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理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郑州二七商圈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徐思理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二七商圈作为河南省第一大商圈,是商业经济与商业文化的传承者,是河南省唯一的国际商业中心。在新时期中原崛起的战略下,二七商圈如何跃居中部第一商圈,建造成为国家级商贸中心,助推郑州市经济建设,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二七商圈;发展问题;对策
1.二七商圈的发展问题
作为近现代中原商业与商业文化的奠定者、中国现代商业文化发源地之一,二七商圈涉及主要行业约12个,包括零售、餐饮、住宿、电商、旅游、文化、医疗、教育、交通、金融、中介服务、邮政快递等;涉及主要品类约60个,基本涵盖了居民和企业所需要的各种品类商品和服务销售。二七商圈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兼具商业和商务等多功能国际商业中心,是河南省第一大商圈。近年来,在郑州商都国际建设的格局下,二七商圈发展迅猛。以二七特色商业区为例,2013年,在全省116个特色商业区中绝对量综合指数排序位列第二名;2014年,实现区级财政收入5.9亿元,入驻企业1355家、个体工商户11839家,吸纳就业64553人;2015年,荣获2014年度全省“十强特色商业区(中央商务区)”称号。然而,要打造千亿级的二七商圈销售目标,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笔者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商圈品牌效应缺乏,规划不够
品牌对于城市商圈发展而言,既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商家的集聚,又可以扩大商圈的辐射半径。利用商圈的品牌效应,可以使商圈发展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跨过空间距离的阻碍,实现“流”的集聚。二七商圈是自发形成的,在完善交通、清晰定位、布局地下空间等方面没有较长远的规划。虽然首个地下空间开发与商业结合的开发项目德化新街已正式运营,但由于商圈内老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没有反映中原文化和地方特色,视觉美感不足。除了二七纪念塔作为二七大罢工的鉴证之外,商圈内部景观小品和商业店铺标识方面的设计与商圈文化特色契合度不够深,外界仍很难形成对商圈的认知形象。虽然二七商圈的重新规划与调整给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如何展现二七商圈的独特魅力,仍有许多地方亟待改进。
1.2 三区分管共同发展,合力不彰
二七商圈总占地面积:6.87平方公里,其中二七特色商业区2.1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59%,二七区非二七特色商业区部分0.56平方公里,占8.15%,二者合计2.73平方公里,占39.74%;金水区1.91平方公里,占27.80%;管城区2.23平方公里,占32.46%。由于三个行政区分管,商圈内资源整合和管理协调弱化,1+1+1的实际结果小于3。
1.3 历史文化传承较多,特色不足
二七商圈的发展强调商业与文化的兼容共生,满足企业与居民的多重需要,然而商业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原文化等三大主体文化在二七商圈内没有充分体现,文化与商业的互动尤其是文化对商业的拉动效应滞后,与先进商圈相比差距较大。历史文化传承较多,如普乐园、长春桥、二七塔、亚细亚、魏巍故里、日军郑州司令部、二七纪念堂、青商瓷发掘地等,但保护和开发严重滞后。地域商品和服务、本土品牌和商家、老字号、专属店铺和技能日渐消弱,如眼镜店、修表匠、老三记等。
1.4 业态业种分布不均,功能不明
各个商圈所承载的主体功能和所处的区域环境都不尽相同。商圈业种业态结构设置的关键是满足目标客群的消费需求,重点是围绕商圈所要实现的主体功能。二七商圈中连锁经营、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无店铺商业、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商业均存在,但占比相对较低,与传统零售、经销、代理等商业形式基本为3:7。商圈内的商品、服务、管理模式等大体相同,不能根据市场进行有效的差异化经营。商圈的不同业种间往往处于独立的状态,联系不紧密,不能实现分工协作和互利共赢。同时由于商圈的核心功能不明确,商圈建设只追求规模,造成业态业种过度集中,不能满足消费者实际需要。
1.5 基础配套设施欠缺,发展不快
虽然地铁一号线已经开通,但商圈的交通通行顺畅度还是不高,人流车流没有分开,停车位缺口也较大。商圈内点状或线状或建筑物立面绿化较少,生机不够。商圈内导引标识体系严重不足,存在标识不准确现象,广告和商家标牌缺少个性,尤其商圈内还存在有不少不允许做广告的建筑物。休憩座椅、自助水站、急救医疗点、阅报亭、雨伞应急点等满足消费者特殊需要的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或缺失,甚至没有一处可以实现雨雪和日照较强状态下消费者沿街边回廊逛街和购物的辅助建筑。
1.6 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服务不周
商圈企业常常进行价格战营销,通过低价打压竞争对手,恶性竞争激烈,而不能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不利于整个商圈的健康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商业协会,商家之间一旦发生矛盾,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商场的凝聚力涣散。商圈的经营管理者由于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性不强,社会责任感不足,往往对维护商圈形象的认识不够,存在虚假宣传欺瞒消费者的可能。郑州于2007年开始启动夜经济,但夜经济表现形式和运营模式滞后,夜经济对商圈的带动效应明显不足。
1.7 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冲击较大
互联网的大数据、大平台以及对供需双方的自动比对与匹配将使电子商务成为商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商务将不可避免的冲击商圈内的实体店。据了解,大商集团郑州地区2012年销售110亿元,在电商背景下,没有进行创新突破,依然坚持快速开店,不仅没能增加销售,反而逐年下降,导致2014年年销售额只有70亿元,且背负巨大债务,给总部战略规划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商业街区管理导入互联网思维,搭建互联网平台,为区内外商家和消费者建立一揽子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在二七商圈没有广泛系统统筹推广的特定条件下,商圈实体店应尝试设置专属电商平台,专属导购电子展板,专属wifi覆盖区,以积聚人气并方便进街区或实体店的消费者采购。
2.二七商圈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领导,统筹全局
在二七特色商业区管委会基础上组建新管理机构,统辖三区分管的二七商圈,建立高级别二七特色商业区管委会,对特区内商户建立两单制(黑红榜单、负面清单),监督商圈企业的运营,维护商圈的整体利益和发展。同时政府作为二七商圈的区域管理者,应在谋划全局的基础上,强化道路交通、信息化、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维持商圈的可持续发展。
2.2 科学布局,创新发展
立足国内,放眼全球,聘请规划策划团队,高标准编制二七商圈各种必要的规划,并依法依规评审确定,分步实施、精心打造中部第一商圈和国家级商贸中心。以商圈的消费者需求为导航,设置与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宜的业种业态。创建中原特色商品和服务展示展销中心,成为中原人和中原友人亲近乡土、感知乡情的最佳体验地;创建红色文化、商业文化、中原文化三大主题文化游览线路,成为中原人和中原友人品味河南、触景生情的心灵栖息地;创建管理运营全覆盖互联网+商圈系统、电商供销平台等,成为新技术新模式支撑的高效率高效益现代化新型商圈。
2.3 招商引资,提档升级
通过招商选资、招商选项目、招商引人才等举措,积极改造并逐步优化提升商圈内商品结构、品牌结构、消费者结构、行业结构等。强化奢侈品区招商管理与运营,强化高端休闲项目招商管理与运营,强化精品文化项目招商管理与运营,提升单位利润率和商圈形象。全面提升二七商圈购物环境、品牌、服务、载体等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购物中心、零售商场、商业步行街、五星级酒店等重要商业业态,力争将其打造成为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中原独秀、全国知名的商业中心,实现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超千亿元的目标。
2.4 完善交通,美化设施
针对目前二七商圈地面空间拥挤,人流车流分离不开的情况,需要形成合理的交通布局。着力构建地下、地面、空间三位一体、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格局,形成人流、车流分道行驶、快速转换、有效疏解、高效便捷的交通组织方式。全面优化商圈内环境,让交通、驻车、交通与商业接驳、绿化、休憩、信息、导引、水站、自助售货亭、简易常用药品服务站、WIFI、手机或电脑临时充电站等应有尽有,真正为消费者打造一个集“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商圈大环境,让市民和游客在观景中购物,在购物中休闲,在休闲中品味郑州文化。
2.5 协同合作,公平竞争
政府应引导商圈与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商业协会的合作,引导商圈内部信息交流,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促进商圈内企业信息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商圈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经营水平的提高。政府应建立有效的竞合机制,维持商圈内企业竞争和合作的均衡,同时应根据二七商圈企业聚集发展的状况,适当控制大型企业的规模及数量,防止垄断现象的产生,推进商圈内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自发形成,从而为商圈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3.结语
高端规划、前瞻设计,建设多元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增加营业面积, 引进知名商业企业, 增加高端品牌和新型现代业态,重塑传统业态特色,降低经营品类比重,二七商圈将形成零售、餐饮、住宿、金融、旅游、邮政(速递)、电子商务、信息文化等多种业态共同发展态势,在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交通便捷、拉动消费能力强、辐射半径和服务功能大等诸多方面发力,以期建成集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为一体的国家级商业中心、中国中部第一大商圈,为弘扬德化商业精神,满足郑州民生需要,提升中原商业水平,服务河南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棋.郑州市二七商业中心区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刘琳.郑州市商圈发展问题和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03:9-10.
[3]原欣欣.郑州二七商圈国家级商贸中心可行性研究[A].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2012:8.
[4]袁瑞清本报记者胡斌高根义.郑州二七商圈梦想能否照进现实[N].中国商报,2012-06-29013.
[5]安群英.二七商圈发力“千亿级”[N].郑州日报,2015-05-11001.
[6]张竞,王志伟.城市商圈发展的空间经济学分析[J].学术交流,2015,04:139-144.
[7]王建国,冷嘉伟,杨俊宴.特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思考——以郑州二七中心区为例[J].建筑学报,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