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传统人物题材在莆田木雕中的创作应用

2016-12-26 09:32蔡文建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9期
关键词:莆田木雕雕刻

蔡文建

中国木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距今已几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而隋代至五代的木雕,以佛、菩萨、罗汉等寺院造像最引人注目。自唐宋开始,木雕大量用于宫殿、庙宇民居的建筑装饰。源于生活的木雕艺术,题材大多选自民间生活,具有普遍性,

般有吉祥图案、神话典故、人物故事、山水花乌、民俗风情等几大类。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木雕的创作风格、人物题材的选取,解析了莆田木雕在传统人物题材上的创作应用,包括对创作题材、用料、技法以及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木雕艺术横跨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以充实、丰富的内涵,凭借独特的创作手法,塑造了多种多样的题材内容,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要代表,宣扬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中国传统木雕表现的题材丰富广泛,精妙绝伦。所谓木的“传统”,可以从题材与制作两方面探析。从题材上说,中国传统木雕,乃是一部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景象在现实世界的物化与映射史。早期中国的木雕,绝大多数根据图腾和神灵,具有浓厚的宗教膜拜,以及对祖先祭祀的需要创作塑造而来。发展到汉代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木雕逐步进入人们日常的礼俗生活。

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木雕艺人通过丰富多样的题材,精湛的雕工和精巧的造型设计等,展现了中国木雕艺术所蕴含的不同时代特征。通过把人们的价值观,对健康长寿、多子多福、美满生活、寓意吉祥以及真善美的精神追求,融入到具体的木雕创作中,再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本质,让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满足了人们在艺术熏陶中对美的需求,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木雕的题材选取

在中国木雕艺术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名著、神话传说以及民俗故事题材大多是艺人们创作的重点,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以及其中的人物,例如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宋江等108好汉经常被雕刻塑造。传说故事如五子弥勒佛、如意观音、竹林七贤、嫦娥奔月、八仙等。此外,作为佛教大国的中国,人们还通过塑造佛像,同时将自己的思想寄托其中,赋予塑像鲜明的时代性、地区性。

例如,由笔者设计雕刻创作的小叶紫檀作品《立荷叶如意观音》,采用传统圆雕技法,观音脚踏莲花宝座,莲花是圣洁、吉祥的象征。观音体态纤美优雅,左手持三镶如意,右手当胸作开花叶势,拇指与中指相捻象征佛说法之意,亦称“说法印”。整尊观音菩萨圣像,造型端庄,设色研雅,比例适度,线条圆润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营造了一种安详的氛围,寓意吉祥如意。

传统木雕基本上以雕工精细为欣赏主体,其重心在工。从制作工艺上说,中国传统木雕,主要是手工技艺的产物。首先是由于木雕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于这种个性化要求,主要根据不同的业主而定,对形态的需求千百万化,即使是同一题材的木雕作品创作,审美视角亦是因人而异。其次,木雕技艺具有极强的人身依附性,就算是父子师徒,父与子的雕刻风格,同样无法完全一样,各有所擅长的技法,塑造的风格各异。最后,木雕的生产主力主要以民问为主。因此,传统木雕的生产,是以一位作头师傅带若干徒弟或下手帮工组成的个体组织方式、并主要运用其个人的技艺而进行的。

莆田木雕在传统人物题材上选取及用料

福建莆田木雕以“精微透雕”著称,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风格独特,在深厚的传统背景下发展至今,一枝独秀,焕发出极具闽莆地域特色的活力,已经成为全围最大的木雕佛像、木雕工艺品产地和集散地。莆田木雕主要选取福建本地的龙眼木为原材料,雕刻武将、神佛、仕女等古代人物,以圆雕为主,也有浮雕、镂空雕。早期多选取福建常见的龙眼木为原材料,利用其根部及曲折疤结雕刻出老翁、仕女、仙佛等古代人物,光泽美丽,线条流畅,造型精致。

莆田木雕得以兴盛,与它所选的题材息息相关,涉及题材十分丰富,包括宗教信仰、民问传说、莆仙戏曲、历史人物、祥禽瑞兽、花草鱼虫等。尤其是对于人物故事题材融合技法最为突出,普通民众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莆田人把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或图案刻在建筑物或日用器物之中,老百姓在平日里可以目睹这些工艺品,审美要求得到满足,又因为是自己喜闻乐见的内容,很自然地引发了他们的愉悦心情,再次获得艺术感受。

木雕离不开对木质的选择和技法的运用。通常,对木质的选择十分慎重,木纤维的横向结构要紧密,这样不易开裂。木质要十分细腻,具有一定的韧性,便于运刀。木料的强度也很重要,以保证刻好的作品不轻易变形。小叶紫檀是极为名贵的木材,因其生长缓慢,数量稀少,非数百年不能成材,遂为世人所珍重,有“木中之金”之称。

笔者创作的木雕作品,都是选取小叶紫檀为原材料,利用小叶紫檀质地坚韧,色泽耀眼逼人,刚中有柔,不易开裂和变形,表面光滑,沉穆雅静,纹理生动瑰丽,纤细浮动的特点,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既庄重又美观适宜雕刻工艺品,雕刻出关公、八仙、寿星、观音等民间神话人物,线条圆润精致,色泽古朴典雅,令人爱不释手。

圆雕技法在莆田木雕人物题材中的应用

木雕是我国的一项古老的技艺,在长期的发展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也形成了不同的雕刻手法,使用不同的刀具。在莆田木雕的工艺制作中,雕刻刀和辅助工具起到重要的作用。刀具齐备,会磨会用,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造型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巧,使行刀运凿洗练洒脱,清晰流畅,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古人的不断探索发现创新下,我国的木雕艺术取得了重要成就,是中国艺术的瑰宝,让世人叹为观止,被古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折服。一件木雕艺术品的问世需要从挑选木料开始,到下刀雕刻成成品,需要繁琐的步骤和谋划,需要工匠删繁就简、游刃有余。时至今日,莆田木雕工艺也发展成:平雕、浅雕、深雕、镂雕、圆雕(深浮雕)几大类。

圆雕,是根据真实的人物进行雕刻,又称立体雕刻,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刻,是艺术形式在雕件上的整体展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物体的各个侧面,从各个角度进行雕刻。例如,由笔者设计雕刻的木雕作品《四大美人》,以印度小叶紫檀为创作原料,选取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为题材,采用圆雕技法雕刻而成。雕刻风格精致细腻,古朴典雅,层次分明,人物情节丰富,细节雕刻得须眉毕现,衣纹清晰,表情生动。“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整体构成一幅韵昧十足的画面。

对于圆雕的构图方法来说,要根据木头的天然造型而定,按照木头生长的纹理方向进行设计。木料的纤维包括纵向与横向,纵纤维使用牢固且不容易断裂,横纤维使用就容易折断,因此说纵向构图时,木料也要纵向应用,反之亦然。在具体的雕刻中,这种构图规律运用很多,不管使用那类的的木料创作,遵循这个规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部分木雕工艺品产生的强烈“枝条感”而言,就是充分运用了纵纤维组合的方法,充分展现镂空雕刻的技法,作品玲珑剔透,显得美观而牢固。

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练习,笔者学会了各种雕刻技法,也琢磨出了适合自己的运刀雕刻的章法,又熟练运用“圆刀”雕法,创作的木雕作品刀法娴熟,形象生动,赋予作品一种更加美妙的圆润感和立体感。特别是木雕在纹理、质地上讲究精工细琢,让木头神态逼真、充满灵气,重新被赋予生命。笔者创作的木雕作品都是以纯手工精雕细刻而成,神态自然灵动,是创造出来的艺术品。精细的雕刻手法,是为雕刻材料带来了传神的生命力,既可远观其整体的气势和艺术效果,又可近看其精巧的雕工和玲珑剔透的细部,体现出远、近、深、浅的空间意蕴,一种秩序井然的结构美以及深层的空间感瞬问跃然而生。

中国木雕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但是其内在的精神与文化寓意并没有改变,一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势和气质。作为新时代的木雕工艺美术师,笔者认为,中国木雕艺术不能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深刻悟彻文化的内涵寓意,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巧中寻找切合点,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打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

(作者单位:仙游县榜头镇蔡福轩工艺品厂)

猜你喜欢
莆田木雕雕刻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On art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雕刻时光
莆田闹元宵
莆田系阴影下民营医疗的出路
木雕鱼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