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阻碍因素与对策

2016-12-29 03:12付丽娜张楠楠杨丽莎
当代经济 2016年34期
关键词:国际化民族交流

付丽娜,张楠楠,杨丽莎

(1、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2、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3、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民族院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阻碍因素与对策

付丽娜1,张楠楠2,杨丽莎3

(1、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2、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3、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导致其教育国际化进程通常会受到国际化理念薄弱、国际影响力有限以及国际化路径单一等因素的阻碍。本文在分析民族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背景、意义以及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加速民族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

民族院校;教育国际化;阻碍因素;对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各国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也不例外。我国民族院校以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并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结合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推进民族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已成为民族院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

一、民族院校参与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不例外。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扩大教育开放”纳入国家改革发展范畴,随后,“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启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提出,又进一步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际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民族院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任,参与教育国际化,既是民族院校加速发展,不断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主要途径,又是民族院校助力于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基本保障。一方面,参与教育国际化是民族院校实现更好发展的需要。教育国际化可以培养民族院校的国际视野,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提高民族院校的科研水平与教学实力,促进民族院校发展。另一方面,参与教育国际化是民族院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加速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契机。教育国际化为民族文化的跨国交流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民族院校可在参与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通过跨国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提升全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度,进而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民族院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阻碍因素

1、国际化理念薄弱

我国民族院校普遍存在国际化理念薄弱,参与教育国际化主动性不强等问题。以国家民委委属的六所民族院校为例,尽管各所高校均不同规模的展开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但从各所高校的办学目标来看,只有中央民族大学将“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融入到了其中,强调要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世界一流民族大学”。民族院校国际化理念的薄弱直接决定了民族院校国际化资源的有限性,为了实现建立特色民族院校的目标,各所民族院校势必会将更多的建设经费与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上。但是,教育国际化早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化,既能有效地提高民族院校的办学水平,又能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院校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面对并理解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义,唯有如此,其国际化之路才会走得顺畅。

2、国际影响力有限

我国民族院校的国际影响力普遍不高,国际化进程推动迟缓。一方面,我国民族院校的国际教育规模有限,国际知名度偏低。我国民族院校以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为己任,其专业的设置、培养方案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基础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我国民族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会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加上少数民族文化相关专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因此,我国民族院校现有课程体系对留学生学历教育的适用度不高,各院校的在校留学生普遍以流动性较大的短期语言生为主,学历生占比较低,国际教育规模长期得不到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我国民族院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层次偏低,亟需进一步深化。教育合作、教师交流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院校普遍采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式。在教育合作层面,我国民族院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的合作较少,合作大学的数量也相对有限,且主要集中在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虽然伴随着开放办学步伐的不断加快,该校现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个国家(地区)的50余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交流协议,但这一数字却明显落后于同处于武汉地区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在教师交流层面,民族院校教师出国交流的比例少于其他高等院校,尽管各民族院校近年来通过外专项目引进的外国专家数量在不断增长,但通过该项目进行的交流多以讲座、座谈等形式展开,对教学、科研的推动效果十分有限,以致我国民族院校的国际影响力长期得不到显著提升。

3、国际化路径单一

一般情况下,高校可以通过留学教育、外专引智以及合作办学等形式实现教育国际化,民族院校亦是如此,但我国民族院校的教育国际化路径却相对单一,亟待开拓。以委属的六所民族院校为例,截至目前,仅有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成功与国外高校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留学教育、外专引智依旧是其余民族院校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路径。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在国际影响力相对有限的前提下,我国民族院校的留学教育规模相对有限,外专项目的交流程度有待加深。因此,不断开拓国际化路径,创新教育国际化模式已成为了民族院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三、对策建议

1、强化国际化发展理念

参与国际化是民族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不断强化国际化理念,由“思想”带动“行动”,是民族院校加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国际化发展理念的强化并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要在树立国际化理念后,尽可能地将有限的教育、财政资源投入到教育国际化当中,既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又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以为实现教育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在树立、强化国际化理念的同时,民族院校不能忘却其肩负的使命,要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独有的优势,不断向世界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国际化理念的强化还要求民族院校围绕国际化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立足长远,将国际化的理念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等环节中。具体而言,民族院校需要制定明确的教育国际化目标,结合实际,找准自身不足,以此为前提制定全方位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定期对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确保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2、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程度

现阶段,我国民族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以学生交换、教师互访等形式展开。其中,学生交换多以非学历短期交换为主,而教师互访虽可长达一年之久,但“走出去”的教师数量明显多于“引进来”的教师数量,加上现有合作院校的数量与实力相对有限,我国民族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程度均有待深化。一方面,民族院校需要扩大学历留学生的招收比例,同时为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学历交换机会。民族院校现有的人才模式针对性较强,并不适用于留学生的教育,因此,民族院校需要通过调研,真正了解留学生对学历教育的诉求,充分利用自身的民族文化优势吸引来华留学生。同时,民族院校需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合作潜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民族院校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国际合作领域与合作院校。师生互访已成为中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主要途径,然而现实中,国际资源却面临难以“引进来”的难题。民族院校需要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通过“走出去”实现“带进来”,以本校教师作为宣传媒介与合作桥梁,吸引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入。另外,民族院校还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合作机会,尽可能挖掘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升自身教育实力。

3、探索国际化与民族化的融合模式

在世界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民族院校也应维持自身传统和特色,开拓国际化路径。一方面,民族院校需要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并以文化的交流为媒介,开拓与各国高校在学术、科研等领域的合作机会。另一方面,民族院校需要努力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实现与合作院校的多边信息交流,切实实现资源的共享,互帮互助,并在保留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努力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办学模式与教学方式,以在推动国际化办学进程的同时,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更好的国际化人才。

[1] 唐春林: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加强民族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J].经营管理者,2009(24).

[2] 罗英姿、李芹、韩纪琴、曲福田: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

[3] 姚金雨: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

[4] 孙险峰、张欣、刘淑华:民族院校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的探索——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4).

[5] 赵萱:全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基于文献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3(9).

[6] 郎玉屏: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论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责任编辑:胡春雨)

中南民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民族院校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编号:CSQ16009。

猜你喜欢
国际化民族交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如此交流,太暖!
我们的民族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