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手工刺绣是,它历史悠久,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上的一颗明珠,它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从民间刺绣的图案和发展过程看,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以及欣赏角度,是研究中国历史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刺绣从最初的普通欣赏到后来遍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文化角度还是在礼仪等方面都有深刻的意义。民间刺绣图案和独特的针法则是刺绣的精髓之所在,它构成了民间刺绣造型艺术的象征符号系统。
民间刺绣的发展
中国民间刺绣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皇帝时期开始养蚕织帛就已经开始掌握最原始的纺织技术,而刺绣作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绣在织帛上。到了春秋时代,刺绣已经非常发达,楚国更是作为当时中国刺绣,织布技术的最高水平。当时楚国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幅员辽阔,水土肥沃,适合养蚕纺织,人口数量的增长大量的促进了织布刺绣的发展,楚国的刺绣闻名全国,各国不惜重金购买楚国刺绣,也正是那个时候诞生出了各式各样的刺绣针法和具有独特地域特色风貌的图案。到了汉代,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刺绣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色彩的运用也更加丰富的使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服装、枕头和包袱上等。一直到到了店宋时期,刺绣从女人们的个体工作发展到规模化的作坊,长安也成了当时纺织业的中心,唐宋年代的丝绸刺绣也作为国宝贸易到全世界各地,图案也更加丰富起来,不在局限于云纹或者代表民族特色的图案,从生活用品上升到艺术品的层次,刺绣针法也运用的更加多样化,通过针法与印染相结合,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色阶变化,具有浓烈而视觉效果和更加有魅力的装饰效果。清代刺绣是集传统刺绣之大成的时期,早期清代所绣物像变化较大,多以传统国画为稿本,用色和谐,风格古朴、典雅大方,富于很高的写实性和装饰效果,在宫廷尤为常见;清代中期花纹图案趋向小巧精细,受西画影响,使用西洋图案,用色艳丽豪华。中国刺绣的发展史,刺绣作为中国的文化传承的一种,它的发展不仅仅是代表民间特色,更是代表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中国刺绣有辉煌的过去,也更应该有美好的未来,刺绣中体现的文化特征和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是我们对历史的研究课题,继承和发展是我们持续不断努力的方向。
民间刺绣纹样的特色与运用
在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品当中,最被人们所熟知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他们代表了不同地域风情,不同文化传承的人们在刺绣上的最高水平。
1.蜀绣:蜀绣也称“川秀”,它是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和蜀锦并列,作为蜀中之宝,蜀地自古以来都有水土肥沃,鱼米之乡的称号,蜀绣除了严谨细腻的针法独成风格以外,其刺绣图案多以秀美流畅的线条,淡雅清新的风景图案为主。其题材多为:花乌、走兽、虫鱼、山水、人物等,绣面也多为:被面,枕套,衣服,鞋子和极具观赏性精美艺术品。表达了蜀地人民生活富足,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2.苏绣:苏绣的产地在江苏省的苏州、南通一带。苏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针法的多样化,用绣针引彩线,在事先设定好的图案在丝绸上通过绣针形成图案取得艺术效果以图案秀丽,针法精细,绣工精细等为特色,苏州女子生性温柔,心灵手巧擅长慢工出细活,而刺绣在苏州地带的普及给刺绣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所以苏绣在工艺水品上处于刺绣的最高水平,苏绣主要是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
3.湘绣:湘绣主要起源于长沙民间刺绣。湘绣吸取了苏绣绣工精细的优点的同时,主要的特点是各种针法富有表现力,注意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在特质。其图案和造型也大多采用了民间喜闻乐见的祥禽瑞兽、奇花异草、神佛宝物等题材,迎合人们驱邪避祸、纳福迎祥的心理。历来口口相传的传说,附会成为民俗中的吉祥物。如龙,凤、寿星、八仙等,便由深化传说附会而成。这些具有寓意的图案更是赋予湘绣浓郁的人情味。其中湘绣构图又以以狮虎绣品为其代表。
4.粤绣:粤绣起源于广东。其工艺特点是色彩浓郁艳丽,对比强烈,图案饱满均匀,对称齐整、装饰性强,具有强烈的立体感。粤绣题材图案主要来至生活中人们所能见到的景物和动物,并且都有相关的寓意,并逐渐形成“图必吉祥,意必吉祥”的说法。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愿望。
当然中国刺绣并不是四大名绣能代表完全的,其余来至民间的刺绣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也因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和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工艺特点。
总结
文化是一个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也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记忆和沉淀。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传承,加强文化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技艺的刺绣也要通过借鉴和学习其他的技术和文化在保留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将我们的刺绣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刺绣有辉煌的过去,更应该有灿烂的未来。刺绣中体现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也值得我们去体会、继承与发展。
(作者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金保华(1977-),男,汉,湖北仙桃,本科,武昌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