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2016-12-29 04:10黄贞
当代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三农分配

黄贞

(西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黄贞

(西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凸显,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三农”工作所具有的弱质性、长期以来的社会等级制影响和工业化政策不够全面等因素,造成了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对此,应当推动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积极提升“三农”投入的力度,努力消除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从而更合理地进行收入分配,提升农民群体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分配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水平随之不断提高,但是不同群体之间也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由此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特别是农民群体的收入分配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有鉴于此,就需要深入分析造成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原因,并且研究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1、“三农”工作具有弱质性

我国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不公与“三农”问题所具有的弱质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农业资源的禀赋非常低下,人地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张,淡水资源十分匮乏,人均占有量只达到全球平均数的1/4至1/5,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投入不够充足,不仅比重逐年下降,而且投入的结构也出现了失衡现象。二是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当落后,表现为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十分滞后,大量居民尚未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九年义务教育制的目标在部分地区尚未达到,还有一些地方的交通、电网、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三是农村人口数量较多而且总体素质不高。如今,我国农村人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虽然数量较多但是整体素质不高。依据一项调查,在我国多达6亿的农村人口当中,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者仅占0.05%。我国农村人口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导致这些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挑选面极为狭窄,所从事的一般是工资偏低、待遇不高且没有一定社会保障的艰苦工作。

2、受到社会等级制的深刻影响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具有严格等级制之分的国家。在森严的社会等级制之下,并非是以人的实际能力与贡献为收入分配主要依据的,而往往是由比如身份、种族或者其所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情况等为主要依据的。对于社会成员实施差别化对待就会造成一些不尽合理之状况,甚至是对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成员造成了一种不平等,进而形成了一种社会不公。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将身份作为高低贵贱划分标准的原有社会等级制度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冲击。但是我们还是难以否认,农民群众和城镇居民之间还是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地位上的差别的,农民群众的社会地位依然非常低。在严格的等级制之下,人们的收入分配都是依据等级实施的,因为农民群体处在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在分配各类社会财富之时常常会成为被歧视之对象。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之前,为切实实现重工业并且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往往是向重工业加以倾斜和照顾的。在实施改革开放之后,为了能够让城市尽快地实现发展,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往往是向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加以倾斜的。国家的财政支出则主要用在城镇建设以及提升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上,反观农村地区的建设以及农民群众的自身发展,通常是由农民自身加以解决的。这是一种对广大农民群众极不公平的发展策略。

3、工业化相关政策不够全面

我国是后发展型的发展中大国,其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实现工业化。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实施了以优先开发重工业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之路,当时几乎是使用全部的资源来着力开发工业,形成了农业必须服从于工业、农村必须服从于城市的资源划分格局,其主要战略目标是国家应用大量的制度性安排而加以实现的。要想优先开发重工业就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从新中国成立起,我国的资金就十分稀缺,为了能够切实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逐步施行对重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规定了农民群众一定要依据国家所确定的价格来销售农副产品,对于城镇户籍人口可以施行低价、定量配给制度,而农村人口却无法享受此类补贴。人民公社制则将农村人口限制于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经济体系之中,而且导致其难以改变自身的职业身份。为了降低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之间争夺就业权之机率,我国施行了户籍管理机制。该机制极大地扼杀了农民群众脱离土地求得新发展之机会,大量农民被固定于农村土地之中,导致农民群众的收入上升空间非常有限。

二、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改进对策

1、持续推动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家庭经营收入是我国农民收入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价格对于调节农民群众的收入分配作用十分明显。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提升一个百分点,农民群众的人均纯收入就能够提高数十元。这样,公开的市场价格也就成为了调节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方式,这就能够使农民群众的报酬收入趋于合理化和公平化。市场化的发展,也有助于矫正初次分配当中所存在的各类不合理劳动力要素以及产品的价格,提高农村中各类要素以及产品之价值,进而能够降低工业品特别是农业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整体价格。如果从更长的发展眼光来考虑,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状况一旦得到改善,尤其是在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新型价格体系之后,就能够切实有效地消除工农业产品所存在的剪刀差。

2、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在我国“三农”工作发展中,投入始终是关键环节。强化对“三农”资金的投入,重点源自于“三农”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资金与外部所融通的部分资金。一是要加大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要致力于提升财政对农业事业投入之比例,形成合理的责任制约体系,明确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三农”工作投入之数量以及具体内容,从而形成更加稳定、更为可靠的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体系。在当前财政资金相当紧张的实际状况之下,可采取发行国债等形式形成农业发展基金,切实弥补财政资金上的欠缺。二是要形成政策性的现代农业保险体系。为切实减少由于自然灾害而产生的各类农业风险,应当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机构,办理农业保险方面的业务,并且对农业保险施行低收费与高赔偿等政策。三是要调整与改进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结构,切实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基础建设之投入,从而全面改变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较差的状况。

3、努力增加农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鉴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建立、发展与完善,资本占有的差别必然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货币积累规模不断增加,部分居民逐步把货币引入到资本化领域之中,从而能够享受资本市场获益之好处,但是农民群体一直以来却入不敷出,难以进入到资本市场之中获利,甚至缺少让资产保值、增值之能力。

4、最大限度取消对农民群体的歧视性政策

要下决心全面清理在土地管理、户籍管理、就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农民群众具有歧视性的各项规定。一是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要着力消除附着于户口本之上的各类特权,结合所在城市实际放开或者取消关于户口迁移的各类限制,以保障公民迁徙、居住等方面的自由,这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要努力消除在户籍管理之中的职业以及身份,切实变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居住证制度,切实做到让城乡居民在发展面前保持平等的地位。二是要完善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无法迅速而全面地推行,这就需要分步落实。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包括三点:首先是创建农村最低社保机制。我国城镇已经建立起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下一步要逐渐形成农村最低社保机制,对于家庭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内的农村贫困人员,应当依据最低生活标准施行差额化补助。其次是要将农村社保体系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以联系,着力解决广大失地农民的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最后是要完善农村地区的基本社会保障机制,有效消除社保资金缴纳和利用中所出现的错位以及不对称等情况。

5、强化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

为了提升农民群众的收入,切实有效地消除农民群体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就必须致力于提升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而重点就是要对农民群体实施教育与培训,将农村当中极为庞大之人口资源切实转换成为新的人力资本。因此,在切实解决我国农民群体收入分配不公状况这一问题时,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对农民群体的教育与培训工作。要运用增加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投入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有效加快我国农村人口增加收入之步伐。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在财政预算中应当着力提升农村基础教育之比例;运用政策导向来积极指导农村家庭提升对其子女教育方面之投入;要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努力办好职业教育,对农村未就业人群实施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创建现代农业培训基地,从而打造出一大批既有文化,又懂得技术、善于管理的现代农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民群体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农民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业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对此,必须不断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力度与强度,推动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取消对于农民群体的歧视性政策,强化对农民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农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化与公正化。

[1]王雅鹏: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论基础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童俊:城市圈发展中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0(19).

[3]李茗茗: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价,2014(9).

[4]朱建军、胡继连:农地流转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责任编辑:刘冰冰)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三农分配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1种新型燃油分配方案设计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