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在肩 躬身前行
——中注协2015年度远程培训工作总结报告
作为中注协直接服务会员的窗口工程,2015年度远程培训以持续“提升广大会员满意度”为出发点,以服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对行业服务需求为重点,根据全国培训会议精神和年度培训计划,开展全年远程培训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效果。
以“引领、高端、覆盖、兜底”为原则,按照“分级分类”针对性培训的思路,以“引领、高端”为侧重,针对经理级别以上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开设了“风险导向审计与职业判断”和“质量控制体系及运行”培训班;针对中小事务所咨询业务开发开设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主题培训班;针对财政投资绩效评价和预算编制审计领域的改革开设了“政府购买服务”主题培训班。以“覆盖”为侧重,针对行业党务工作者和新批注册会计师开设了“行业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和“新批注册会计师”培训班。以“兜底”为侧重,针对事务所基层业务人员开设了“助理人员”培训班;其中“质量控制体系及运行”、“助理人员培训”、“新批注册会计师培训”为首次开设相关专题的培训班。
全年共举办7期远程培训班,开通313个分会场,培训总数达到27157人次,占全年3.6万培训总人次的75.44%,较去年16412培训人次增长65.47%。
在培训班筹备过程中,中注协、承办地主会场及各地方注协分会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
(一)精心做好计划编制、课程设计和师资配备关键环节
远程培训由中注协自己主办,计划编制、主题设定、课程设计、师资选配等,就成为做好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
1.设计培训主题:围绕国家改革重点、业务开发热点、人员培养焦点,精心编制全年培训计划
2015年,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对行业服务需求的重要领域开设了7个专题班,包括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政府购买服务、风险导向审计与职业判断、质量控制体系及运行、新批注册会计师培训、助理人员培训,以及行业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
2.设计课程内容:专题和专题组合讲全、讲深、讲透
在年度培训计划基础上,通过征求地方注协、事务所、相关领域专家、优秀师资的意见,对每期培训课程进行了“再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课程不安排“ABC”式的内容,紧紧围绕培训主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准则规则到实务案例、从国内做法到国外借鉴,采取专题和专题组合课,把一个问题讲全、讲深、讲透。例如“政府购买服务”专题课程包括部门预算编制与审核;如何审查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财政预算评审;财政预算决算审计;财政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财政管理与财政投资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务与案例;重庆轨道交通财政投资绩效评价案例分析;财政投资绩效评价操作规程及文书写作;“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题组合课程包括《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管理咨询的思维、方法和程序;转让定价咨询:理念;转让定价咨询:实务;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开展公司秘书服务;财务总监外包;中小企业信息化咨询;ERP管理咨询服务;中小企业战略架构重塑。
二是贯彻继续教育制度要求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事务所助理人员、新批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人员培训中,全部开设了8个学时的职业道德课程,邀请到毕马威华振合伙人苗毅介绍了职业道德管理体系与方法。
三是新批注册会计师对行业和协会有了总体了解,中注协6位业务部室主任登台授课,分别介绍了行业发展情况、执业标准、质量监管、发展战略与政策、信息化建设、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等,对新批注册会计师进行了一次行业发展宣教,增强他们对行业的认知、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是分析受训人员的能力要素开设课程。在助理人员、新批注册会计师和质量控制人员级别,侧重了职业判断、职业道德、实务操作、技术技能、沟通技能、写作技能、修养与行为等内容。
3.组织选配师资:分析能力要素、整合内外资源、侧重一线实务
优秀师资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7个专题46讲的39位老师,分别来自财政部会计司、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九州证券有限公司、普华永道、瑞华、毕马威华振、天健、信永中和、大华、致同、中审亚太(重庆分所)、华普天健、希格玛、中准、江苏公勤、浙江慈溪永敬、武汉宏信、深圳马洪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中注协7个部室。
配合课程设计,在师资选择上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业内与行业外相结合的方式,在政府、高校、中注协、事务所等相关领域中有针对性地选配优秀师资授课,其中外部专家、业内专家、协会专家各占10.26%、69.23%、20.51%。二是侧重实务和案例教学,其中来自事务所的一线专家占69.23%。三是培养开发新课程师资,其中新开发的师资占总师资的82.05%。四是采取订制课程订制老师方式,比如,“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9位师资中约请了5位中小事务所主任会计师;“风险导向审计与职业判断”约请了6位优秀领军学员,行业领军人才方向班班长4位,分别来自九州证券有限公司的一期班长魏先锋、信永中和的二期班长孟祥军、大华的三期班长张卓奇、瑞华的金融三期班长孙晓伟,“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行业领军人才2位,分别来自信永中和的李杰和致同的邱连强;“政府购买服务”约请了3位讲案例的老师等。总体上,加大了一线实务专家参与授课,以确保培训效果。
(二)主会场的选择
对远程培训来说,分会场学员唯一的学习来源是来自主会场的视频和音频,因此相关硬件保障是培训的基础工作,也是关键工作。但主会场要依托分会场组织学员听课,所以选好主会场是很重要的。
对主会场选择,主要考虑了几个因素:一是具备承办技术和场地等条件;二是自愿申请;三是注册会计师人数较多;四是以往年度承办情况。当然这些都在逐一沟通的基础上,同时特别考虑设备条件,以及同大区和西部送教省份的协调。
经过前期沟通,黑龙江、北京、山东、江苏、福建等5地注协分别承接了培训工作,其中北京注协承接了3期,对2015年远程培训给予了大力支持。
远程培训是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中注协和主会场各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除了选派优秀师资为培训班授课外,还专程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副书记杨晨辉,以及北京注协,黑龙江省财政厅、省注协,江苏注协,福建注协,山东注协等领导同志出席开班式。
(三)筹备衔接及现场组织协调
远程培训需要中注协、主会场和各地分会场三方共同协调配合。中注协在前期筹备阶段的职责主要包括培训通知制发、课程设计、师资联系、讲义整理、与主会场沟通场地及线路等事项,在办班期间及收尾阶段的职责主要包括线路测试、全程监控、现场协调、总结及结算等事项;主会场职责主要包括主会场场地及设备协调、配合测试、师资食宿安排、班务管理、考试、总结评价和学时录入等;各地分会场职责包括分会场场地及线路协调、配合测试、班务管理、考试、总结评价和学时录入等。
2015年全年远程培训共设7个主会场313个分会场。为方便注师人数多的省份,我们鼓励支持省注协依托所在地地市注协和事务所开设分会场,包括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西藏等地注协都增设了分会场,其中山东、西藏在有条件的事务所内部设立了5个分会场,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便捷学员听课,为远程培训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总体而言,2015年远程培训有注重专题培训、分级培训、规模培训等显著特点。
(一)采取专题课、专题组合课,把一个问题讲全、讲深、讲透,学员反馈的满意度比较高。在具体课程安排上杜绝了“拼盘课”,从宏观政策解读,到程序方法论讲述,再到以特定业务、案例分析为主的实务讲解,政策性、方法论、操作性较强,对事务所承接相关业务提供系统指导,受到学员一致好评。
根据我们从全国6个大区中选取6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注协上报的师资评价汇总显示,每期班打分均在4.57-4.85分之间(每项满分5分),处于优秀水平,其中,“助理人员培训班”、“新批注册会计师培训班”、“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师资评价均达到4.80以上,是比较鲜见的。
(二)采取分级分类培训,根据不同对象设计课程,大大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5年远程培训对象新增了事务所助理人员、新批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人员,还针对中小事务所咨询业务开发、风险控制和专业判断的普遍问题、政府购买服务开设了相关专题培训班。
其中,针对质量控制人员的“审计鉴证质量控制体系及运行”培训班按照“高端、管用、针对、操作”的原则组织,共有2933名质量控制人员参加;针对助理人员的培训班按照“重基础、重操作、重实务”的原则组织,共有4510名助理人员参加;针对新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班按照“重行业工作宣讲,重职业道德、职业判断,重理念和技能培训”的原则组织,共有2841名新批注册会计师参加;针对中小事务所咨询业务开发开设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共有3727名经理级别以上人员参加;针对财政投资绩效评价和预算编制审计的“政府购买服务”培训班,共有4231名经理级别以上人员参加;针对行业风险判断普遍问题开设的“风险导向审计与职业判断”培训班,共有5515名经理级别以上人员参加。
(三)远程培训的举办大大减轻了地方注协的培训压力。其中湖北、江苏、安徽、山东、江西、广东等6地远程培训均超过1000人次。
(一)网络直播平台作为中注协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硬件保障至关重要。这一平台,一方面不仅有利于整合中注协、地方注协、三家国家会计学院、事务所等各类培训资源、减少重复办班、节约培训成本,而且使知识的获取也更加便捷、高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网络线路对培训效果有很大制约。2015年远程培训期间,线路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个别分会场反映培训图像和声音不够清晰。
对于今后的远程培训,除了在前期筹备过程中要反复测试线路、在培训过程中要盯紧线路、及时了解各分会场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外,还要进一步对主会场的硬件设施高标准、严要求(电脑配置、带宽要求、设备技术“硬件”等),不断提高远程培训的收看效果。
(二)培训讲义和资料与教师课堂授课相互结合,提高培训效果。2014年以来,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积极增配相关文件文献等资料,不仅在课堂上帮助老师更好地讲授课程、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培训内容,而且在课后高质量的培训讲义和文件文献资料还能成为学员开展某项业务的工具书。因此,讲义要求思路清晰呈现、内容简单明了、印制排版清晰并附有相关专题参考资料。2015年远程培训讲义总体情况良好,多数老师的设计和多地注协的印制都比较清晰,但仍有部分学员反映个别老师讲义中文字较多、主体脉络不够清晰;个别注协为了节约成本,讲义印制时每页放置内容较多,导致字体较小,影响使用。
在今后的讲义制作印制过程中,一方面要督促好老师讲义的设计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收集与培训主题相关的各种参考资料作为培训参考。同时,为了保证培训效果,也建议各地注协能够印制更为清晰的讲义。
(三)积极探索远程培训管理方式转变,提升培训质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规定,注册会计师每年需要完成40个学时的后续教育,一天的培训最多可确认8个学时。因此,多年来远程培训就形成了每期培训5天、并且全部课程安排在白天的模式,这对于新知识新业务的迅速普及、节约广大注师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方便地方协会管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上CPA的胜任能力要素是多元的,比如所处职业生涯阶段不同、所在业务领域不同、每个级别和领域的能力要素也不同,培训需求势必多元化和个性化,需要引进新的培训管理方式。例如:引入“互联网+”培训模式,将网络直播与点播相结合;师资课堂授课与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自学相结合;白天授课与晚上自由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四)远程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信息化手段辅助。培训工作涉及需求调研、课程设计、过程管理、点位设置、效果评估、师资评价、总结分析等,整个过程环节多、事务庞杂、人力不济。加之部分地方注协人员比较紧张,建议有条件地引入信息化手段,简化培训组织管理,提高办班效率。例如:2015年远程共7期,培训总数达27157人次,39位老师参与授课。为了评价培训效果,按照要求,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地方注协都要形成总结,包含文字总结、参训人员及构成(地方注协填写)和师资评价(参训学员填写、地方注协汇总)等2个附件,填表及打分汇总工作量较大,信息化工具的引入将大大减少手工工作量,提高培训管理效率。
( 中注协继续教育部刘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