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凤琴
摘 要: 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对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教学改革策略,就教学教法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管理系统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问题,探索了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职实训 考核方式 创新
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通过学校、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以培养学生技能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情况下,学校与企业、行业要签订合同,用好资金,解决好实际问题,尤其是人职匹配问题,既能提高应聘者的收入,解决自我价值的实现问题,又能解决企业招聘到符合岗位需求的劳动者的问题。其本质是以学徒的实践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媒介,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载体的一种新型育人模式。
一、关于职业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即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形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的强弱可以通过职业能力测试来体现。进行职业能力测试,能更好地确定一个人是否适合并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类型。职业能力测试,又称为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是通过某些测试量表、问卷、实操技术来预测人的职业定位,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职业性格、职业人格等倾向性测试。
二、现代学徒制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促进
高等职业教育要把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突出“高”、“职”两个特色。“高”字不是指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全面综合的职业能力”;“职”字是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育,也就是职业教育的特色。
1.知识经济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必然要接受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挑战,这一点毋庸置疑。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职学生要学会学习;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欲和创造能力,也是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内涵所在。
2.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指出,职业教育“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因此,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育人,而且在于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多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沿用以知识为基础、以学科为本位的三段式学科教学模式。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导致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和较低的职业能力。当前的高职教育专业课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离、滞后,部分高职院校仍沿用以往的“填鸭式”与“满堂灌”的传统理论教学方法,讲的多,实操训练少,学生无法掌握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长此以往,便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严重后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规避这类问题的发生,同时,可以使得受教育者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发展。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能力,才能尽快熟悉和适应本职工作岗位,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1.实施“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实现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贯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将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相互融会贯通,企业能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提供工作岗位并安排师傅进行“师带徒”的技能培养,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推进的关键。因此,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就是行业、企业能够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所以教学环境和社会支持是没有问题的。有效的教学环境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
2.树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英国传统学徒制中,学徒只能习得本企业某固定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所培养出的人才是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和与人沟通合作能力的“机器人”。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则较好地实现了“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思想,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协作等团队素养的培养和塑造。综合能力本位思想所强调的“能力”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要素的整合,是广义的概念。能力必须与一定的职业情境相联系,而且具有复合性、职业性、拓展性、人际协调性等多种特征,包括技术实践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
3.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的“艺徒制”文化,传承民族特色工艺。在德国的宗教文化传统中,职业是一种“天职”,如今在德国古老的市街巷井中,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技艺。中国古老的“艺徒制”是集技能操作和德育素养于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方式,师傅向学徒传授安身立命的技能和生活方面的知识,虽然中国古代“师徒”文化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但中国古代传统的“艺徒制”深刻地影响了今日中国的两种现代学徒制发展形势,更重要的是其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技艺文化。
综上,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解决当前理论教学中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要实现我国“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长效发展机制,全社会,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都要积极支持配合,同时借鉴我国传统“艺徒制”文化的精髓和西方现代学徒制的成功案例,积极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培养出大批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2]李祥.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