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开展生态审计的思考

2016-12-27 02:36宋时文黄克城
地理空间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情测绘文明

宋时文,黄克城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重庆测绘院,重庆 400015;2.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信息中心,海南 三亚 572000)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开展生态审计的思考

宋时文1,黄克城2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重庆测绘院,重庆 400015;2.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信息中心,海南 三亚 57200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审计,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客观、科学、准确地进行生态审计,需从客观的地理国情出发,实现对资源环境、生态状况等的动态监测和客观评估,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效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

地理国情监测;生态文明; 生态审计;测绘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必将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2]。

生态审计是指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管理的自然资源资产保护、恢复、利用、损毁、破坏等情况,以及相关管理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它考量的是“绿色政绩”,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政府在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中,逐渐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 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信息覆盖全部陆地国土,涉及各种自然环境,包涵各种地理要素[3]。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运用GNSS、RS、GIS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自然、人文等地理要素进行动态、定量化和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和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图件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地理国情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拓展,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一项全新的工作,是对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刻变革。它可将重要水体、森林及污染情况等自然环境要素信息集成整合,综合反映生态和环境发展现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未来20 a,我国将处于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压力更大。地理国情监测将成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也将为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阳光政府提供重要支撑[3]。

2 生态审计实施路线

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自然生态常态化监测,实现自然生态时空信息的录入与处理、数据存储与更新、模型计算以及数字化与可视化 ,从而对干部任职过程进行动态评价与考核;同时,干部离职时,将监测成果提供给审计部门,为生态离任审计制度提供保障和服务(图1)。

2.1 自然生态时空数据库的形成

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收集地理、气候、土壤、植被、地质、水文、经济、人口等与自然生态相关的数据资料,建设自然生态时空数据库。通过对采集、更新、积累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和挖掘,建立一个集中管理、安全规范、充分共享、全面服务的自然生态时空数据库,从而全面、快速和准确地掌握自然生态信息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利用时空数据库技术,对不同时态的空间数据进行关联整合,准确记录自然生态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信息,实现历史、现势信息的可比性,并对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实现数据的交流与共享,从而开展自然生态监测。

2.2 自然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以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国内外关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自然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监测服务。

2.3 自然生态评价监管系统的研发

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专题数据、航空航天遥感数据以及其他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数据支撑,开展自然生态评价监管系统的研发。该系统支持自然生态地表的空间位置、属性、面积等变化查询以及数据的可视化;支持自然生态时空综合统计分析,为开展生态审计提供量化及图形支持。

2.4 时空综合统计分析

综合考虑各类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依据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兼容性等原则,兼顾相关部门专题数据,建立由多项指标、多个层级构成、能充分反映自然生态信息的指标体系框架,从不同角度描述自然生态信息的空间定量化的内容与指标,并形成统计报告及图件,实现自然生态信息的量化表达与比较。

图1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开展生态审计实施路线

3 政策支撑

3.1 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机制的建立

建立和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机制,包括数据获取机制、产品生产机制、成果审核机制、成果会商机制、成果发布机制、成果应用管理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等[4],为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2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完善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加大对党政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有广泛社会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增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监督问责职能。

3.3 多部门协作工作机制的建立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开展生态审计,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5],如测绘部门与审计部门间的协作。通过建立多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协调地理国情监测所需部门专题资料的收集,共同做好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协调、审核和发布,深化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在部门决策、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测绘部门应找准定位,充分发挥监测作用,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1] 封志明,杨艳昭,李鹏.从自然资源核算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4)∶449-456

[2] 周泉,林富明,古一鸣,等.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探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10)∶95-100

[3] 阮于洲.对地理国情监测的战略思考[J].地理信息世界,2014(4)∶40-43

[4] 冯存均,左石磊,詹远增.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机制探讨[J].测绘科学,2014(4)∶50-54

[5] 周星,阮于洲,桂德竹,等.关于建立地理国情监测长效机制的思考[J].测绘科学,2014(4)∶46-49

[6] 林松池.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基于生态文明视角[J].商业会计,2014(9)∶45-47

[7] 张辉峰,桂德竹.地理国情监测支撑生态文明全过程建设的思考[J].遥感信息,2014(4)∶3-5

P208

B

1672-4623(2016)05-0049-02

10.3969/j.issn.1672-4623.2016.05.015

宋时文,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测绘、国土资源测绘、国家及地方基础测绘和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等工作。

2015-12-25。

猜你喜欢
国情测绘文明
请文明演绎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家国情 诗词魂
漫说文明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对不文明说“不”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