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斯
[摘 要]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互联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总体思路。随后于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由此,“互联网+”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引发了一场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必将深刻影响今后社会发展进程。税务部门拥抱“互联网+”,实施“互联网+税务”战略,为创新税务管理模式、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源泉。本文以“互联网+税务”为视角,试从“互联网+税务”思维方式、大数据运用水平、税收治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分析“互联网+税务”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税收管理;管理现代化;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52-02
一、“互联网+税务”的内涵
“互联网+”的本质特性是“连接一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而“互联网+税务”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挖掘信息和数据的巨大生产力,促进税收管理模式创新,推动税收管理现代化,使税务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税制更加简明、征管更加简单、办税更加简便。
二、发展“互联网+税务”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互联网+税务”思维方式转变仍需时日
“互联网+税务”不是在原有税收征收思想的基础上简单地加上计算机,而是意味着税收管理真正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做到以纳税人为核心。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纳税人行业性质、经营方式更加复杂多样,无数新兴行业的产生必将会对传统行业模式带来重大转型升级,给税收政策、税款征收、纳税服务、税收宣传、行政审批和后续管理等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税务人员改变传统的互联网“工具论”、“平台论”,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从集中管控的思维转而去拥抱市场化思维、包容性思维、服务思维和开放思维。然而受多种主客观条件限制,税务人员对互联网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掌握水平有待提高,由传统思维过渡到“互联网+”思维仍需不断培育和长期坚持。
(二)“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运用水平较低
税收管理现代化迫切需要数据支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数据逐渐由本地向外市、外省和国外转移,数据存放由单一集中转向分布云端,核算方式呈现电子化、专业化,为深度挖掘税款征收管理带来挑战。而税务部门涉税信息采集和存储的源头较为单一、数据不够准确、标准不统一,众多涉税系统之间尚未实现数据共享,成为阻碍大数据运用发展的瓶颈。此外,税务部门专业人才质量上,缺乏熟练掌握计算机、会计、税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广泛运用大数据能力仍显不足。因此,如何整合和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推进依法治税、提高行政效率和保障税收收入是迫切需求。
(三)“互联网+”对税收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加速了纳税人法治意识的觉醒,纳税人对税收法治的期盼越来越高。过去信息较为闭塞的情况下,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流动放大了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影响力,增强了纳税人对税务执法行为的敏感度。二是现阶段还未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税,不少事项仍需到实体税务局办理,超越时空的办税体验有待提高。“互联网+”时代强调的是便捷、个性和高效,但现有纳税服务还没有把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离“私人定制”的精准服务还有较大差距。三是过去纳税人多是被动接受管理,税务部门在管理中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但“互联网+”消释了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身份差异,涉税事项管理逐步发展为由纳税人对照税法和税收政策自行掌握执行、税务部门后续管理的方式进行,若征纳双方权责不清晰,将影响到税务部门风险分析、比对的结果,从而产生执法争议。
(四)“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随着新业务的推广,经济整体运行的信息成本在大幅度下降的同时,网络安全形势也更为复杂严峻,面临的挑战日益加重。一是税收管理现代化需要发展大数据,然而税务部门拥有关乎国计民生和纳税人隐私的各类敏感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黑客来说非常有价值,在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驱使下,网络安全对抗日趋激烈,一旦发生网络攻击或泄密事件,后果将更为严重。二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如网页篡改、木马、病毒等)依然存在,而新的攻击技术层出不穷,攻击速度更快、更准确,比现有安全防御技术更加高级。税务部门受限于多种原因,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技术等资源相对不足,安全防护能力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三是网络安全不仅涉及技术层面,更包含了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人员道德等方面。网络安全管理是长期存在且艰巨的管理问题,随着税收现代化的发展,税务部门对网络的依赖将越来越强,网络安全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三、发展“互联网+税务”的建议
(一)积极培养“互联网+”思维方式
一是“互联网+”既是技术的创新,更是观念的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税收管理现代化,首先应从更新观念做起,把“互联网+”融入到税务系统中,以其为指导重塑税收管理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互联网+”时代应当更加注重纳税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交流,重视发挥纳税人在税收管理中的作用,强化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整合开放,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二是努力提高全体税务人员的信息水平,主动关注、积极学习第三代互联网的发展动向,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重视培育“互联网+”思维和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与税收的紧密契合。
(二)做好大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
“互联网+”税收管理的核心就是大数据的运用,需做好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而这是个不断优化、调整和反馈的过程。
1.扩展数据来源渠道,做好大数据采集和准备工作。首先,从数据源头把关,对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用性进行验证,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使沉积的内部涉税数据变得更加可信有用。其次,调通各涉税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探索与地税、工商、供电、质检等部门的数据交换机制,根据税收管理的实际需要实行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大数据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最后,运用技术手段拓展互联网涉税数据获取渠道,对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电子商务等数据进行抓取,为掌握纳税人真实经营情况提供有效的数据来源。
2.加强数据处理能力,搞好大数据的整合、加工。改变大规模自建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的传统做法,更换传统模式的Oracle数据库、EMC存储,借助外部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资源,搭建大数据云平台,收集、处理海量数据。优化整合各种涉税系统、各种渠道取得的数据,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处理、分析和应用。
3.挖掘数据潜能,抓好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环节。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培养使用更多大数据分析人才;借助科研机构、公司等力量构建数据应用平台,深入挖掘数据潜能。通过分析大数据,探寻、发现、识别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发挥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大幅度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水平。
(三)提升“互联网+”税收治理能力
“互联网+”时代对税务部门的税收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努力提高税收治理能力,全力打造税务工作的新局面。
1.提升税收法治水平。“互联网+”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要求税务部门重新审视现有税收管理制度,打破传统思维,在法治的基本框架内,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创新制度,改革与现实不适应的制度规定,通过制定新的制度促成新序,提升税收法治水平。
2.打造“互联网+”税收服务体验。按照“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实施既符合规范又有针对性的服务。首先是严格执行服务规范。将所有服务规范固定在各项流程和软件之中,从而保证规范的落实。其次是不断拓展纳税服务的渠道。通过完善对外网站、开发APP纳税服务应用、搭建云端服务,形成纳税服务全天候、多终端和高互动的发展趋势。最后是提供定制性服务。针对纳税人特点,实施“小而美”服务,有针对性地向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纳税人推送个性化税收政策信息、办税指南和涉税提醒等,提供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服务。
3.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模式。依托逐步形成的大数据优势,简化事前管理,加强事中跟踪和事后分析,形成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评价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模式,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后续纳税评估,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到税收管理工作中,通过模块化、项目化、团队化的管理组织形式,提高税收治理的质量和效率。
(四)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网络安全的对立面是网络风险,而网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要防范网络风险,不断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可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1.积极采用新的网络安全技术。依托互联网安全企业提供的基于“互联网+”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解决方案,建立包含安全监控、安全防护、安全处置等在内的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并不断更新换代;对同类网站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集约化模式;严格实行内外网隔离,借助第三方力量检测、评估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固有风险和漏洞。
2.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对税务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等的操作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税务人员的使用权限、操作流程和岗位责任,保存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操作日志,保障税收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使用和存储安全。其次,加强税务系统网络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在关键领域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最后,继续强化税务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等税务部门内部的宣传、教育、培训等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发动每位税务人员认真落实国家和税务网络安全有关制度规范,安全使用税收信息系统、内部网络、终端和存储介质,筑起无处不在的稳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