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新
摘要:当前,拳击运动相较于其它运动项目来说,是属于一项高强度、高运动量的运动。特别是最近几年,这一运动发展更是有明显的上升,所以,此项运动的传承也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一重担就落在了青少年身上。在拳击比赛中,青少年依旧要有充足的赛前训练,主要目的是让运动员能有充足的身体作战准备,进而达到最理想的竞技状态,从而取得更突出的成绩。除此之外,有关单位还要着重管理青少年的身体状况,以避免出现身体不适合疾病的突发,做好控制体重以及增多营养补给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让青少年能具备一个更好的身体条件以及精神状况,才能更好地完成比赛。据此,就赛前训练介绍了赛前训练的特点以及内容。
关键词: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控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93
1 赛前训练的特点以及内容
所谓赛前训练,就是指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给运动员一个有针对性的训练模式以使得运动员能在这一时期内发挥出一个最优秀的状态,能以正确的心态的身体状态从容应对比赛,争取取得优秀成绩。赛前训练主要是抓住拳击运动的快速和精准的特点,有效结合训练方法和反应程度,除此之外,还要适当结合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以及比赛时间,合理制定出一个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熟练程度和比赛技巧的作战方法。通常,赛前训练有周期短、节奏慢、强度高这三个主要特点。
1.1 周期短
赛前训练时期的具体作战内容应该要被划分为很多个周期,并且,每个周期内都要有一个具体的方法以及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计划实施变得有针对性,才能让运动员在最短时间内能有最佳的状态应对比赛。对于青少年来说,拳击运动的赛前准备周期一般是4到6个星期,具体的实施计划,教练人员还要根据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状况以及比赛强度进行详细的安排。但是,教练员一定不可以将周期拖得过长,因为这不仅会让训练的有效性难以维持,还会让运动员产生厌烦感,这就打击了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与心理准备。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1.2 节奏慢
将赛前训练的节奏变慢的主要目的是想使运动员能将时间、体力、精力等关键因素更好的集中在更细节的技术层面上。简单来说,即是“查漏补缺”。让运动员能将精力准备在解决在比赛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上,而不是将时间与精力全部集中于对比赛胜负毫无关键作用的其它方面。比如,运动员可以着力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建设、对对手战术的研究及应对方法的处理,另外还有对自身战术的优化以及完善等等方面。其次还有的原因则是由于慢节奏的训练对激起运动员的比赛积极性有重要促进作用。当然,慢节奏并不是指训练强度的减慢,而是说训练一定要有针对性。
1.3 强度高
为了让运动员能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优的比赛状态,教练员在开展赛前训练时,一定也要相应做好运动员的心理辅导工作。这是因为拳击运动本身就是一项较为危险的项目,在比赛时更加不能马虎。这就在无形中带给了运动员压力,特别是青少年,很容易由于不能妥善处理好压力而造成比赛的不必要失误。所以在拳击比赛前,运动员一定要做好到比赛中什么事都会发生的准备并要切实做好心理建设。所以,赛前训练不仅是要加强实战的技巧方法上的训练,更是要增加青少年运动员在面对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的赛场时的心理状态训练,除此之外,还比较重要的即为运动员们的身体上的伤病以及运动员的体重的控制。简单来说,教练员一定要保证每一堂的训练课都有一个较为清晰和明确的目标,并要学会通过多种训练方法以增强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内的能量系统。教练员还要根据每位运动员实际的身体状态以及技术手段、技术熟练程度来合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以增强运动员在某一技术活策略上的能力,最好是要能够结合到对手的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如果可以的话,教练员应尽可能的将专项训练与模拟实际比赛结合,在实战演练中,运动员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实际作战方针与能力,还能有效增强运动员的临场应变力。只有拥有全方面的精神状态和准备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赛前训练的真正作用,青少年运动员才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以拥有最好的竞技状态。
2 总结
赛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想让运动员有一个提前且充分的准备期,在这个准备期内,运动员要切实提高起自身的积极性。教练员就需要结合每个运动员的实际特点,从赛前训练的三大特点出发,有效制定一份合理方案,为运动员争取最大可能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李红娣.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J].理论方法与探索,2016,(24):531.536.
[2]姚巍.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J].运动训练学,2015,(4):25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