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网络文学
——谈贺麦晓(Michel Hockx)的新近研究

2016-12-29 03:50李琬容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诗歌文学

[新]李琬容

透视中国网络文学
——谈贺麦晓(Michel Hockx)的新近研究

[新]李琬容

相对于主流当代文学的出版模式而言,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异军突起挑战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向。作为以网络为媒介书写的文学类别,网络文学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异类空间。贺麦晓(Michel Hockx)的Internet Literature In China(《中国网络文学》,本文简称《中国》)一书,主要紧扣后社会主义(post-socialism)的政治场域及其社会背景,审视和疏理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网络文学的演变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网络文学;贺麦晓;后社会主义

针对中国网络文学和网络用户的统计与研究,学者对此做出不少贡献。杨国斌在《中国互联网的力量:公民行动在线》一书中探索中国网民对网络的使用度、西方学者 Gary King在哈佛大学团队的研究成果、美国社会学家 Howard Becker把网络文学视为新兴艺术的论说①Becker,Howard S,Art World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以及荷兰汉学家柯雷②Van Crevel,Maghiel.Chinese Poetry in Times of Mind,Mayhem and Money.Leiden:Brill,2008.,都对中国网络写作人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网络文学的文类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讨论传统文类和新兴的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③Guobin Yang,“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and the Changing Field of Print Culture”,in“From Woodblocks to the Internet:Chinese Publishing and Print Culturein Transition,circa 1800 to 2008,edited by Cynthia Brokaw and Christopher A.Reed,333–352.Leiden:Brill,2010; N.Katherine Hayles,Electronic Literature:New Horizons for the Literary,University of Notre Dame,2008;Herold,David Kurt,and Peter Marolt,eds.Online Society in China:Creating,Celebrating,and Instrumentalising the Online Carnival.Abingdon,United Kingdom:Routledge,2011.。《中国网络文学》除了为普通读者提供掌握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基本信息外,贺麦晓还试图勾勒中国政治体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层面,以期展现网络文学内外机制的多功能和创新性(literary innovations)。

作者在导论中指出其三个研究目标:1.从政治权力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网络的功能?在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影响下,网络文学应该如何发展,与世界网络文学有什么可对话的?④Michel Hockx,Internet Literature i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5,p.2-3.2.在强调市场经济的社会文化中,我们如何通过“网络”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检讨当代中国文艺观的开放程度?我们应该以什么标准规定“健康文学”(healthy literature)?3.通过探索网络文学的创新及其出版如何“挑战”国家出版体制的界限,探讨网络文学的盛产是否真能为中国(社会)换来更多民主的声音?⑤Michel Hockx,InternetLiterature in China,p.8.

文化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而言主要体现为发展经济的软实力。因此配合文学创新的趋向,贺麦晓以“后社会主义”为理论背景,配合“全球化”的语境借鉴“华语语系”(sinophone)概念,以在中国之外用汉字创作和多媒体科技创作新范式的网络诗歌为例,开启当代中国文学的跨国写作(transnational writings)的可能性空间⑥Ibid, p.141;168.。《中国》一书汇集作者近十年来对在中国当红的网络文学平台、作家、社论以及文学案例的观察与积累,结合网络作家访谈及自己“献身”于网络文学读者兼评论家的经历,冀望将网络文学与当代后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纳入世界网络文学思考框架。①Ibid, p.192.

《中国》一书共四个章节,作者以“网络文学”“电子文学”“中国社会与网络的关系”以及“后社会主义”等关键词解释本书要旨。针对学者张旭东和澳洲汉学家Geremie Barmé认为80年代先锋作家或艺术家的作品具有“更加大众化、复杂”的整体文艺观点②Ibid,p.17.,贺麦晓聚焦网络文学具有的“艺术价值”与政治话语权相互碰撞的现象。此书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案例分析,考察从70年代末至今的网络文学类别。包括文学网页:“榕树下”“诗江湖”“橄榄树”“小众菜园”;网刊:《华夏文摘》《新语丝》《花招》《今天》《下半身》;诗社与小说论坛:“诗生活”“中国诗人”“黑蓝”“飞卢”“起点”以及英国诗歌网站“everypoet”;网络写手:陆幼青《死亡笔记》、李家明《最后的宣战》、陈村《性笔记》、温华健的“微小说”,以及“韩寒”、“大腿”(笔名)、“尹丽川”等具有明显“性意识”和社会批判的网络诗歌。书中例子也包括学者型诗人加拿大籍“John Cayley”、美国籍“Jonathan Stalling”的诗歌网站《吟歌丽诗》以及台湾籍的中国多媒体艺术人“姚大钧”。作者从80年代前后的“网络文学先驱”到以上三位东西方跨语言界的“变种文体”(textual morphs)的多媒体创作,论证了21世纪科技年代讲求感官效果的网络文学范式的演变,说明中国网络文学的“不确定性”中的创造性③Ibid,p.192.。

针对“先锋”概念对中国网络文学产生的意义,作者研究了80年代先锋派小说家如北岛、残雪、马原以及余华。作者提到,“先锋派”文学到了90年代之后显示出导向商业化的创作趋势。随后,有以“先锋派网络文学写作”(avant-garde internet literature writings)之称的“网络文学之父”陈村、陆幼青以及女诗人“大腿”,也就因为在体裁和题材有了新突破,使得“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坛中引起关注④Ibid,p.61-63.。不容忽视的是,网络文学是被视为与科技、文学和跨媒介艺术有交叉关系的新范式。相对于《文体问题》所忽略的“文学性”问题⑤[新]张松建:《现代中国文学场域的建构——贺麦晓〈文体问题〉阅读感言》,见《文心的异同: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17页。,《中国》一书对网络艺术提供了多面的论证。作者从传统文学本质(例如:声韵、情节、意境)的角度考察网络文学的优缺点更具意义。贺麦晓以陈村、韩寒、温华健的作品为例,发现这些作家如何有意在文学中掺杂幽默、谐音双关以及插图,试图将文学市场化⑥Michel Hockx,InternetLiterature in China,p.103.,争取与读者有频密的互动(reader’s response),“挑战”审查制度。笔者认为,贺麦晓与英美文学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观点相似,后者认为接受传统文学观念的艺术家讲求艺术自主性,以维护文学本质为终极目标⑦Terry Eagleton,“The functions of criticism”,in How to read a poem,United Kingdom:Blackwell,2007,p.2.。而网络作家的成功秘诀是:除了必须有效地经营网页,如陈村如何与读者在页面的频密互动,根据读者的反应调试自己的风格与内容⑧Michel Hockx,InternetLiterature in China,p.78-79.,避免那些被官方认为含有“色情”内容的文字落入黑名单。早期这批有实验性价值的网络文学,与传统先锋作家关注的性爱、暴力、人性描写具有共通性和创造性,贺麦晓认为应该受到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

从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的近十年间,中国网络文学中有关“性/别”(sex and sexuality)的书写,无论官方或非官方机构都视之为一种 “禁忌”。据贺麦晓的论证,法律条例的模糊性,实际上为网络文学开辟出新的出路。作者寻求打破小说在主流文坛的地位,并强调其文学内部体制有利于挣脱或扭转僵硬的网络审查体系。这也是全书所要勾勒出的重点:政治体制与艺术道德越界(moral transgression)的角力。自古以来小说的地位就次于诗歌,以文体本身的“雅俗”之分为例,据贺麦晓统计,目前较多学者型的评论家更愿意为网络诗歌做出评论,甚至有意识地去 “平反”或“模糊”诗歌中有关露骨或性描写的内容,以维持其高雅艺术的传统角色,但对小说却不以为然。就小说本身的篇幅而言,刊登在小说网页的同性恋题材小说,道德越界的书写更容易引起关注①Ibid,p.113.。

尽管长期以来中国对网络管制有严密条例,但也有疏漏的一面。当非官方文学组织所设立的网络页面,由于欠缺专家的关注,这些作品的出现往往需要不断重新定义、组织、考量以及商讨其中的审查条规。贺麦晓花了不少篇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②Ibid,p.162-163.和欧美法律实践中寻找其对话和可能性,试图从中寻求共性(shared commodities)③MichelHockx,Virtual Chinese Literature: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Online Poetry Communities,inChina Quarterly,No.183,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PRC,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2005,p.671.。如网络色情小说管制体系,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的法律制度,关于“艺术”概念都仍然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④Michel Hockx,InternetLiterature in China,p.117-122.。在中国境内,对网上色情泛滥的关注仍处于起步阶段。作品若有色情、说教、艺术和文学性的前提,最终将审美标准归咎于社会读者群体的主观性判断。因此,审视作品的“健康程度”就成为具有争议性的课题。作者以“飞卢”与“黑蓝”中的小说涉及的所谓“淫秽”成分⑤Ibid,p.124-125.,探讨了它们如何以艺术至上主义原则避免使自己陷入情色的灰色地带。“飞卢”中的一篇小说《官场女教师》以冗长优美的文学语言将情色部分呈现,避免“露骨”字眼的出现;而“黑蓝”主要以严肃文学评论和写作技巧体现“艺术本体方面的创新”的纯文艺路线。其中一篇小说《林小河如厕》则运用“厕所”的隐喻,目的在于以怀旧模式书写林小河在农村生活的童年记忆。作者运用“土地”(soil)和作为人体排泄物的英文“soil”的双重含义,通过强调文学写作技巧以凸显网络写手如何以文学的多样性与活力维护文学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自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生产中难见古典和现代文学同在一本刊物并行出版。以当代中国诗歌论坛“诗生活”(poemlife)和“中国诗人网”(chinapoet)为例,两者代表了当代网络现代诗先例,打着以现代诗的形式(modern-style poetry)为主流艺术旗号,起到颠覆传统古典文言(classical-style poetry)诗歌的主旨。“诗生活”和“中国诗人网”的创立,对于文学创作和诗歌具有批判性,相较于网络小说社团,它们更有助于监控网络文学之题材泛滥的现象⑥Ibid,p.144-146.。虽然一直以来古典诗学更受评论家的青睐,而现代诗尤其是网络诗歌,其“规定”更为松散和非正式。它们主要以轻松的网络交流方式敞开关于文学评论的话语。据贺麦晓推论,这关系到诗歌的属性是官方或非官方,当中必然隐藏着新诗体/现代诗体和旧诗体之争。但这并不会阻碍网络文学的出版范式(publishingparadigm)。网络文学具有 “超文本”(hypertext)的文学特质导致其从生产到出版都表现得更有活力和创新。这或许对于正规出版的官方文学具有冲击,不过从文学本质而言,这并不拘泥于官方或非官方立场,将网络文学视为开放性的文本(open text)有利于其对更广泛的交流群体的影响。

文学、文字配合图象视觉的互动,是网络文学的创新。语言文字成为诗歌背后的跨文化交流潜能,是开拓中国当代诗歌与网络文学场域的新契机。从韩寒“独唱团”的具政治意义的图像诗,到西方艺术家通过多媒体对中国汉字的创新,都代表着这些年轻艺术人如何青睐中国文化:从语言符码的转换到视觉艺术的融合,作为中西文字体系和科技结合的结晶。这些艺术家如:John Cayley,Jim Andrews,以及 Jonathan Stalings,他们的诗学经验建立在“视觉变化”(visual transformation)的基础,将传统汉字创造为移动式的网络艺术(visual poetry)。据贺麦晓的观察,这些结合声响和多媒体的“诗歌”将读者的兴趣引导至科技本身,忽略了文学的功能。米切尔(W.J.T Mitchell)指出:“形象更是一个舞台的演员,而且是需要看作一种符号,呈现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自然外表和透明性,而实际却掩盖着一个不透明、扭曲的和任意的再现机制,意识形态神秘化的一个过程。”①[美]W.J.T Mitchell著,陈永国译:《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这印证了贺麦晓的推论,从科技途径产出的文学,拒绝读者的接受品味,这样的创新容易陷入个人的审美偏见。例如“姚大钧”的《文字具象》作品,它的独创性因缺乏可持续性的支持与伸展,像这类的艺术在中国文学场域难以受到瞩目②Michel Hockx,Internet Literature in China,p.185.。

这本书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例如,第四章一开始看似稍微跳脱本书的整体叙述脉络,然而是为了说明网络文学具有多元表现性质。诗歌比小说容易“越界”道德门槛,尤其像多媒体创作的视觉诗歌类别,则是能体现出后现代的“国际先锋实验性”(global avant-garde experiment)③Ibid,p.184.的先例。它不拘泥于回到一个中心,具有跨越地理和文化界限的性质。作者颇为用心之处,在论证和论述中国网络文学例子之际,并适当提供欧美网络文学的例子、审查制度及其法律条目,这有利于与中西方立场建立有效的比较性对话桥梁。此书重经验式书写,容易带领读者游览网络文学的利与弊、心酸和困难。贺麦晓自2002年收集资料,当中涉及当代社会史、文学史和文化史的框架,都反映了科技和资讯如何在中国腾达,当今网络科技和收集应用程序支配着未来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中国网络文学脉络化的深度和读者的反应。作者深信,网络文学能获得发展的最大的渠道来自于网络作家和社论功能和即时得到回馈,提出“managing the masses”概念来形容中国网络文学场域的功能。网络文学在有限的空间展示文学本质的伸缩性,既可以配合审查制度要求,又可以展示“网络”本质的隐秘性/开放性、道德的最底线(moral bottom line)以及文学性的多重面向。

作者努力在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和“政治性”中寻求平衡,不过出发点更多是政治操纵文学的观点,为网络文学发声。虽然中国网络文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现状,但在生产途径、读者、消费者群等方面,都似乎离不开政治话语权对网络阅读和写作质量的评估。相对于书中所列举的外国籍作家,众多土生土长的中国网络作家或许缺乏更具实验性的网络文学创作,因此作者对其发展前景表现出隐隐的悲观判断。

跨媒介创作的艺术创新能为传统文学带来新契机,这于文坛是可贺的事实。但作者更期许中央政府能因作家的创新和努力放宽对于网络的管制以利作家们对文学形式有更丰富的追求,以便突破僵化文学体系和艺术偏见的约束。笔者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研究思路,主要从文化政治的角度剖析中国网络文学的特色。从贺麦晓的总体观点来看,他把当代中国的网络文学归属于大众文化,面对网络文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不少带有精英眼光的中国官方文学体制仍然对这些“新体制”文类的生存给予重重阻碍。不过,目前的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不稳定的文学范式④Michel Hockx,Internet Literature in China,p.192-194.的说法,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这个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世界网络文学所面临的问题。

【责任编辑 付国锋】

李琬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华文文学。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诗歌文学
诗歌不除外
我们需要文学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