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2016-12-29 12:23
当代经济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互联网+院校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18333)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刘正安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18333)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高职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就自然而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高职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时代发展的必要性,但是深入分析我国现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后,我们发现还存在诸多问题:教育理念与认识、师资队伍力量良莠不齐、课程体系单一、创新创业载体相对缺乏等等。在“互联网+”的大情景下,需要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才能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所裨益。

互联网+;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缘起: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新需求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创新人才,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光荣使命,也是互联网时代给高职院校以及学生们所提出的新目标。

1、契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国家的创新能力,尤其是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因素。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世界经济迅速转型、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具有积极作用。

2、助力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中原本所保留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这样的高职教育也就自然而然难以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全方位发展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真正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因此有助于对当前高职教育中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深刻的改革与创新,避免“教学脱节、学用脱节”等现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3、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德国经济学家克罗茨说过,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也就是说,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发展空间。学科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各学科的知识是相互交叉、渗透、相辅相成的,同时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也不再是单一的,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内容的复合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要树立创新创业的思想,从源头上引导学生的思维,选择更具挑战性和社会价值的职业定位。强调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处于高新技术和社会经济的最佳切合点,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加大我国网络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互联网经济飞跃式的发展,加上知识社会创新2.0的推动,各行各业的人才都积极参与到互联网创新创业中,而大学生这个群体是最重要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在学习上,大学生们利用互联网灵活地进行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选择、资料的搜集、前沿资讯的掌握等;在生活中,大学生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电商的缴费、社交沟通等活动。其中不少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开始创新创业,从“小工作室”逐步发展到“大公司”。既然如此,在高职学生的教育中,应该实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我国网络经济在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众所周知,民族创新能力,即国家的创新能力,长期以来都被我国领导人视作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的影响因素。在高职人才培养教育中,必须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目标定位和核心内容,倡导终身教育理念。创新创业型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独立创新创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除了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外,还应该同时具有独立学习思考能力、敏锐洞察力和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自身追求成功的强烈欲望,把握一切机会,获得成功。

2、创新创业能力

具体而言,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进行创业创新活动的人才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还能够掌控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超凡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3、团队合作精神

众所周知,要想在社会中获得创新创业的成功,光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需要很多人的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因此,在学校日常教育中,要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社团和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强化自身的团队意识、奉献精神,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构筑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

4、心理素质品质

大多数创业者都是敢于冒险、具有较好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与此同时,创新创业人才应该是勇于面对风险、自信乐观、不屈不挠、善于自我调节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人格素质。

三、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检视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职教育重新回到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大家重新审视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经过三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职教育并不是完美的,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教育理念与认识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在观念上将教学置于学校办学的核心地位,人才培养的模式都是“学科型”、“理论型”的,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不例外。另外,现阶段我国社会上还存在着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就业导向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落脚点。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在指导学校发展的大方向上,过多的重视技术层面的指导,很少考虑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同时,高职学生们也认为只要在学校里学习课本知识,掌握必备技能,拥有毕业文凭,就一定能在社会中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创业只不过是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学生的退路。因此,在学校的日常学习中,他们只注重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培养,就业方向也仅狭隘地局限在生产一线。多数家长更是认为孩子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就是最好的选择,而不对毕业后进行创业抱有很大的期望,部分农村家庭或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家长更是觉得创业需要很高的资金成本,又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他们不支持孩子毕业后进行创业。实际上,不论是创业还是就业,也不论工作岗位是技能型还是科研型,创新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2、师资队伍力量良莠不齐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现状可以说是有规模、欠质量。在各大院校不断转型、合并重组的背景下,大批原本的高职院校整合、转型、提升为本科院校,又出现一批新的高职院校。这些新出现的高职院校大多都是在中专或其他力量很弱的成人高校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这样使得本应该呈现生机勃勃办学态势的市场出现无序竞争、招生秩序混乱、学生家长质疑等乱象。

一方面,高职院校从总体上缺乏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指导的教师。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仍旧保守,认为学生只要在考试中能取得高分、顺利毕业,就是好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并不成为其教学和评价学生的一个指标。另一方面,现有教师团队专业知识、创业经验、指导水平上参差不齐,难以担当重任。师资队伍自身力量的良莠不齐,自然常常导致教师对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和指导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3、课程体系单一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灵活有效的发展与调节机制。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大多存在单一性、趋同性,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专业学科,落后于学科发展。同时,在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习培训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研究,主观臆断,尚未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预期需求相协调的教学课程体系。

4、创新创业载体相对缺乏

平台是创新创业实践的载体。Word Press创始人表示,我国市场缺乏领先的合作创业平台。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我国财政在人均教育财力的投入方面较低,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经费投入。经费不足直接导致大多数高职教育院校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体验和实战平台的不多的结果,有实操性的政企、校企合作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加之信息不对称,我国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者,不懂得有效利用各项支持政策和有限的创业平台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们通过创新思考、进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有效锻炼。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应然路径

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普遍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是,创新教育如何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各大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探索的一个问题。

1、树立创新创业型教育理念

现今经济和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不单单表现为数量和结构的竞争,更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竞争。高职院校应该至上而下树立创新创业型教育理念。

作为高职院校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创新创业型教育观要有较高的认识,进而能够从顶层设计上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学校的管理模式、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办学条件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也应该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要逐步从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中挣脱出来,提高创新教育方法,真正将创新教育方案落到实处。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们,要摆脱过去习惯性的依赖老师说教的学习方法,更多的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索。通过学校领导者和教师们的渐进式影响,逐渐使学生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2、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素质是影响其能否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双师型”教师是兼具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的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课的复合型教师人才。在我国大力支持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政策下,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建立“专兼职教师师资库”。广开用人渠道,依据学校现有教师队伍数量和知识背景结构的实际情况,聘任合理比例的兼职教师。通过兼职教师传、帮、带专业教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如聘用行业内知名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力量到学校作为客座教授,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操作层面的授课和指导,给学生们带来行业内最新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缩短了校企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优化教师队伍。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各种资源,组织校内教师定期接受网络专业和实践课程的培训。同时,不定期安排校内教师到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中挂职锻炼,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深入了解各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挑选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相关进修培训,在获得最前沿的资讯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专业及教学水平。

3、构筑完善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在课程体系改革。依托互联网的功能,高职院校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审视和整合,去除不合时宜的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只有形成了完善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课程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培育出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而互联网在其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首先,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入到学生的日常课程教育中。如按照专业的不同,合理设计专业理论课、实践课和创新创业课的学时、学分占比,使高职学生们清楚了解创新教育理念的“本”和“源”,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其次,通过课程网络化,实行自主选课制。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们通过这个平台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并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跨专业选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释放学生个性创造力。再次,通过互联网问卷和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的不同就业倾向,针对学生们各异的创业方式和行业,对其进行相关实务课程的教学指导。

4、强化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实践平台

创业活动离不开创新,创业又是创新的具体形式,通过创新思维来释放创业投资的市场力。然而,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指导创新创业是难以为继的,为此,各大高职院校要竭尽全力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政校、校企合作,利用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体验和实践的机会。

首先,成立由相关专业教师为指导的协会组织,组织开展创业相关的校园活动。如通过互联网,邀请创新创业成功的校友或创业领域成功的专家进行创业实践讲座;成立创业协会,让有创业想法和意愿的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通过沟通和交流,更加坚定目标方向。在这些组织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由之前的课堂传授者转变为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其次,通过互联网,广泛发布国内外各类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日程,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比赛。使学生们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相关科研的探索,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最后,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即建设“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等实践基地。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创建各种类型的实践平台,从事科研活动。

综上所述,创新是大学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也是大学精神得以传承的保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那么,作为人才培养孵化器的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其教育改革、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方向。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条件,至上而下树立创新创业型教育理念、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1] 吴英健.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D].复旦大学,2012.

[2] 付萍,谢爱平.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电子商务,2015(8).

[3] 杨帆.施瓦布教育思想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6).

[4] 李磊,滕蛟,于广华,曲选辉.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为例[J].高校发展研究,2015(1).

[5] 褚祖旺,李祖超.高校学生事务的转型与变革[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

[6] 雎利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

(责任编辑:梁蒙蒙)

2016年度顺德区哲学社会科规划项目,顺德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的路径选择,项目编号:2016-BZZ10。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互联网+院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