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一代会计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旅程
——CPA专业方向院校学生境外实习项目十年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CPA专业方向院校学生境外实习项目于2005年启动,经过十年努力,已经发展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后备人才培养的金字品牌,成为行业连接CPA专业方向院校和行业后备人才的桥梁。
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提出,培养注册会计师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同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等院校试办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通知》,启动了全国23所重点大学和财经院校开办CPA专业方向班的历程。
2005年,中注协发布《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即人才培养“三十条”),其中指出:“本着行业培养和服务行业的原则,积极推动和鼓励会计师事务所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优秀学生提供资助,并签订服务协议,主动培养、定向培养行业所需人才。在此基础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动建立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优秀学生到境外国际会计公司实习的选派机制,每年选派一批品学兼优、热爱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学生,到境外国际会计公司实习。同时,建立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到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渠道,并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创造条件。”
从项目最初设立目标看,通过启动CPA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项目,旨在产生和释放三个方面的效应,即,实习学生的自身成长成材;推动CPA专业方向院校的教学改革和CPA专业方向建设,把CPA专业方向办成亿万公众和学子人人心向往之的品牌专业;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接班人。
(一)总体流程
学生境外实习项目主要包括七个环节和事项:
制定工作方案、协议:根据项目目标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明确项目各参与方及职责,选派对象、选派方式、选派条件及流程,实习地点及时间等事项。
向国际会计公司征集实习名额:向国际会计公司致函及中英文工作方案,根据反馈信息确定本年度境外实习名额。
组织学生境外实习选拔测试:邀请专家命题,向高校致函确定参加出境实习选拔学生名单,邀请会计师事务所专家、高校教师、政府部门专家担任考官进行全英文的笔试或面试。
向多方通知选拔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成绩及国际会计公司对出境实习学生的要求,确定入选学生名单,向高校、国际会计公司、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三方致函选拔测试结果。
组织出境前培训:邀请行业内专家担任讲师,向所有入选学生培训出境实习知识,内容包括行业概况、国际会计公司概况、基本审计流程、外事纪律和实习要求等。
组织多方签约:向高校发送《实习协议书》,组织入选学生、高校、国际会计公司签订协议书,中注协不作为协议主体方。
协调出境和日常管理:向国际会计公司出具证明函,协助高校办理入选学生考试与实习时间冲突事宜,解答学生老师各种出境实习疑问,组建班委会,汇总实习周记、实习总结,评选优秀实习生。
(二)资金保障
199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领导小组会上提出:在高校中设立CPA专门化,财政部给予资助。20年来,对CPA专业方向建设拨款近亿元,其中学生境外实习项目的费用约占1/5,包括选拔测试、出境实习各项开支。2013年9月,相关改革作出调整不再对CPA专业方向院校给予财政专项资助。由此学生境外实习资金保障机制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2013年。财政部资助、中注协专项资金、国际会计公司补贴。
第二阶段:2013年至今。中注协专项资金、国际会计公司补贴、学生个人、院校资助“特困学生”,四方项目主体共同承担。
(三)实习资源
2005-2015年,历时十年,毕马威、德勤、安永、普华永道、浩华、浩信等19家国际会计公司提供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南非、中国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实习名额共909个,地点遍布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五大洲。
从数量看,提供实习名额超过100名的4家国际会计公司为毕马威、德勤、安永、普华永道,分别提供179、140、136、111名;提供名额在30到75名的5家国际会计公司为浩华、德豪、尼克夏、罗申美、致同,分别提供75、52、38、36、32名。
从地点看,提供赴香港、新加坡、美国的实习名额分别为525、117、115名;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实习名额分别为41、38、38名;马来西亚19名;赴南非、新西兰、德国、荷兰、纳米比亚的实习名额分别为6、5、2、2、1名。
(四)选拔流程完善
为了体现优中选优,首先,设立了选拔标准,由院校推荐学生、中注协组织选拔,选出入选学生名单。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及相关院校、国际会计公司、选派学生等相关方不同诉求,选拔原则和方式不断调整和改进。
2005年9月至2010年:2005年9月开始,中注协启动实施CPA专业方向院校学生境外实习项目,每年19所CPA专业方向院校从大学三年级学生中推荐,由中注协组织高校专家担任考官,通过笔试及面试的考试方式,从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出境实习。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为CPA专业方向院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高端就业机会,越来越多CPA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到银行、投行、证券公司、大型国有企业等机构工作, CPA专业方向学生到行业工作人数逐步偏少,尤其是重点培养的境外实习学生入职到行业工作比率更低。从2011年度CPA专业方向教学质量实地评估看,2010年全国19所CPA专业方向毕业生共计1918人,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数384人,只占毕业总人数的20%;境外实习已毕业学生429人(2006-2010年度),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数57人,仅占境外实习学生人数的13%。
2011年至2013年:针对出境实习学生进入行业比例较低的情况,于2011年度对学生境外实习的选拔方式进行了调整:在基本环节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与事务所互选”环节,提出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综合解决,实行“实习与就业挂钩、学生与事务所互选、部分费用先垫后报”的机制,选拔对象范围扩大至会计、审计、金融等相关专业。通过改革,激发了19所院校会计、审计、金融专业学生参与学生境外实习项目的热情,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保障实习学生加入行业的数量。
2014年以来: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为加强品牌宣传纷纷与高校合作,递送开展学生国际交流学习的橄榄枝,学生面临出境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总体而言,境外实习项目的参与度相对下降,CPA专业方向班优秀毕业生人才进入行业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为保障品牌的高含金量,于2014年度将选派对象重新调整为针对CPA专业方向班学生,选派方式分为直接选派和推荐选派(图2)。直接选派:为年度学生境外实习项目提供名额的国际会计公司对应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不超过提供名额的范围内,可以选派已经与之签约的CPA专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参与境外实习项目。通过“直接选派”方式,事务所从已签约符合条件的学生中推荐参与本项目,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加入行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提升了行业后备人才的素质,调动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和CPA专业学生参与本项目的积极性。推荐选派:在直接选派(约占40%名额)环节后,针对剩余(约60%)境外实习名额,以1:2的比例,向19所CPA专业方向院校平均分配名额,由其择优推荐3年来班级成绩排名前30%,学生绩点分达到3.5分及以上的CPA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注协组织专家命题、面试,依据成绩排名,选派优秀学生参与境外实习项目。“推荐选派”方式鼓励CPA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即进入行业工作,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参与学生境外实习项目,通过实习,增强了对行业的了解,提高了入选学生加入行业的数量。
根据2014年度61名参加境外实习学生的毕业去向统计结果分析,46名学生毕业后进入行业,占总人数的75%。通过改革,吸引了更多优秀的CPA专业学生参与项目,同时,通过“推荐选派”的方式及学生实习过程对行业的了解,增加了后备人才的储备。
(五)服务与管理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中注协与实习学生所在院校、国际会计公司、实习学生家长三方主体保持联系,在实习前期、中期、后期三段时间区间通过邮件、微信等电子方式动态了解学生所处状态、所遇问题、所需帮助,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建立学生境外实习班委会,根据实习地点进行分组,由小组长负责反馈本组同学情况,确保对每一位学生时空状态的了解。
实习前期,向国际会计公司、高校致函入选学生名单,为实习学生举办境外实习出境前的集中强化培训,邀请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协会同志担任讲师,往届优秀学生代表分享实习心得,请高校协调入选学生实习时间与考试时间实习期间,国际会计公司协助学生办理出境手续;实习期间,协会与实习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要求实习学生撰写实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向国际公司致函感谢信,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及时掌握实习学生情况;实习期后,国际会计公司就每一位实习学生的表现向中注协和所在高校反馈,要求通过“直接选派”的实习学生,毕业后将加入事务所工作的事务所要建立导师制,通过导师对实习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工作培训,指导学生尽快成长。
(一)打造了高校CPA专业方向品牌
根据人才培养“三十条”的总体思路,形成了“教学质量评估、师资培训、学生境外实习、共建实习基地”四位一体的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并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行业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1994年和1995年分两批成立的全国23所CPA专业方向院校,经多年试点与严格教学质量评估,于2007年最终确定为19所。十年来,共培养3万余名CPA专业毕业生,其中,出境实习学生909人。
安排特定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3个月,这在我国院校教育系统属创新之举。中注协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国财经报》和中注协网站设立专栏宣传有关实习情况,引起学生、家长、高校、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以学生出境实习项目为CPA专业方向班的“亮点”,深受学生欢迎,吸引大量综合素质强的优质生源选择CPA专业,其中不乏全国各地的文、理科高考状元,CPA专业方向录取分数在多数院校中名列前茅,使之成为高考热门专业和会计专业中的“王牌”,对扩大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CPA专业方向办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了CPA专业成为优势突出的品牌专业的初衷。
(二)增强了学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认识
出境实习项目的设立激发了学生们提高外语水平、提升专业知识、积累会计审计实践经验的热情;通过实践,学生们站在更高的坐标点,对境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环境、先进的运作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有了一定了解;对国际会计公司的网络体系、机构设置、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对基本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加深了对独立审计职业的理解;对境内、境外的会计差异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认知和职业荣誉感,实现了出境实习学生自身成长成材的初衷。
(三)吸引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到行业工作
以学生境外实习项目为核心,通过“前端延伸,中端创新,后端拓展”,拓展了高校与事务所合作的平台。
前端延伸:引导事务所与CPA专业方向班签订合作协议,把后备人才培养端口前移,引导CPA专业方向班学生进入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将事务所人才培训的部分内容提前嵌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以订单班这一培养形式,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企业特殊技术型应用人才,使校企双方实现合作双赢的目标。
中端创新:学生境外实习项目为吸引CPA专业优秀毕业生加入行业,分别于2011年、2014年两次对选拔方式进行调整。2011年-2013年,推行“实习与就业挂钩、学生与事务所互选”,签约率100%,履约率近96%;2014年,推行“直接选派、推荐选派”相结合的原则,64名出境实习学生中46名学生毕业后就职于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占比72%。
十年来,CPA专业方向毕业生累计3万余名,就业率100%,其中有近50%的学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成为行业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
后端拓展:举办“大型事务所与CPA专业方向班对接招聘会”。以2014年为例,邀请综合排名前20家中的16家会计师事务所参加了招聘会,来自19所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的260余名学生前来应聘,一方面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方面解决了行业优秀人才缺乏问题。
学生境外实习项目主体涉及国际会计公司、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高校、学生和中注协等多方参与者。项目顺利实施,需要每个环节、各方参与者通力合作、协调联动。为完善项目管理,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改进项目合作模式。一是建立与国际会计公司和中国成员所固定联系机制,在征集名额、学生派出、实习表现、总结考评等环节加强沟通;二是指导院校保证推荐学生的质量,指导实习学生实习期间行为;三是推动事务所为签订入职协议的学生提供3年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入职履约率;四是完善实习协议,研究深化项目合作的可行性。
(二)加强项目参与各方的协调联动。一是编写《学生境外实习工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各环节工作流程。二是创建“学生境外实习项目”微信版管理平台,依托开展项目日常管理,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三是通过微信群开展与院校老师的沟通,加强与项目院校的联系。
(三)组织开展项目宣传。包括请出境学生拍摄实习生活短视频、分享实习日志和总结、编写印发《情况通报》等形式,深入宣传该项目。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每一位出境实习学生曾因为学生境外实习项目而摄取营养,不断成长,而在实习中他们不仅要做“西行”的求学者,也要做“东方”的传播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仅要做行业的参与者,更要做行业的领军人,散做满天星辰时,可以温暖照亮别人,在行业中发光发热。
(中注协继续教育部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