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研究

2016-12-26 09:42郭艳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客房实训室实训

郭艳华

摘要:《客房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该课程目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低、实训设备和资源利用率低、课程安排学期滞后、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据此提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资源建设、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和实施建议,以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

客房服务与管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1.120

1现状分析

1.1学生动手能力强,但学习兴趣低

高职高专学生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聪明好动、乐于尝试、求新好奇,虽不擅长枯燥的课本知识学习,但对任务的领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表现较为突出。该课程实践性非常强,而目前学生基本上是以课本内容学习为主,方法单一,知识繁琐,理解困难,不符合学情,所以学习兴趣低。

1.2校内实训资源充足,但利用率低

学校建有标准客房实训室,配备有床、床头柜、电话机、电视机、茶几、沙发等客房设施设备和产品。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是河南工院招待所,设置有多套标准间,可直接用于客人接待。但目前校内客房实训室利用有限,学校招待所也暂时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平台。

1.3课程安排学期滞后于企业实习时间

目前该课程被安排在第三学期,根据学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二学期出去到企业实习,在还没有完全接触和学习客房知识情况下,学生就会部分进入客房部工作,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企业则培训成本更高。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再开始学《客房服务与管理》,兴趣和新鲜感明显下降,而且学生会认为学校学习没有用,只能在实践中锻炼掌握知识,从而对学校教学产生怀疑。

1.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片面

目前该课程以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的比例进行考核,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末成绩依据“一卷定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侧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而大大忽略实践技能考核。表现的结果是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期末临时抱佛脚、考试成绩却不高,这就有违于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2改革内容

2.1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酒店客房部岗位设置包括管理层的部门经理、主管、领班,服务操作层的服务员。管理层注重客房产品设计、服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和安全管理知识,基层服务员注重客房清洁保养、对客服务、公共区域清洁保养、洗衣房服务、布草房服务知识。根据学生从基层服务向中高层管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结合酒店客房岗位设置,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应依托教学内容,将传统讲授法改进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相结合,详略有当,重点突出。教学手段应综合多媒体展示、信息化资源设计、客房实训室演练和工院招待所岗位锻炼。另外,将任务完成情况好的学生表现,录制成微课作为教学资料。

2.2教学模式

把教室搬到客房实训室和工院招待所,通过现代设备将理论和实操过程有机结合。教师给学生分配学习任务,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学生在学校就可掌握客房服务技能,满足酒店企业用人需求。另外,学生到校外酒店实习时,在老员工指导下掌握更新的岗位知识,迅速进入角色,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在岗位上巩固理论知识。

2.3校内实训资源建设

一方面,完善客房实训室。根据客房睡眠区、盥洗区、办公区、起居区和储存区设计,补充相应设备设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室反复训练和操作。同时为了实现理论授课和实操演练一体化,在实训室中增加多媒体设备,实现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听、看、做。举办的客房服务技能竞赛也在此进行。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工院招待所的客房资源,给学生提供锻炼平台。根据工院招待所入住情况,淡季时利用空余客房实操演练,旺季时让学生作为志愿者提供客房清洁和接待服务。

2.4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应综合平时课堂表现及参与态度、实践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职业素养,编写《客房服务与管理考核方案》,明确技能考核内容和要求,学生必须同时通过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才能获得学分。考核从注重结果向过程转变,从考核教材转变到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技能操作,从笔试拓宽到协作组、团队小组整体考核,从单一教师考核转变到教师、行业专家、学生考核;从单一教室考试转变到教室、实训室和酒店客房。

3实施建议

按照“一二三四”步骤实施。

3.1成立项目小组

具体内容包括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确定成员,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会议制度。

3.2开展调研活动

开展两项调研活动:一项是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调查,设计《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认知与意愿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及希望通过学习获取的意愿;一项是对学校相关部门领导、酒店专业专兼职教师、学校督导和酒店从业人员调查,了解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和想法。

3.3分配三大任务

三大任务包括:一是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考核方案、技能竞赛方案的完善制定,这主要由酒店专业教师承担;二是客房实训室完善;三是工院招待所洽谈合作。

3.4组织四方评估

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应收集四方的评估和反馈意见,包括最直接受益者学生、教学的监督者—督导组、专职教师以及校企合作酒店。

参考文献

[1]谢丽梅.理实一体化的《酒店客房实务》课程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4):59.

[2]殷艳苓.“教、学、做”教学模式在《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3,(09):240.

[3]赵晶,肖萍.《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5,(8):24-26.

[4]周雪,王飞.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高职教育,2013,(1):142.

[5]李忠学.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教学体系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

[6]白娟.专业群背景下“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开发研究[J].职教通讯,2013,(33):10-13.

猜你喜欢
客房实训室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酒店智能客房影院系统构建指引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第28次瑞典冰旅馆
烟囱里的客房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纽约有家“图书馆饭店”:有60间客房6000本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