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2016-12-27 16:37黄雷
绿色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精准扶贫农村

黄雷

摘要:指出了随着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出,已成为阻碍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通过着重分析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为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动“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95-03

1 引言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针对当前农村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新举措,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1,2]。然而,随着“精准扶贫”在农村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当下扶贫开发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出[3]。尤其是当下“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因扶贫搬迁、产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当而引发的建筑垃圾污染、农药化肥污染、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已严重阻碍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如何遏制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环境持续恶化问题,不仅关系到“精准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也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

2 农村精准扶贫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1 扶贫搬迁安置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生活污染

扶贫搬迁是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治本之策,对于改善贫困居民居住条件、加快脱贫步伐具有显著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完成1000万人口易地搬迁目标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顺利完成“十三五”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建筑垃圾剧增、集中安置地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重等突出环境问题[4]。一方面,原居住地房屋被大量遗弃,没有得到妥善复原,新安置点由于房屋的大规模建造,新增了大量的渣土和建筑弃料等固体废弃物没有有效处置;另一方面,随着搬迁户向集中安置点转移,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及污水量剧增,由于垃圾清运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造成居民集中安置点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现象日益突出[5,6]。

2.2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面源污染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而大力发展农村种养业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粗放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2.2.1 农药、化肥污染日益严重

由于蔬菜、果树、苗木等种植业在农村的大范围推广,农村的闲置土地被进一步激活,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作为世界化肥和农药使用第一大国,我国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400 kg,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每公顷225 kg的标准;农药平均每公顷施用量2.33 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三大肥料中的钾肥利用率只有40%~60%,氮肥利用率不足40%,磷肥利用率不足15%,而农药利用率更不足1%[7]。过量施用的化肥、农药经扩撒、雨淋进入地表水和土壤中,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已经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8]。

2.2.2 畜禽养殖污染日益突出

畜禽养殖业作为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对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畜禽养殖业普遍存在养殖规模小、污染治理能力差、布局分散的特点,尤其在贫困地区,由于养殖户盈利能力差,无法安排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大部分的畜禽养殖粪便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9,10]。据统计,目前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物年产量约55亿t,是工业有机污染物的4.6倍;到2020年,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物产量将增加至100亿t左右,将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6]。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由畜禽养殖污染引起的群众环境投诉和污染纠纷案件也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3 产业发展过程中工业企业污染

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企业是农村脱贫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精准扶贫产业扶持的重点内容。然而,现阶段的乡镇工业企业,大部分存在产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粗放的特点,污染治理能力弱,企业污染点多,难以监管和治理,对环境污染较大[11]。特别是在部分贫困地区,过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盲目引进以水泥、砖瓦、石材、小化工、小制药厂、小电镀厂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从2000到2008年间我国农村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占全国的比例由57%上升到61%,废水COD排放量占全国的比例由53%上升到58%,工业企业污染对农村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2]。因工业污染引发的民事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环保纠纷已成为继征地、拆迁之后又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3 精准扶贫中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3.1 环保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整体不足。一方面,政府部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仍根深蒂固。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发展经济成为各级部门的首要任务,也是上级部门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当下中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要求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1]。因此,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牺牲环境而保经济发展,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选择。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如滥用化肥和农药、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乱排生活及畜禽养殖废水等。农民环境意识的淡薄,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13]。

3.2 环保投资滞后

环保投资是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国环保投资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出。虽然中央政府对环保投入不断加长,但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约为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3%的投资水平。我国环保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仅达到 6.5%~8.5%,远远低于其他基建项目的投资[14,15]。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投资也主要用于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而用于农村地区的环保投资更少,不足城市环保投资的20%[16]。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财政收入少,原本用于环保投资的资金经常被挪用,甚至为了减少工程总投资,肆意的削减甚至是取消环保设施建设资金。由于环保投资的严重滞后,导致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较低,即使已建成的环保设施,由于运行管理费用缺乏,大多处于停运或半停运状态,难以发挥实际处理效果。

3.3 环境监管乏力

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监管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农村环境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主要实行属地管理,环保部门隶属县(市)地方政府,接收上级环保部门业务指导和领导,县(市)级环保部门主要对地方政府负责,致使各级环保部门不能对本地政府环境决策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削弱了环境监管力度。此外,环境污染的区域性决定了环境管理需要区域协调、联动,而属地管理制度使得跨界污染问题成为监管盲点,不利于环境问题的统筹解决。二是环境管理法制缺位。突出表现在缺少针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和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专门法律法规,导致对农村环境污染最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和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17]。三是环境监管队伍薄弱。基层县级环保部门管理人员不足,尤其是具有环保专业技术的人员严重不足,环境执法、监测设备落后,乡镇一级虽设有环保所等环保机构,但没有专职的环保人员,很难发挥有效作用[18]。

3.4 技术及专业人才缺乏

技术和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难以有效治理的关键原因。虽然目前环保技术日新月异,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土壤修复等方面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普遍存在技术不成熟、效率低、投入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不适合用于农村污染治理。尤其是针对农村农药污染、白色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方面的处理技术十分缺乏。此外,由于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以及上升渠道差等原因,农村地区很难吸引环保专业人才就业,环保专业人才极度缺乏,使得已有的环保治污设施不能有效运行甚至停运,无法发挥环保设施的治污效益。

4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4.1 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实践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更应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农村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要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的属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绿色发展,守住环境底线,严格环境保护准入门槛,杜绝盲目上马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积极引导绿色产业发展,注重易地搬迁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产业扶持过程中的环保配套设施建设。要把环保宣传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媒体广播、科普下乡、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全民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和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引导和规范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鼓励企业和农民采取环境友好技术以实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2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环保资金投入是农村环境治理的源头活水,要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环保经费投入力度。一是要提高环保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提高环保资金投入总量。国际经验表明,当污染治理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3%时才能有效改善环境质量,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仅为1.5%左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要扩宽环保资金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的环保投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靠国家财政投资,难以满足巨大的环保投资需求。只有使环保投资市场化,通过征收环保税、排污权有偿交易、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环保基金等等新的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保投资,才能切实提高环保投入。三是要规范环保资金使用程序,严禁挪用环保资金。通过完善法规制度,规范环保资金使用程序,严格禁止环保资金挪用。要严格落实环保资金审计制度,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挪用环保资金责任人严格处罚。四是优化环保资金投资效益。避免大水漫灌式投资,着重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置等项目建设。五是要保障治污设施日常运行管理费用,确保已建治污设施发挥治理效果。

4.3 完善法规制度,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制度,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是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制定出台与农村环境保护需求相适应的专门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农村面源污染、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法规制度。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区域协调的管理体制,打破属地环境管理制约。建立环境目标考核机制,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责任目标中,尤其是要纳入“精准扶贫”工作考核中。要严格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对于在环境监督管理中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要严格惩处。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宣传“三下乡”制度。进一步壮大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要在乡镇和村一级设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并配齐专门环保人员。更新基层环保监测执法设备,提高监测执法能力。

4.4 鼓励技术创新,搭建人才引进平台

鼓励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创新,积极引导高效、成熟、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新技术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鼓励使用新型有机肥、生物农药、可降解地膜等环境友好型农资产品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搭建环保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平台,开辟引才“绿色通道”,通过提高薪资待遇、解决住房、安排落户等方式,大力引进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环保专业人才参与农村环境管理。同时,要大力培育本土人才,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本地环境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王 欣.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及实施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12):65~69.

[2]王 丽.我国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2):39~42.

[3]刘 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6(14):138~139.

[4]郭海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对策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6):110~111.

[5]师 明,张丽君.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6):264.

[6]于 锋,王淑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6):136~138.

[7]程全国,张书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与治理[J].沈阳大学学报,2016,18(2):172~175.

[8]石艳丽.基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探讨[J].绿色科技,2016(2):143~145.

[9]黄 洁,盛清凯.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原因分析与处理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7):31~34.

[10]盛 瑜,周虹妤,史伯春,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6):68~70.

[11]王立峰,史志勇,吉 琳.农村工业对农村环境污染及防治[J].现代农业,2016(7):75~77.

[12]万年青,乔 琦,孙启宏.我国乡镇地区工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今日国土,2010(8):34~37.

[13]张雅娟,杜文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6(14):135~138.

[14]王丽娅,张彦.中国与欧盟部分国家环保投资的比较与经验借鉴[J].海南金融,2011(1):43~50.

[15]刘玲玲,孙贻超,罗彦鹤.浅析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C]∥中国环保学会.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保学会,2009:127~130.

[16]张 彪.中国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差距比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10):1~4.

[17]房 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的法律分析[J].农业经济,2016(5):17~18.

[18]蒋和梅.新形势下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及可行性对策[J].绿色科技,2015(12):234~235.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精准扶贫农村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