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图族”文档名词研究

2016-12-27 14:31丁海斌宋少云
北京档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含义文档图谱

丁海斌+宋少云

摘要:“图族”文档名词是我国古代文档名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对其族类文档名词,包括图、地图、籍图、图表、图簿、图牒、图籍等11个文档名词进行了简要分析。该族类文档名词的起源时间较早,名词个数和数量较少,频次较低,呈波浪式发展。该族类在文档及相关名词(如图书)发展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关键词:中国古代图族文档名词地图图书

Abstract:“Chart family”document nou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document words.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its race of docu? ment nouns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including Chart, Map, Diagram, Register, Genealogy, Domicile file and others 11 nouns. The“Chart family”document nouns originate earlier, have less numbers of docu? ment nouns and total amounts, have lower frequen? cy and present wavelike development tendency. The“Chart family”document nouns hav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documents and related nouns(such as book)development.

Keywords: Ancient China ; Chart family; Docu? ment nouns; Map; Book

一、图族文档名词的特点及其使用情况

“图族”文档名词即含有“图”的文档名词聚类,“图”,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作为文档名词使用时指地图档案,《史记》载:“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后世在“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文档名词,如地图、图表、图簿、图牒、图法、图籍、图谱、图文、籍图、图书,共11个文档名词。

(一)图族文档名词的特点

从具体组成来看,整个“图族”文档名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从词素构成上来看,“图族”文档名词除了“图”是单音节文档名词之外,其主要由双音节文档名词构成,双音节文档名词的构成比例占90%。

2.从内涵的广度来看,“图族”文档名词的含义广泛,涉及地图档案,户籍档案以及谱牒档案等。其中地图类文档名词如图、地图等;户籍档案类文档名词如图籍;谱牒类文档名词如图牒、图谱。

(二)“图族”文档名词的总体使用情况分析

1.从“图族”文档名词的使用时间分布来看,宋朝“图族”文档名词的个数达到顶峰。具体来说,先秦是整个“图族”文档名词的起源时期,这个时期该族类文档名词较少,仅有5个(图、地图、图法、图籍、图书)。秦汉时期“图族”文档名词出现了短暂的增长,新增“图文”和“图簿”两个文档名词,名词个数达到7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增加了“图牒”和“图谱”两个文档名词,名词个数达到9个。隋唐五代时期名词个数同前代相比较为稳定,出现了新的文档名词——“图表”。随着新文档名词“籍图”的出现,宋朝名词个数达到顶峰(10个)。元明时期文档名词个数开始下降,特别是明朝时期仅出现6个,清朝又开始增加,达到9个。如表1所示。

2.从使用频次上来看,“图族”文档名词整个族类除了在先秦、秦汉和清朝的使用频次达到中频次(1.0以上)以外,其他各朝代的使用频次均为低频次(1.0以下)。在具体名词的使用频次上,“地图”一词的使用频次最高。

从各朝代的频次发展趋势来看,“图族”文档名词呈波浪式发展趋势,先秦至秦汉呈上升趋势,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后,隋唐时期和宋朝又逐渐呈上升趋势,之后在元朝再次出现短暂的下降,明清又逐渐上升。从具体名词的使用频次来看,整个“图族”文档名词均属于低频词,即使用频次在1.0以下。其中“地图”一词的使用频次最高,也仅为0.453。具体而言,“地图”共出现了1167次,远高于其他文档名词;“图籍”“图”“图书”“图牒”出现次数在100至200次之间,频次为0.050至0.075之间,使用率略高;“图谱”“图法”“图表”“籍图”“图文”“图簿”出现次数在100次以下,频次在0.04以下,使用率较差。如表2所示(表中数据只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总体上,“图族”文档名词到了现代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中虽然“地图”“图书”“图表”三个名词保留了原有的形式继续使用,但是其文档含义已经不复存在,另作它义。

二、图族文档名词分述

“图族”文档名词中各名词属于低频次文档名词且数量较少,故本文对其逐个进行阐述。需要指出的是,“图文”,即图谶之文。其出现次数较少,仅有9次,与“图族”其他名词相比不具有代表性,故不作详细论述。此外,“籍图”一词在本族类系列论文《中国古代“籍族”文档名词研究》中进行了详细论述,故本文不再阐述。

(一)地图档案是文档名词“图”最常见的用法

“图”,作为单音节文档名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先秦时地图档案种类繁多,地位重要,地图档案是“图”最常见的用法。[3]主要指有关土地、疆域的地图或版图档案,如《周礼·夏官》中载:“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4]又如《尚书正义》载:“禹别九州,分其圻界。别,彼列反。九州,周公职录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5]其在三国、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作为文档名词的含义出现的次数已经很少,至唐朝之后基本上已经不具备文档名词的含义,主要以图画的含义出现和使用。此外,从使用频次上看,“图”作为文档名词主要在先秦及秦汉时期出现和使用,其中在先秦时期出现的次数最多,频次也最高(1.0左右),但频次略低于秦汉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先秦的文献略多于秦汉时期造成的。

(二)“地图”一词基本具备地图档案的意义,且是“图族”文档名词中出现次数和使用频次最高的名词

1.“地图”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起初其含义为描摹土地山川等地理形势的图,基本具备地图档案的意义。如《管子》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冁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6]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图档案包含的内容之丰富。又如《战国策》记载:“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7]这里的“地图”主要指按照一定比例绘制的地图文件或地图档案。在后来的发展中,“地图”一词也主要作为地图档案的含义留存下来。

2“.地图”一词是“图族”文档名词中出现次数和使用频次最高的名词,分别为1167次和0.453。除了在三国时期出现短暂的空白之外,“地图”一词在各个朝代均有出现,是整个“图族”文档名词中通用性较高的文档名词之一。尽管“地图”一词在先秦时期最早出现,但是在使用数量上是各朝代出现次数最少的,频次也最低,可见在这个时期“地图”一词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在隋唐五代、两宋及明清时期,“地图”一词出现的次数开始增多,达到100次以上,特别是清朝出现了521次,频次达到了0.977。

(三)“图籍”和“图簿”均有地图户籍档案的含义,且“图籍”的使用范围和延续性更强

“图籍”,其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是由两个单音节文档名词“图”和“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籍”取两者综合之义,泛指地图和户籍档案。如《战国策》卷三载:“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8]又如《史记》载:“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9]“图簿”作为文档名词使用时,同“图籍”含义一样,亦指地图、户籍等簿册。如《汉书》载:“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10]

尽管“图簿”与“图籍”都是指地图户籍档案,但是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从出现时间来看,“图籍”在先秦时就已出现,而“图簿”则在汉朝才出现。从时间延续性来看,“图籍”在三国之外的各个朝代均有出现,使用范围较广,延续性较强,而“图簿”仅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朝出现使用,延续性较差。从使用频次来看,“图籍”一词共出现了193次,频次为0.075,在整个“图族”文档名词中排在第二位,而“图簿”仅出现了6次,频次为0.002。

(四)“图牒”和“图谱”均有谱牒档案的含义,且“图牒”还有图籍表册和图谶的含义,“图谱”具有医药档案的含义

1.从内涵来看,两者均有谱牒档案的含义,如明宋濂《张氏谱图序》载:“清河之族布于大江之南,其迁江阴者,则不知始于何世。图牒丧漫,不可钩考,至月崖翁始入于谱。”[11]《旧唐书》载:“臣得奉礼郎李冈、太祝柳仲年、协律郎诸葛畋李潼、检讨官王皞、修撰朱俦、博士闵庆之等七人伏称:‘谨按《高祖神尧皇帝本纪》及皇室图谱”。[12]需要注意的是,“图牒”还有图籍表册和图谶的含义。如“若其官邑之省置,风物之有亡,田赋之上下,盖存乎图谍。”[13]《旧唐书·唐俭传》载:“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14]而“图谱”还具有医药档案的含义。《隋书》载:“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15]

2.“图牒”“图谱”在元朝出现的次数最少。从时间上来看,“图牒”“图谱”均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且在出现之后的各个朝代均有出现,延续均性较好。从数量上和频次上来看,“图牒”一词出现的次数略多于“图谱”,达130次,而“图谱”为99次。从各朝代出现的次数来看,“图谱”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元朝出现的次数最少,仅有2次和3次,在隋唐五代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了73次。而“图牒”同“图谱”一样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较少,在元朝出现的次数最少,分别只有7次和4次。

(五)表册或簿册是“图表”的普遍含义,同时“图表”兼具谱牒档案的含义

与其他文档名词相比,“图表”一词出现时间较晚,其在唐朝才开始出现。同时,其延续性和使用频次(0.014)也不是很好。例如,在明朝的文献中未检索到其作为文档含义的用法。

作为文档名词使用时,其泛指记录各种事物的表册或簿册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如《续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中记载:“从省称:‘为今次宣命指挥从省,交割时一匹匹点检看觑,当裏面别无小损破弱,即行交割,不云生事。从省又云:‘设使一色好绢(一○),亦须剩住几日。交割图表子细云云。”[16]另外,“图表”还有一个特殊的文档名词的含义,即谱牒档案,其用法如“今世谱式横而左行者,云始欧阳氏名欧谱。纵而下行者,云始苏氏名苏谱。虽纪文达不能不援用为谱。其实皆图表也,非世系也。”[17]

(六)在图录和法典的基础上,文档名词“图法”衍生出天文档案的含义

虽然“图法”一词早在先秦就已出现,但是其延续性和使用频次(0.024)并不好,三国及南北朝时期均出现了空白。“图法”一词最初的含义指图录和法典,《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18]值得一提的是,“图法”还在后世衍生出天文档案的含义。如《旧唐书》载:“又以祀九宫坛,旧是大祠。龟从议曰:‘九宫贵神,经典不载。天宝中,术士奏请,遂立祠坛。事出一时,礼同郊祀。臣详其图法,皆主星名。纵司水旱兵荒,品秩不过列宿。”[19]

(七)“图书”一词的文档含义较为丰富,且汉朝之后主要以书籍的含义出现和使用

“图书”从先秦到清朝均有出现,在整个“图族”文档名词中属于延续性较好的文档名词之一。在本文关于“图书”一词的整个检索数量中占比约为3%,而其作为书籍类含义的用法占到了大约97%,由此可见“图书”一词在古代主要是以书籍的含义出现和使用的。

1.从其内涵来看,“图书”一词的文档含义较为丰富:一是专指“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古人按照天圆地方说用记号来记录天文、气象、地理知识而绘制的立体图。[20]关于“河图”“洛书”,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古时的历法(也有人认为是天文图和地理图),在原始社会末期,记号语言已相当发达,可以表示当时的任何科技事物,可以说当时的“河图”“洛书”,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文件,是首领们指导生产、安排生活的工具。[21]其具体用法如《竹书纪年》载:“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22]二是指“图籍”,即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如《史记》载:“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23]又如《两汉纪》记载:“诸将皆争取秦宝货,萧何独悉收秦图书。”[24]三是泛指档案。如《韩非子》中记载:“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25]以及《汉书》载:“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26]

2.从具体使用情况来看,“图书”一词在汉代以前主要以文档含义出现和使用,而在汉朝之后主要以书籍的含义出现和使用。先秦作为“图书”一词的起源时期,其使用量较少,作为文档名词使用的用法共出现了5次,但占总出现次数的80%以上,而在汉朝时“图书”作为文档名词的用法达到了高峰期,共出现了68次,占总出现次数的90%。在整个先秦及秦汉时期,“图书”一词的文档类含义用法占主导地位,书籍类含义的用法处于辅助地位。而在汉朝之后“图书”一词作为文档名词使用的数量开始逐渐下降,其含义也主要用于指代“书籍”,其中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作为文档名词使用的数量分别为18次、25次、17次、4次、6次和18次,在各朝代检索到的数量中比例分别为4%、7%、2%、2%、1.2%和0.7%。除了数量下降之外,其文档内涵和应用也主要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无新用法出现。

总而言之,“图族”文档名词同其他族类的文档名词相比,虽然名词个数和出现的总体数量都较少,但是其仍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这个大族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发展,“图族”文档名词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沿用至今的“地图”“图书”“图表”三个名词其文档含义也已经消失。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项目编号:14BTQ071)的课题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611.

[2]本朝代新出现的名词用不同字体及着重号加以标注以示区别.

[3]丁海斌,袁礼.中国古代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系列论文之一先秦文档名词研究[J].档案,2014(5):15.

[4]崔高维校点.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54.

[5]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89.

[6]蔡元培.诸子集成[M].长沙:岳麓书社, 1996:192.

[7]刘向.战国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280.

[8]刘向编集,贺伟,侯仰军点校.战国策[M].济南:齐鲁书社, 2005:31-32.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1394.

[10]班固.汉书(下)[M].长沙:岳麓书社, 2008:1544-1545.

[11]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9:470.

[12] [14] [19]刘昫等撰;陈焕良,文华点校.旧唐书[M].长沙:岳麓书社, 1997:604-3172.

[13]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9:936.

[15]魏征,令狐德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937.

[1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85:5654.

[17]谭耀华.谭氏志[M].香港:新华出版有限公司, 1957:379.

[18]陈国勇主编.吕氏春秋[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108.

[20]王英玮主编.档案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6-28.

[21]丁海斌.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158-159.

[22]张玉春译注.竹书纪年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88.

[2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3.

[24]荀悦,袁宏.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16.

[25]李维新校注.韩非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212.

[26]班固.汉书(上)[M].长沙:岳麓书社,2009:93.

猜你喜欢
含义文档图谱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绘一张成长图谱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RI码计算的Word复制文档鉴别
虚荣的真正含义
Persistence of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chlorpiryphos-ethyl in male Wistar rat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