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管理的角度浅谈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

2016-12-29 15:58:45
当代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海量信息化

袁 野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

从科技管理的角度浅谈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

袁野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

近年来,p2p、移动互联网等各项产业都发展得非常迅速,各个企业数据也增长很快,数据成几何倍增长。而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将引起巨大的社会变化和产业变革。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无数的技术创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力格局。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又一次把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带入一个新纪元——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科技管理;发展

在现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传统的数据库早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信息化时代对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需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应运而生。大数据,又可以被称为“海量资料”,指所涉及的数据资料数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脑甚至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来帮助企业做出更积极的决策。它的数据量大、种类多、时效性强,所蕴藏的价值大。目前可以说各行业都存在着大数据,但众多的信息和咨询是很复杂的,我们要想更好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就必须探索总结其深层次的规律。

一、大数据与科技管理

1、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具有“4V”特性,即巨量(Volume)、繁多(Variety)、高价(Value)和快速( Velocity)。巨量:数据量巨大。如今,其体量已经从“万亿字节”级提升到了“千万亿字节”级。繁多:数据类型繁多。高价:高价值。有许多需要深度挖掘的有价值的信息都包含在在大数据之中。快速:处理速度快。在近几年,云计算技术发展相当迅速,而在这随之到来的大数据的时代,如何把云计算技术运用到大数据的处理分析中,让大数据“如虎添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我们也可以预见到,在云计算与大数据“双剑合璧”之时,大数据技术也就将使得这个信息化世界再一次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

2、大数据与科技管理

大数据技术不是一门单一的技术或者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许多学科交叉汇集的技术。从数据收集、整合、分析到最终的综合运用,这一系列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庞杂且深奥。不仅如此,大数据所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支持帮助许多领域,也因为它所需要收集的数据相当的巨大且复杂,因为只有这样的海量数据才能支撑起大数据技术真正的运用。大数据技术在不断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也在提升着科技管理、技术治理等方面的进步。大数据引领着科技管理的变革与管理思维的变革,而反过来看,要想沿用大数据的技术思维,我们必须先站在科技管理的角度将大数据层层剥析。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大数据分为这样三个层次:

(1)存储层:把庞大复杂的数据全部数字化处理,然后存入载体。

(2)处理层:使用ETL( Extraction - Transformation - Loading) 工具对存储层的数据进行采集、融合、分发等处理。

(3)应用层:将已经整合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运用。

二、大数据的未来

1、涵盖广阔的大数据

截至2012年11月,Data.gov(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公开大数据信息的网站)共开放出了涵盖农业、气象、医疗、金融、交通、人口统计、就业、教育、能源等大约50个门类接近四十万项数据。为方便公众使用和分析,Data.gov平台还加入了许多新功能,包括数据的分级评定、高级搜索、用户交流以及和社会交网站互动等。

2、强有力的生产工具

有研究显示,通过数据分析作出决策所收获的生产力,要比其他因素驱使做出的生厂里高出5%到6%,大数据俨然已经成为了最强有力的生产工具。当这个变化来临之后,不过是企业管理方式还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做出任何决定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参考大数据处理后的决策意见。所以说大数据所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科技生产,甚至是我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绝对的福音,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我们能够在某种意义上拉近与发达国家的鸿沟,在处理技术与思维变革上都有了跨时代的飞跃。

三、大数据在中国

1、我国大数据的国家战略

当前,在政府部门数据对外开放,由企业系统分析大数据进行投资经营方面,上海无疑是先行一步。2014年5 月15日,上海市自今年起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将数据对外开放,并鼓励社会对其进行加工和运用。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组长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从话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我们没有自己的过硬技术,网络文化还有点问题,基础设施还是太差,人才队伍素质跟不上需求,也没有可靠的盟友,信息经济实力太弱。

2、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不管是在数据的收集还是后期数据的整合处理等方面都明显落后很多。拿美国来说,美国联邦政府有着漫长的数据收集历史,这也与其政府先进的发展理念与高瞻远瞩的进步思想不无关系。几个具有跨越式进步的数据量爆炸点:1940年的民意调查;其次在1962年,美国启动了海浪监测计划;接着是在1973年诞生的最小数据集。而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数据收集才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2010年中国全年新增数据量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毕竟中国的信息化、数据收集等技术起步太晚。可是我们还是要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如今,不管是人口、手机、还是互联网用户,中国可全部都稳居世界第一。

2015年,中国互联网用户预计已达到8.5亿人,手机持有量接近13亿部,都已经是美国的数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手机与互联网正是海量数据的重要来源,为什么我国在这两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数据的收集量却还如此至少呢?所以,套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不是缺少数据,而是缺少发现数据、收集数据的眼睛。”而这个“眼睛”,也就是我们收集数据的意识和手段。在数据的整合处理阶段技术明显不如发达国家的我们,更加不能在收集数据这个起跑线上就落后太多。

3、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困境

(1)数据是否足够丰富和开放。刚才上文提到,大数据技术是建立在一个海量数据的整合处理基础之上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数据,并且需要收集的数据可谓是纷繁复杂,种类多、跨领域。但是目前数据的收集也并非那么简单,不仅是因为数据的“广”和“杂”,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数据的“利”和“秘”。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数据公开都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海量的数据无法汇集,那么后续的整合处理也更是无从谈起。在这里,我国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大数据的挖掘、整理、处理、分析、运用,都缺乏相应的立法,无法既保证共享又防止滥用。因此,要想让更多的数据得到公开与运用,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更加绿色法制的信息环境,相应的法制健全也是迫在眉睫。

(2)是否掌握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在解决第一步数据的收集后,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坎,那就是对于海量数据的整合处理。上文提到,我国在数据收集方面虽然有先天劣势,但是我国的数据总量优势会慢慢弥补在数据收集手段和意识上的差距。但是在下一步的收据整合和处理技术上,我国也是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很明显,大数据的最终目的是要对海量数据进行综合运用和分析后为决策者提供支持和帮助,而在这之前,更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如果在这个技术上无法实现突破,那么就无法高效地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真正的价值。

(3)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与数据化决策相匹配。大数据技术运用的根本目的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为决策者提供支持与帮助,从而提高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优化产业结构等。因此,要想让大数据更加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我们必须要改变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创造出与大数据技术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这或许是我们最难迈过的一道坎了。

四、结论

笔者认为,大数据技术绝不仅仅只是海量数据的收集、整合、处理分析那么简单,它是从纷繁复杂的庞大数据中挖掘出一切可利用的数据信息并处理为数字化资源,然后在进行整合处理,然后反过来增强信息便利,提升互联网用户体验,从而实现客户利益与体验最大化的提升与进步。

由于中国人口多,所以在互联网信息市场消费量也非常巨大,并且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加。而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这些大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也必将在行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来作为提升信息消费体验的重要手段。

所以,大数据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应该是非常光明的。我国具有许多特殊的先天优势,这是许多其他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我们的社会稳定高速的发展,各行各业市场潜力巨大,这些都给大数据带来了十足的发展与运用空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快大数据核心处理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这样才能够充分高效地利用我国庞大的数据资源,从而让大数据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时代!

[1]胡启恒.2014:互联网创世纪元年[J].北京:知识就是力量,2014(3).

[2]汪玉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由来及其影响[J].中国信息安全,2014(7).

[3]徐锐.从政府到企业的美国大数据战略[J].信息化建设,2014(5).

[4]维克托,肯尼思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5]涂子沛.大数据[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艾伯特.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孙嘉)

猜你喜欢
海量信息化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00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40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多通道海量数据记录系统设计
一种海量卫星导航轨迹点地图匹配方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