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巧云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90后员工的管理策略探讨
冯巧云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随着90后逐渐步入职场,他们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性格叛逆、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不喜欢盲从,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差异。90后作为职场的主力,具有前辈们没有的一些特点,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改变原先的管理模式,针对这类职场新人,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才能取得好的管理效果。
90后;特征;问题;管理对策
90后员工已经成为职场中的一股新锐势力,改变并颠覆着企业原有的文化,也给管理者带来新的冲击。随着90后逐渐步入职场,这支职场的生力军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9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出生优越,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着不同于70后80后的独特鲜明特征。他们性格叛逆、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不喜欢盲从,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差异。这些特征让企业管理者觉得不知道该如何管理,在工作中由于看法不同、做事方式不同,双方很容易起冲突。随着90后作为职场的主力,管理者必须要改变原先的管理模式,才能取得好的管理效果。
(一)受教育程度高
高校扩招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使90后员工受到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由于网络的发展,他们会主动接收各方面信息,这就使他们有独特的思维,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所以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比前人更强一些。
(二)自我意识比较强
90后自我意识比较强,总希望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希望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由于互联网接触比较多,这代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国的文化,中西方文化间的碰撞,使得这代人具有叛逆的特性。
(三)对软性福利要求比较高
90后员工除了薪酬之外,还希望公司能提供好的福利,比如提供深造机会、弹性工作制、住房补贴和医疗保险等。超过85%的员工不愿意在同一岗位呆三年以上,他们希望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抓住更多的机会,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流动性比较高。
(四)社交、网络需求高
90后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更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由于是在互联网时代下长大,QQ、微博、微信、人人等等成为了他们分享生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他们对网络依赖程度高。互联网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方式的同时,改变了他们的成长历程。网络化生存影响的思考方式,充满创意,但缺乏凝练和耐心。
(五)抗压能力差
由于90后从小物质生活优越,家庭的过分娇宠,经历的挫折比较少,没经受过什么磨难,所以抗压能力比较差。许多90后想过一种更为体面的、自由的、个性化的生活,且自我期望比较高,而实际能力又往往有一定差距,达不到期望的要求。在职场他们往往没有上辈子刻苦、勤劳。
(一)职业素质偏差
很多90后员工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不能够以大局为重,总是先考虑自己。不管工作任务多紧急,只要自己不高兴或者有事就请假不来,找各种理由逃避加班,而且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说辞职马上辞职。还有的90后自视清高,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工作既没效率也没质量,却总觉得自己被企业“大材小用”。
(二)容易情绪化
90后的毕业生更容易跳槽,责任感较差,使得工厂的培训投入和产出难以获得正比,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对苦、脏、累工种承受力差,面对挫折和压力的承受力差,容易情绪波动,对企业的满意度和认同度下降,流动性大成为新生代员工的家常便饭。
(三)存在社交障碍
90后生长在信息时代,喜欢用网络获取信息,催生了一大批宅男宅女,他们往往忽略了现实的沟通。有些人甚至害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习惯用QQ、私信等虚拟通信工具来表达,有些人甚至对老板或同事打电话都有障碍。遇到问题,习惯性的使用百度、谷歌搜索,殊不知当面请教是拉近距离、增进了解的最好方式,其实这种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缺乏社交勇气的恐惧心理。
(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90后员工重视学习和技能培训,在工作中注重技能的运用,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怕苦怕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追求的期望较高。相对于薪酬的高低,他们更在乎的是工作是否开心,工作环境是否舒服,他们愿意选择工作并玩着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愿意做踏踏实实的老黄牛,更不愿意做勤勤恳恳的工作狂。
(五)责任心不强
不少雇主认为90后员工工作上有创造力和一些新想法,但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时喜欢推卸责任,担当意识较差,缺乏责任心。而且工作热情很短暂,没多久就陷入一种萎靡不振的职业倦怠期,缺乏激情,缺乏主动性。相对于其他年代的老员工,他们缺乏为企业付出智慧和努力的奉献精神。
(六)团队意识差
90后员工由于自我意识比较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身利益,团队意识薄弱,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相互理解、与人合作能力都比较差,工作中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少会从整体或全局去考虑问题,经常忽视与同事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一)提供全方位培训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和适合90后员工的全方位培训体系,包括技能培训和个人发展的培训。用形式活泼、互动性强的授课方式帮助他们不断成长,采用轮岗、课堂式培训相结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内容,给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使员工具备适应多个岗位的能力,这样可以降低员工的流失率。企业管理者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员工会用快速成长和可喜的工作业绩,来帮助公司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二)建立弹性工作制
对于90后员工,企业应更加强调分权管理和自主管理,可以让员工根据工作内容和性质制定弹性的工作计划,自己来安排完成目标的时间和方式,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进行目标调整,过程由员工自己控制,更注重结果产出。同时给员工以最大的鼓励和创新,包括鼓励创意,尊重他们的意见,为他们提供相对宽松的创新平台,鼓励他们自我创新工作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三)实行“导师制”
实行“导师”制度,即90后员工进入企业后由一名老员工带一名新员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新员工尽快的熟悉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老员工的一种工作激励。导师不仅可以帮助90后们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和生活,接受新知识,还能让员工感受到被关爱、被重视,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四)改善激励机制
90后是没有“饥饿感”的一代,他们的工作动机不同于父辈、兄辈,显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既有利益要求,也有情感需求,还有参与需求、学习需求。90后对好雇主的要求是,既要“薪酬福利”更要“自我价值”。对他们来说,比金钱更具吸引力的是他人的认同和赞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老板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理想比高薪酬和升职机会更能留住人才,这其中包括了提供尝试新经历、新挑战的机会,激发智慧的工作氛围、工作自主性和回报社会的机会等等。因此企业应采取多元、复杂的激励模式,尤其需要注重满足90后员工的心理期待,注重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员工参与,注重利益的分享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有调查结果显示,90后选择企业雇主标准中“对员工的尊重”超越了“完善的福利待遇”和“有竞争力的薪酬”,所以密切关注90后群体的思维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努力提供条件让90后主动学习、少走弯路、尽快成长,更加能激发90后们的工作热情,让管理变得更个性化、人性化。公司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获得一些成就感,在工作上就会更自信。比如公司可定期举行各种比赛,如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等,或者跟自己的客户一同举办,不仅可以提高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增进与客户的关系。另外,可以由公司各部门组织郊游、聚餐,不仅可以增进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激励员工士气,又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享受生活,让员工感受家的感觉,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90后的员工将是企业未来5~10年业务最基本、最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在职场上保持着他们独有的特质,并在影响中改变着现有的职场生态,这其中有利有弊。管理者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开放的文化氛围,与90后员工建立信任,给他们独立的空间,企业与员工之间要做到相互理解、改变、包容、促进,有利于帮助他们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矛盾。总之,要管理并带领好90后,使他们适应企业、融入团队,就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地创新优化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1]李晓静.浅谈如何做好“80、90”员工的激励工作[J].消费导刊,2015(10).
[2] 冯 颖.“80、90”性格特征及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调查报告[J].人才资源开发,2016(2).
[3] 李 露,浅谈90后员工特点及管理方法[J].人力资源管理,2014(3).
[4] 徐琼欢.员工代际划分与“Y”代管理[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
[5] 袁瑞斌.90后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6).
[责任编辑:王功巧]
F24
A
1005-913X(2016)11-0162-02
2016-09-25
冯巧云(1968-),女,江苏泰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