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秦跃虎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秦跃虎
上市公司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参与者,因此上市公司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股权结构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正处于内部理财环境的改革转型期,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没有得到正确的理清,因此在财务工作上存有不足。透过近年来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失败的案例可以看出,财务技术性手段并不是企业财务运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公司财务效率影响更大的是权利分配和制度构建,也就是公司财务权利的配置和治理。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解决财务治理问题成为上市公司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股权结构缺乏科学性部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构建缺乏科学性,由于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导致公司被控股股东或公司高层掌控。通常情况下,股权结构是公司控制权分配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股权机构出现问题和偏差,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当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转变而来,政府是企业最大的股东。调查显示,上市公司54%股权为政府所掌控,多的甚至达到80%,且在股东大会上董事会一直被控股股东所控制。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还普遍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共存的问题,股权分置严重偏离了正常轨道。调查表明,我国流通股只占总体的1/3,而剩余的大量非流通股不能上市。这种不合理的股权分置滋生了广大流通股股东进行投机行为,激化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矛盾。
(二)董事会缺少独立性在上市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董事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掌控者,并掌握着企业的财务权力,主要表现为参与财务策略的决策权、财务战术决策权以及监控权。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吸取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引入了独立董事会制度,可由于具体环境的不同也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如上市公司董事会缺少应有的独立性。鉴于独立董事都是通过董事会提名再经由股东选举生成,致使控股股东可以借助自身的影响来操控董事的选举,进而产生了任人唯亲的裙带现象,严重威胁到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同时,大多就任董事会独立董事的人员虽然理论知识颇为丰富,但实际管理能力和经验不如正常董事,不具备应有的感知性。此外,在独立董事的选举上也体现不出应有的独立性,在独立董事的组织机构上更存在很多漏洞。相应的审计委员会以及提名委员会在我国的董事会体制下都未明确设立,由于缺少配套的制度结构使得我国的董事会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降低了独立董事会的独立性。
(三)财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中,董事会没有对经营层做到合理的约束和管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在国有控股企业中都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只是控股方的一种管理手段和工具,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监事会的设立也只是形式主义,没有足够的监督职能和权力。正常环境下,监事会应该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而在我国国有股权占主导的形势下,监事的任命一般都受股东左右。在此条件下,相应的监督标准和监督效率必定会被抛诸脑后。同时,由于大部分监事的学历和能力不强,在法律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匮乏,使得其监督能力和监督质量必然大打折扣,很难对董事和经理的管理做到有效的监督。另外,职工代表大会在对内部员工的监督和组织上也有很大的缺位现象,其应有的效应未被充分的展现出来。
(四)激励机制形式比较单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激励前度不足、激励方式单一以及短期激励加强而长期激励不足。激励强度不足主要是指在和其他所有制公司的经营者进行比较时,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导致管理者的经营积极性不高。激励形式单一是指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工资分配都是以低工资加少量奖金构成,少数的企业尝试年薪制,但在市场经济的企业内大多采取增加管理人持股的手段。这种单一的激励结构模式所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很难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短期激励加强而长期激励不足则是指上市公司未协调好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之间的关系,未处理好两者时间段内的正确分配。
(五)企业债务缺乏一套有效的处理机制由于我国实施的是“两业分离”的模式,所以商业银行不允许向非金融公司进行直接投资,两者只能存在单纯的借贷关系。身为债权人的银行只能够根据法律的规定向企业收取贷款本息,进而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银行在公司财务治理工作中的地位。在我国,国有银行的自由度不高,主要受政府的限制,不可能像正常企业法人一样追逐经济利益,造成银行对于参与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我国银行和企业关系的制度设定主要是以预防金融风险为主,银行对于公司的监督也只能以外部的事后监督为主,促使银行和公司之间缺少应有的人事结合体系。正常运行的市场经济内,原本属于硬性约束的银行债务,却成为我国的软预算约束;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制度性限制,使得银行更加不能有效地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无形之中增加了上市公司财务方面的风险。
(六)信息披露机制缺乏规范性上市公司具备向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公司的相关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管理成果等内容的义务。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可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并改善公司的结构框架,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和调控,从而合理地配置公司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信息披露机制是上市公司职能结构框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机制的设定上普遍缺少一定的规范性,信息披露的不对称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威胁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威胁到了投资者的权益。许多上市公司将利用信息上的优势进行投机行为,从而扰乱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使投资者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一)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为了改变我国控股股东占据公司掌控权的现象,就必须重新调整股权结构,将过去“一股独大”的现象转变为分散和多元的形式,促使股东之间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权力配置。解绑国有股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流通,保证同股同权。可以减少国有股的把持,最大程度地实现多元化;提升股改的步伐,争取早日摆脱分置的状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通过增加银行的持股来促使银行参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工作,并对上市公司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二)赋予各利益相关者相应的财权,维护其利益鉴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都缺少应有的真正独立性,独立董事都是通过董事会提名再经由股东选举生成,致使控股股东可以借助自身的影响来操控董事的选举,进而产生了任人唯亲的问题。要通过上市公司和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来予以解决,赋予各利益相关者相应的财权,维护其利益。在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工作中不能将工作范围过于局限,要从宏观角度对财务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在上市公司内部存在许多职能部门的经理或主管,这些管理人员都拥有一定程度的财权,因此财务治理必须将这些人员调动起来。在新的体制中还要增强债权人和员工的权利,注重各方面的诉求,借助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来完善相应的财务控制权,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并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三)构建有效的财务工作监管机制在财务治理工作上需要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而财务监督体系则是财务工作监管机制的重要实现手段。财务监督体系通常分为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两种。在完善内部财务监管体系时要注重监事会的功能,切实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来有效地行使监督权;且要重视员工的作用,使员工参与到相关财务监督中。而在外部的监督体系上则要采用自律性的体制,并配有辅助性的外部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强化出资方的监督权力来实现监管的目的,保留出资人的部分公司经营管理权力,特别是在财务方面的掌控,以此来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效力。通过财务监管机制的有效建立,为上市公司的财务规范运作提供重要的制度性保障。
(四)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在制定激励机制时要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机结合,将经营者和员工的利益进行绑定,提升整体的关联性。此外,要突破原有的薪酬体系,不应单纯地注重物质上的奖励,更要在精神上予以满足。从长远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增持经营管理者与员工的股票期权等手段,为上市公司和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双方的利益。
(五)增强债权人在财务工作中的地位债权人可以通过监控上市公司财务工作来获取公司经营方面的相关讯息,并依此来降低公司和债权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为了使银行债权人可以在上市公司财权分配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就必须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来加以明确规定。银行作为上市公司的资金节付平台,在获取财务方面的信息上更具优势,因此在相关制度的制定上要坚持主办银行制度。同时,银行在进行借贷业务时,要对借贷对象进行仔细的评估,全面了解借贷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六)规范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许多上市公司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是由于财务治理工作中会计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可以分为大股东和中小股东。通常来说,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掌控性和影响力较大,而中小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为了防止大股东联合起来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企业要提升自身的资产管理水平,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政府也要发挥应有的职能,积极引导和培育中小股东的会计信息监管意识,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促使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会计信息质量共同获益。
[1]陈梅:《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会计之友》2011年第19期。
(编辑 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