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设 / 巴音郭楞电视台
论电视语言的通俗化
杨建设/ 巴音郭楞电视台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使电视语言更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各族群众喜闻乐见并接受,成为摆在新时期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电视语言不仅需要完成道德建设、舆论引导的功能,还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语言的通俗化成为实现以上目标的途径之一。
电视语言; 低俗化现象;通俗化艺术
电视节目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电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节目扩大传播,在客观上要求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也就是说:电视语言应该让广大观众听得懂,听得明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电视节目为了迎合受众、或片面追求收视率,在尝试语言风格变化的同时,把大量方言、谐音、俚语、土话等引入节目,更有甚者以“搞笑”或故能玄虚为能,这些做法不仅背离了语言通俗化的初衷,也使得电视节目变得“低俗”。
什么叫低俗,汉语词典给出定义是“低级且庸俗,与高雅相对”。在电视传播中,之所以出现“低俗”现象,其原因就在于迎合市场,满足人们的猎奇欲望,于是“低俗”的泛滥便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现象一:滥用地方特色,以粗俗代替通俗
电视语言的“通俗化”绝不是语言的“粗俗化”和“低劣化”。有人错误地认为电视节目里有几句土话和方言,就是“通俗化”、“大众化”了。比如:新疆人喜欢把“没问题”说成“没麻达”、把“烦恼”说成“婆烦”,“烦恼”本身就是高度通俗化的语言,讲出来谁都能听懂,但如果在电视节目中非要说“没麻达”和“婆烦”,就显得粗俗。
以巴州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巴州零距离》为例:该栏目创办初期,为了提高收视率,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主持人语言里夹杂着很多新疆地方话,如把“很好”说成“得的很”,把“有什么事”说成“有啥事”。这种貌似“口语化”和“地方特色”的语言,背离了汉语语言的基本规范,更与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背道而驰。
现象二:“恶搞”与娱乐化
近年来,“恶搞”作为流行语时常见诸荧屏,比如把宋词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拼凑成“明月几时有,去问易中天”;《三国演义》的开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摇身一编成了“青山依旧在,只是有点红”,让人啼笑皆非。一些娱乐节目竭尽搞怪之能事,提问出位、以所谓冷笑话博观众一笑,从而满足了受众普遍具有的猎奇心理,把受众的语言思维引向混乱,使节目逐渐走向了无聊和浅薄。
现象三:夸大其词、故能玄虚或盲目滥用
在“收视率”的带动下,一些电视节目语言夸张、甚至夸大其词。比如:画面是街道上三三俩俩的行人,街道两旁几栋高楼,解说词却说“街道上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种词画脱节、违背事实的表述就像是自我否定,成为绝妙讽刺,观众看了也会有一种被愚弄和被欺骗的感觉。
总而言之,电视语言方式、语言风格都可能对社会某一特定群体产生影响,并进而效仿之,尤其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消极负面的。诚如赵丽蓉在小品台词中所说的:“这就是不让人好好说话”。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其使命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本身就承载着信息传播和语言传播的双重使命。如果刻意迎合、或是不加选择的滥用,都会对社会语言环境造成污染。
电视主要是通过声音和画面诉诸受众的功能实现传播的,具有一瞬即逝,稍纵即逝的特点,上一句没听明白,下一句不会等候就来了。所以,电视语言要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通俗化、口语化,使广大受众听起来顺耳,好懂好记,便于传播。
那么,什么是通俗?文字解释为“浅显的,适合于一般文化程度的”。因此,通俗的语言要求文字不能过于深沉晦涩,不能半文半白、奇词僻字,更不能不罗列术语和书面语汇;在语气表达上,也要强调 “怎么说”的问题。
简而言之:电视语言的通俗化就是在语言规范的基础上追求通俗易懂、朴实亲切、活泼生动。
1.“通俗化”就是平民化。
平民化就是要让电视语言与普通百姓的生活保持一致。
比如:过去,我们的电视新闻播音方式大都强调“说教色彩”,被群众称之为“播音腔”,它突出强调一种 “气势”,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发声腔调都居高临下,总是像政府发布红头文件一样,这在客观上给广大受众造成一种不平等的感觉。久而久之,广大受众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要实现电视语言的平民化,首先,要求我们改变旧的观念,从思想上将高姿态的架子放下来,主动亲近人民大众,然后在文字和语言、语气的表述上都要平和,做到通俗易懂、朴实亲切。
比如:巴州电视台《巴音郭楞新闻》播出一条新闻:《梨城商家备好年夜饭》,导语是:除夕之夜,谁家不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呢?在库尔勒市精明的商家说,除夕夜,别在家里忙活了,我来给你做饭。这个导语朴实无华,是百姓的大白话,听来亲切可信。
再看新闻报道《“古道雄关”,丝路旅游新风景》的导语是:铁门关地处丝绸之路古道,被称为“天下最后一关”。唐代诗人岑参曾留下了“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的诗句。如今依托丝路文化,铁门关已经成为巴州标志性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铁门关再也不是极目少行客,一望头欲白,而是笑迎天下客。这个导语的最后一句话“铁门关再也不是极目少行客,一望头欲白,而是笑迎天下客。”是点睛的评论,如果没有这个点睛,整个导语就很平淡了。
此外,在具体的文字表述上,也要通俗易懂。比如:用“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替代“正午的烈日炙热灼人”;用“马上”、“立刻”替代“立即”,用“就这样”替代“从而”;用“越来越……”或“一天比一天”替代“日益”;用“这些天来”替代“连日来”……这样一来,语言就顺耳好懂多了。又比如:“这个人口头上总是说得冠冕堂皇,事实上做起来并不是多么的实事求是”。不如:“这个人口头上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并不实事求是”。
也就是说:电视节目要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让广大观众听得懂、看得明白,语言要直白。
2.切忌粗俗和土化。
电视语言的通俗化或平民化,不能误解为“土化”,所谓土化,就是指土里土气,没有现代意识,缺少文化味道,一开口就知道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平民百姓的语言风格,照搬过来,不加修饰,一味追求生活化,这也是不妥的。
电视语言的通俗化的核心是指语言风格要贴近百姓,让电视真正走进百姓,拉近与百姓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而在语言的表述上则要减少书面语,减少生冷名词,句式简单短小。
比如“麦苗黄瘦是由于去年入冬以来天气持续干旱继之先后几次寒流袭击的影响所致”,句子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却十分地拗口,一下子很难听得懂。如果改成:“去年入冬以来,天气连续干旱,接着又遇上了几次寒潮,因此,麦苗长得又黄又瘦”,这样的几个短句子合成了一个因果复句,层次清楚,一听就明白。
在电视语言中还要注意区别同音现象,避免产生歧义。 比如“全部”同音于“全不”,意思截然相反,就应当把“全部”改成“全都”,把“全不”改成“全都没有”;“食油”与“石油”同音,却是两种用途不一的物质,那就把“食油”改成“食用油”;“期中考试”和“期终考试”同音,就把“期终考试”改成“期末考试”。
此外,象“脚气”“娇气”“骄气”“娇妻”“交齐”“胶漆”,“公式”“攻势”“工事”“共事”“共识”“公示”“工时”,“其实”“歧视”“启示”“启事”“起誓”“岂是”等等,都应该加以细心区分。
除了在表述上多用短句,电视语言还应该尽量删除土语、方言、文言、俚语、歇后语、业术语、行业专用语。因为这些词语受地区性、专业性限制比较大,非本地人听起来不好懂。
比如:库尔勒新闻报道《票友社区唱戏曲居民自由来欣赏》的导语:几把京胡、一面小鼓,虽然条件简陋,可一点也没影响这些老人们喜庆节日的热情。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张秀岩老人一登台演出,心里就特别高兴。这个导语平铺直叙,从人物切入,吸引观众。
巴州新闻报道《“从小农户”到“大市场”》,导语是:十几年前,焉耆县北大渠乡十号渠村还是一片破旧,如今,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下,村民们纷纷鼓起了腰包,十号渠村也成为远近文明的富裕村。这种变化来自特色养殖、市场带动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个导语在叙述过程中,做了评论,语言平实、通俗。
3.语言要生动自然、吸引观众。
电视语言生动、自然、幽默、风趣,是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距离的重要手段。如:《实话实说》节目如果没有崔永元诙谐、幽默的谈话风格,如何能吸引众多观众,产生如此巨大的魅力?
语言生动、自然、幽默、风趣,其实是一种智慧。几乎所有的笑话都内涵着幽默的成份。由于有了这种智慧,用诙谐的语言向大家那么一说,许多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普通的事物,就会变得非同一般,变得引人发笑,变得富有哲理。而要实现语言的生动、自然、幽默、风趣,除了根据不同的电视体裁,合理运用外,其基本的道理和技巧却是相通的。
(1)巧用修辞手法
在电视节目文字写作中,要讲究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修辞的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电视语言常用的修辞方式有反语、对称、拟人及借喻等,这些修辞手法只要运用得当,都可达到引人入胜,令人捧腹的目的。
(2)从简单叙述到生动描述
电视节目内容要更多的关注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并以观众为中心,运用平民化语言,从平民的视角去审视受众,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
电视节目主持人自然、大方,在角色上,她(他)更像是邻家的孩子,或者像是你的一个朋友,以聊天拉家常的方式,把她亲历的,或是听说的一桩桩新奇的、有趣的、令人振奋的新闻事件转述给观众。而在语言上,则诙谐生动,出口成章,能够使用大量由名言警句改换而来的成语、俗语等。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非常丰富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如可用“牺牲”“逝世”“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情色彩却是大不一样的。
④语言要个性化
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都要用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如果把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话生硬地拼在一起,那么这样的语言虽然听起来挺“新鲜”,其实却是干瘪的、缺乏真情实感的。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视语言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大众传媒,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或主持人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大力提倡通俗化、口语化、平民化,才能有效增强电视节目的亲和力、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各族群众喜闻乐见并愿意接受,从而提高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