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磨汤敷脐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6-12-28 00:46李明王慧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压豆脐部耳穴

李明 王慧萍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 330006)

六磨汤敷脐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的疗效观察

李明1王慧萍2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 330006)

目的:探讨六磨汤热敷脐部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磨汤敷脐和耳穴压豆,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磨汤热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帕金森病便秘;六磨汤热敷;耳穴压豆;中医特色疗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作为老年病的典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越来越广受关注,其中非运动症状中的帕金森病便秘,严重影响着PD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病的服药剂量、联合用药和患者年龄大等问题,寻找有效的能替代口服西药并能改善症状的中医特色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六磨汤热敷脐部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所选60例患者均为2014年~2016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4.6±5.67)岁;平均病程(4.32±3.46)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26±5.34)岁;平均病程(3.83±3.1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同时符合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和便秘的诊断标准。

1.2.1 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参照2016年最新UK脑库帕金森病诊断标准,严格按照支持标准、绝对排除标准和警示征象进行筛选。

1.2.2 便秘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病变及其他相关因素导致的便秘,症状出现至诊断明确达6个月,近3个月症状发作至少满足以下症状中的2条:(1)每4次排便至少有1次排便费力;(2)每4次排便至少有1次粪质偏硬,为块状便或硬便;(3)每4次排便至少有1次以上有排便不尽感;(4)每4次排便至少有1次以上有肛门阻塞感或排便困难;(5)每4次排便至少有1次以上排便须借助手法辅助;(6)每周排便不及3次。

1.3 剔除标准(1)过程中出现明显变症,如肠蠕动活跃、腹泻、剧烈腹痛、大便失禁等;(2)依从性差,不能坚持疗程者;(3)病史等资料不够健全,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断者;(4)对热敷中药过敏、耳穴刺激性疼痛不耐受者;(5)患者主动要求中止试验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H19990317)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六磨汤热敷脐部合用耳穴压豆,耳穴压豆选取直肠、大肠、三焦、交感、腹等耳穴,采用自制王不留行籽耳穴贴,1次/d,两耳交替进行。六磨汤方药:木香20 g、枳实30 g、乌药20 g、沉香15 g、生大黄30 g(后下)、厚朴15 g。用法:将上方中药饮片煎煮后取药渣及药汁(少量药汁为宜)一起装入特制的布袋中,待温度适宜时敷于患者脐部,维持15~20 min,2次/d。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维持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5 评价标准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便秘的疗效标准,分4个疗效等级水平:临床痊愈:排便困难症状完全消失,短期内无复发者;显著改善:排便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排便费力感减轻,便质变软,2 d内有排便等;轻度改善:排便困难的主症中至少有一种得以明显改善,便质变软或排便费力感减轻或排便时间间隔较前缩短;无效:排便困难无明显改善。以显效率判定疗效,显效率=(临床痊愈+显著改善)/总例数×100%。

1.6 安全监测指标密切关注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中药热敷部位的皮肤,有无腹痛、剧烈腹泻、大便失禁、脐周皮疹等不适,如有发现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中止试验。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各安全监测指标正常。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临床主要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包括: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皮肤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动眼危象、言语障碍、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等。便秘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典型表现[2]。迷走神经背核的损害是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的病理基础,患者出现顽固性的便秘症状可能是肠系膜神经丛的神经元变性而致胆碱能功能不足所引起,也有学者认为是肠道平滑肌强直,收缩传导功能下降导致,亦或是因为PD患者运动迟缓导致行走运动减少,从而出现胃肠蠕动的降低,是帕金森运动症状的间接临床表现。

王慧萍老师在长期临床中发现,帕金森病人年老体迈,运动迟缓,行走不便,多卧病在床,中医认为多属于气机不畅,气虚壅滞。然六腑以通为用,气滞则矢气不通,六腑传导功能失司,糟粕无以外排,终致便秘。六磨汤中生大黄为主药,其苦寒沉降,善涤荡胃肠积滞,推陈致新,为攻下导滞之要药[3];木香辛行苦降,归大肠经,善行大肠气滞;枳实苦泄辛散,气锐力猛,能破气导滞;方中易槟榔为厚朴,主要考虑槟榔的有效成分槟榔碱遇水加热后容易损失;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不仅可通降腑气,同时运化中焦,以达中焦健运,腑气得降之效;PD患者多年迈,阳气多不足,乌药温肾阳以调动全身阳气,阳气足以充六腑传导之动力;沉香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有降气之功而无破气之害,不仅温肾以驱寒,而且制大黄之寒性,导六腑糟粕下行。中药热敷脐部,一者药性可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大小肠,药到病所;二者取其温热之性,温化寒凝积滞;再者,不经口服既避免了口服中药带来的胃肠刺激又减轻了患者口服药众多的负担。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穴是分布在耳廓上的一些特定区域,是人体五脏六腑在耳部的反应点,刺激相应的反应点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选取直肠、大肠耳穴,是刺激直接司职传导功能的腑脏,通过经络的传导及耳穴的特定刺激以促进直肠、大肠的蠕动收缩,从而促进排便;三焦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条畅全身气机,气机得畅,则糟粕以排;交感穴是自主神经功能在耳部的反应点,刺激交感穴可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腹穴是对消化系统功能的整体调节。综上所述,六磨汤热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便秘,其疗效优于单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热敷加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便秘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实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2]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80

[3]张廷模.中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1

R256.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0.034

2016-09-10)

猜你喜欢
压豆脐部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