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娜
(张家港市第六(锦丰)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张家港 215625)
论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对提高护理安全工作的影响
郭娜娜
(张家港市第六(锦丰)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张家港 21562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在提高护理安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护理部实施护理风险综合评估期间的15710位住院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综合评估期间的13946位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我院应用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投诉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关注。结果应用护理风险评估表后,我院压疮发生率为0.64‰,跌倒发生率为0.95‰,投诉发生率为0.5‰,较应用前明显下降,并且护理质量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安全综合评估表,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潜存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并提高综合满意度。
风险评估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投诉率
护理安全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体现[1]。任何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或家属的安全。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存的危险因素而导致患者损害、伤残或死亡的全部危险事件[2-4]。风险评估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正确认识护理工作中的各类风险事件,做出准确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我院开始各科室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护理部实施护理风险综合评估期间的15710位住院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综合评估期间的13946位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制定
我院制定的护理风险评估表,采用生命体征、各个系统用分值表达,结合了国际通用的新版压疮Branden评分,跌倒评分系统,生命体征加上我院自行设计的十大系统疾病症状评分系统,十大系统为神经精神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妇产系统、血液系统、其他系统得出此患者的综合评分。得出综合评分后,通过信息系统对患者的危险情况加以表达,满分为60分,系统疾病越严重,分值越低。总得分用信息化进行表达,单项零分的或总分<37分的,显示红色警报,37~44分显示黄色预警。>44分无单项零分的无标记。我们要求三项以上的零分项目,上报医务科,需要组织会诊的由重症医学科牵头会诊,护理总值班每天关注红色警报患者。
1.3 应用方法
1.3.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护理风险评估检查小组由护理部、医务科、医院的部分专家、部分科室护士长联合组成,并选择一名组长。检查小组的工作内容具体为定期对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有单项零分情况的患者有没有进行会诊、有没有多学科联合会诊情况等进行检查。同时专家给予总分较低的情况或者有单项零分的情况患者的诊治情况指导意见。
1.3.2 风险管理
(1)在原有对患者基本情况、饮食、年龄、生活习惯、带入管路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率、呼吸、体温、血压、血氧、神经精神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其他系统、这些系统患者有无既往病史、现在有无症状,进行分值量化评定,信息系统进行评分汇总,根据得分,制定相应的护理级别,总分60分,37分级以下或有单项0分的,信息系统显示红色警报,并将其设定为特级或一级护理患者,对于出现两个以上单项零分的患者,要及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科主任经科室研究讨论后,该请会诊的要请会诊。通过信息化管理,方便医生和护士能够在电脑上一眼判断出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哪些系统器官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关注,提高了交接班的安全系数。
(2)为防止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并推进优质护理的深入,主动将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增加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时间,一方面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帮助其缓解内心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一方面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及时观察和反馈,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及时进行风险应对措施。针对风险事件易发生的时段、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针对跌倒风险,可以悬挂警示牌,告知患者及家属安全标识的重要意义,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方面使用的位置,为患者提供防滑鞋,夜间开床头等措施。针对压疮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卧床时间、皮肤等一般信息,穿透贴明防压疮标识,使用气垫床以减轻局部压力,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保证患者营养充足,进行局部氧疗或贴敷透明贴膜等。针对危重症患者,要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及呼吸道的通畅,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危险因素。
(4)每月对患者的的投诉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患者投诉的原因,结合工作中的缺陷,提出有效的改正措施,以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
1.3.3 提高全院护理人员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
鼓励各科室护理人员每半年进行轮换1次,保证所有护理人员能够参加到护理风险管理中,全面提高其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
1.4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应用前后压疮、跌倒、投诉等事件的发生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及综合满意度的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应用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
应用后,压疮发生率为,跌倒发生率为,投诉发生率为0.5‰,较应用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应用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n(‰)]
2.2 应用前后护理质量与综合满意度的比较
应用后,护士与患者交流时间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我院各个季度综合满意度在苏州市38家公立医院中排名较应用前各季度排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应用前后护理质量与综合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的第一步是风险识别[5],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应用于住院患者中,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风险识别工具[6-7],提高了对患者潜存的护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过应用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护士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而患者则得到了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了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8],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不断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汪均[9]通过对435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评估表,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基础护理,并能够准确判断跌倒、压疮及坠床的风险,及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0,充分体现了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应用价值。高翠红[10]等人研究发现,对高危风险患者应用风险评估表,实施后患者的跌倒、压疮及管路滑脱的发生率均远远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护理风险评估表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并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评估能力。本研究中,我院应用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其压疮发生率为0.64‰,跌倒发生率为0.95‰,投诉发生率为0.5‰,较应用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进一步体现了应用风险评估表的优势。同时,本研究中,应用后护士与患者交流时间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我院各个季度综合满意度在苏州市38家公立医院中排名较应用前各季度排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护理风险评估表有助于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安全综合评估表,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潜存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并提高综合满意度。
[1] 唐 娜,王非凡,李春桥,等.神经内外科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297-1299.
[2] 王珊珊,刘彦慧,Shake Ketefian,等.中文版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27-929.
[3] 李丽红.对综合护理风险因素评估表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320.
[4] 汪 瑾.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13-1115.
[5] 杨宏鑫.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249-250.
[6] 黄 颖.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在骨科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1,24(4):498-499.
[7] 姜春娥.实施护理安全隐患评估,促进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4-115.
[8] 赵立新,于 涛.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668-671.
[9] 汪 均.住院患者评估表在护理安全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150-5151.
[10] 高翠红,孟桂云.风险评估表和安全标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91-9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
B
ISSN.2096-2479.2016.08.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