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化工:光刻胶进口替代迎来发展良机
安信证券
1、进口替换需求强烈。
2、国内光刻胶技术逐步突破。
行业壁垒高筑,外企寡头长期垄断,随着下游向国内转移,进口替代需求强烈:光刻胶及光刻胶用品因技术含量高导致行业竞争者少,目前主要由日本、欧美、台湾等少数公司垄断,仅有少数大陆企业近年来实现技术突破进入下游的供应体系中。随着下游产能逐渐转移至中国大陆,受益于这种大趋势,中国市场的光刻胶需求将稳步提升,实现进口替代需求迫切。
国内光刻胶技术正在逐步突破:我国光刻胶行业起步较晚,与国外先进光刻胶技术相比,国内产品落后近4代,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虽然庞大,但大量依赖进口。目前,国家为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光刻胶技术的差距,跳过中间两代,直接研发0.13-0.10μm工艺用193nm光刻胶和电子束光刻胶。北京科华和苏州瑞红作为国内光刻胶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光刻胶研发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突破。
建议关注具备光刻胶产业化的相关公司:1)强力新材:LCD和半导体光刻胶正逐渐成为公司新增长点,收购佳英化工涉足上游原材料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2)永太科技:与TCL旗下的华星光电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合作开展CF光刻胶的技术研发。3)飞凯材料:自主研发的光刻胶已经投产,目前得到了两家客户的认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4)南大光电:投资国内光刻胶龙头北京科华。科华是目前最有可能与国外企业直接竞争并实现进口替代的国内企业。
家电:厨电和小家电成长空间大
中信证券
投资要点
1、受益地产后周期,厨电弹性最大。
2、小家电行业成长空间大。
厨电:短期受益地产后周期弹性最大,龙头高端化为二线变革提供价格空间。厨电增速有望继续领跑各子板块,依旧作为优选板块。长期,行业收入仍有翻倍空间,竞争格局良好,高端化/集中度提升趋势明确。短期,厨电新增需求占比高于白电,201602开始前期地产热销对厨电需求拉动有望逐季释放;同时,一线龙头维持适度规模下的高端战略,为二线龙头转型升级提供空间。
小家电:行业空间大但成长周期长,个股逻辑强于行业逻辑。近期市场对小家电关注度持续升温,我们认为,行业短期迎来需求小阳春:主要因消费升级驱动、三四级市场需求崛起。长期整体呈现和风细雨式增长,龙头逻辑强于行业。
行业整体空间大VS周期长:小家电品类扩容支撑千亿市场空间,消费频率较高带来稳定增速,但受限于单品规模小、品类此消彼长,相较大家电,行业整体增速较慢、成长周期较长。参考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近15年小家电行业增速在0~5%的区间内窄幅波动。
单品弹性大VS个股逻辑强:因单品可选属性强、需求弹性大,同时过去三四级渠道分散制约渗透速度,产品升级、品类扩张、电商新渠道均会刺激消费,带来公司收入/业绩的边际改善。此背景下,个股投资强于行业逻辑,优选具备持续品类拓展、全渠道管理能力的龙头长期配置,并把握新品放量等催化剂节点。
重点关注老板电器,华帝股份,苏泊尔,小天鹅A,格力电器,青岛海尔,新宝股份。
视频大数据:产业需求爆发在即
东方证券
投资要点
1、需求旺盛,市场空间超千亿元。
2、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
需求旺盛,市场空间逾千亿。视频大数据分析又称智能视频分析,指的是依靠计算机算法,挖掘视频数据的利用价值,赋予计算机人眼”看”的功能和人脑”思考”的功能。我们判断视频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政府、金融、商业、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均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单就安保领域来讲,未来对视频数据分析软件的投入预计会在200亿-300亿之间。如果算上其他领域的需求,预计行业空间至少在千亿以上。
互联网和科技巨头云集,布局视频分析核心技术,特别是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近年来,以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为视频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反过来,视频大数据也为机器训l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该领域正处于萌发期,大公司和初创团队都有机会,海外已经有Google、Facebook等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和IBM代表的科技巨头纷纷进驻。由于先进的算法技术主要发端于学院,目前国内外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团队主要来自于科研院所。
国内涉足视频大数据的上市公司大部分与视频监控相关。目前技术储备主要是靠内部研发和与外部研发团队合作(合资)获得。上市公司有客户资源,并且更好地理解行业客户的需求,如果相关技术能够跟上,会很有竞争力受益标的:东方网力、佳都科技、汉邦高科、浩云科技、神思电子、北部湾旅。
无线充电:政策扶持助力产业爆发
国泰君安
投资要点
1、三条重要契机让今时不同于往日。
2、市场潜在空间巨大。
三条重要契机让今时不同于往日。无线充电目前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接下来促进技术得到大发展的契机有三条:1)驱动力换挡,无线充电发展动力正在从产业的推动变为消费者拉动;2)一系列重要产品不断问世,而苹果的智能手机也有望加入无线充电阵营;3)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开始支持无线充电。
三个待解之题是进一步突破的基础。无线充电的在技术与市场上都有未解的难题,这些难题的一个个解决将对市场形成强有力的刺激,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可以看到未来对无线充电形成刺激的会有:1)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无线充电技术路线何时完成升级,由便利性差的磁感应方式演化到更自由的磁共振方式;2)电动汽车领域更多的创新者在积蓄力量,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怎样落地,商业进程迎来突破;3)“泛在充电”成为现实,对充电功率和健康影响的评估形成标准,让电能真正无处不在。
无线充电市场巨大。根据IHS的预测,到2019年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金,到2024年市场规模接近千亿人民币。而2015年市场规模仍不足20亿美金,到2018年之前总市场将保持50%-200%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确定性趋势下(保有量达到亿级),如果无线充电渗透率可以快速提升,届时面对的将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市场。
建议关注产业链上有确定机会和有潜力赢得市场的公司:信维通信、硕贝德、顺络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