲组乙组是可以理解的,但从长远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不应按照是否有专业运动经历来区分,而应当按照职业前和职业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来区分。

学校运动训练系统构建不健全。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定位发生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运动训练系统的不健全。

在学校运动训练中,通过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来完成专业运动水平的提升,使其具备高水平的运动技能。通过贯穿学生运动员发展始终的文化教育,有力提升学生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学校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运动员顺利成才。而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最佳控制的前提是全面清楚的理解学校运动训练过程所具有的两种特征,即学校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学校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运动员在掌握某项运动项目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初学提高熟练三个阶段。学校运动训练通过小学初级阶段、中学中级阶段到大学高级阶段来完成学生运动员专业运动水平的提升。同时,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以及学生运动员自身素质的差异,各阶段训练目标方法手段不同。因此只有清楚各项目在各阶段的特点,才能运用合理的方法、手段来提升学生运动员在各阶段的运动水平。

过于功利的体育观使得学校训练各阶段任务都是争金夺银,学生运动员训练趋成人化社会化,忽略乃至省略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违背学生运动员成长成才的规律。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系统的学生运动训练竞赛体系非常关键,通过竞赛的杠杆作用调整各阶段的训练部署,学习训练互补互助,真正促进学生运动员健康成才。

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体育教育氛围的缺失。一直以来受困于体育教育功能的缺失,社会对体育锻炼认同感较低,相较于文化学习,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被看做是不务正业。家长受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拒绝督促孩子进行体育健康教育。随着社会进步,虽然这种社会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有所改观,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的影响惯性还是很大的。金字塔的塔尖是由庞大的塔基烘托出来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要成为学校训练系统的金字塔尖,必须为身为塔基的基层学校训练进行正面促进。

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始终坚持体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体育作为青少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校际间的比赛,学生运动员同场竞技,普通同学,学生家长,亲朋好友现场助威,弘扬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同时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原则及

其依据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应始终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运动员为原则,兼顾学校教育和竞技体育协同发展。

从学校教育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在的学校运动训练系统既能全面培养运动专才,又能辅助塑造普通学生的体育特征。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需要以体育教育为主的学校体育,更需要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学校体育要做的是既能为体育特长生提供展示自己、实现价值的平台,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能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运动训练的运动性积累是其他任何社会教育活动都无法代替的,其具有培育人的特殊含义。作为教育的良好形式,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吃苦耐劳和遵守规则的优良品质,又可以通过参加运动让学生系统体验体育运动对其自身的综合作用与影响,使其在运动中铸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

从竞技体育的角度看,学校运动训练是我国体育运动普及和提高的关键环节。通过学校运动能够训练既能促进学生身体良好发展,提高运动能力;还能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体育骨干,为职业体育注入新鲜血液。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学校运动训练系统的最高阶段,经过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的层层筛选,培养了文化层次较高的高水平运动员,是高质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

确保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的制度保障

构建合理的学校运动训练培养路径。为了确保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学校训练系统内金字塔尖的位置,必须构建一个强大的金字塔基。且这一塔基必须是在教育系统之内,不脱离普通大众的运动员培养才是有生命的,使运动项目在社会上有感染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教育系统。运动员首先是学生,要完成规定的学业,参加规定的学校活动,和普通同学密不可分,他们的行为才具有感染力,他们所从事的运动训练才会产生教育意义。所以学校运动训练培养模式必须是业余的,是不以竞赛取胜为目的的,竞赛仅仅是检验训练效果的一个平台。合理的学校运动训练路径对小中大学的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小学中学,必须摒弃一切行动服从高考的习俗,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保障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这一建议从另一方面也也保障了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若干意见的实施。

因此,学生运动员的成长路径主要是在学校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在学校运动训练中,通过初级(小学)中级(中学)高级(大学)阶段来完成其专业运动水平的提升,使其具备高水平的运动技能。通过贯穿学生运动员发展始终的文化教育,有力提升学生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学校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运动员顺利成才,才可以实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真正的运动技能高水平。

创设完善的学校运动训练竞赛系统。完善的学校运动训练竞赛系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定位的有力保障。完善的竞赛系统首先是分层细化的竞赛系统,每个层级应该有精准的定位,小学初级的竞赛应以增进亲自家庭交流,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为导向,重在参与,提高辐射面,增加运动项目的受众群体。中学中级的竞赛以规范技战术为导向,选拔出技术优秀战术意识强的学生向上输送,但是前提是基本学业不可荒废。高校高级的竞赛强调发展身体素质,掌握与训练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专项运动的战术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察。本阶段的竞赛可以为升级国家队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大力发展职业体育。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旦成为学校训练系统的最高输送目标,自然就会出现运动员毕业流向问题。目前我国开展较好的职业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和篮球,但高校向职业体育输送的专业运动员却寥寥无几。美国职业体育发展非常好,是因为有ncaa这个全美大学体育联盟,每年联盟向职业机构输送了大量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高校是向各行各业输送职业人才的地方,当然也必须包括职业运动员。当前由于我国体育职业化程度不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水平不高,双方相互影响,使得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向职业体育输送人才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问题其实也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模式问题,随着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虽然出于种种原因,交给社会办和高校办的都是某些投入大,产出小的项目(比如三大球)。但也不排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会带来一些成功体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也不是不会发生。学校运动训练系统的发展路途虽然坎坷,但前途一片光明。未来的体育一定会回归教育本质,而承载着高等教育的高等学府也必然是高水平运动员的孕育之地。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25)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竞技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竞技精神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花与竞技少女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