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12-26 14:54李艺婷陈珊曹若琳季晨晨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幸福感

李艺婷陈珊曹若琳季晨晨

摘要: 基于对吉林省5个农村中的50名农村空巢老人的深度访谈,系统地分析了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农村空巢老人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幸福感较强。即便如此,其客观生活质量较差的事实不容忽视。基于此,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幸福感,从国家、家庭、个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1.083

1文献综述

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从上世纪末期,社会上开始出现对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大量研究。人口学变量方面,Diener发现已婚较年轻且高收入的男性老人更幸福。社会支持方面,大多研究显示,能对幸福感的预测起正向作用的是社会支持。人格因子方面,田林认为人格是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内外倾对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而神经质则有消极的作用。

国内外大多针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进行研究,但大多研究结果没有形成统一性。本文将从小样本入手,以微观的角度,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拉进与空巢老人的距离,从而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农村空巢老人现状

(1)经济来源少,自给能力差。通50位空巢老人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地租收入,而政府补贴和子女、亲属供给并不多,勉强满足基本生活。自己除了农活以外缺乏赚钱的能力。80%的老人患病时经济上依赖子女亲戚,增加了老人的不幸福感。

(2)从事劳务、生活自理困难。30%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会从事农田劳作、家务活动以及一些运动量不是很大的劳动;而大多数身体健康较差的老人则主要操持家务活动,甚至有的身体状况更加糟糕的老人生活需要他人的照料,身边却没有子女,觉得生活比较艰辛。

(3)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工作、做农活等岗位上退下来,子女也不在身边,整天没有什么事可做。66%的空巢老人认为自己生活无聊,就只能“数着日子过日子”。空虚感和寂寞感激增,不利于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4)文化水平普遍较低。50位中仅有一位老人念过初中,其余均为小学及以下水平,甚至超过三分之二的老人从没有上过学。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空巢老人无所适从。

(5)缺乏社会关怀。社区的活动很少,政府也不会经常探望,子女回家的次数很有限,如果没有老伴,老年人是很孤独的。72%的空巢老人认为自己没有存在感。

3空巢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3.1健康状况

占将近58%的空巢老人有重大疾病,身体完全健康的空巢老人不到10%。此外,每年医药费占生活费30%以上的空巢老人有46%之多,医药费对原本收入不多的空巢老人来说成为了他们极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节约经费不去及时治疗,出现小病拖大的情况。空巢老人缺乏子女的照顾,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更为敏感。同时缺乏医疗常识的普及,容易胡思乱想。而由于自理能力减退,老年人在生活中对他人依赖性增强,尤其是丧偶的农村空巢老人。80%有身体疾病的老人表示,病痛的折磨让他们感到非常痛苦,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会让老人长期处于这种极度的紧张与不安当中,幸福感急剧下降。20%身体状况良好的空巢老人表示,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相对较少,生活的收入可以满足自身需求,而且农村的生活很舒适,幸福感会更强。因此,可以说良好的健康状况是空巢老人获得幸福感的一个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3.2婚姻状况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配偶的有无也是影响空巢老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有配偶的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明显高于无配偶的空巢老人。配偶在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夫妻间的恩爱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生活在身边,本身就易于产生焦虑、失落、孤独的情感,此时配偶就起到了调节剂的作用,相互间在生活中和精神上给予支持和照料。94%的空巢老人表示现在和老伴生活在一起很幸福,能有个人一起说说真心话,相互解闷,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对方会怎么样。如果有一方提前离开了,耐不住寂寞才会考虑去养老院居住。

3.3子女支持

通常来说,老人生活最重要的依靠就是子女,来自子女的支持占重要的地位。来自子女的关注能从根本上改善老人缺乏安全感和易产生忧郁情绪的问题。由于大多数子女外出打工,常年难以回家,但98%空巢老人还是希望子女能常回来看望自己,能够得到子女的照顾,重拾归属感和安全感。也有65%的空巢老人表示,子女自己过得好是他们最大的安慰,他们并不希望跟子女一起过,认为子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只要子女偶尔跟自己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子女的现状就已经很满足了。其中85%的老人表示自己觉得这样很幸福。不过子女在经济方面支持空巢老人的养老,会让空巢老人觉得老有所依,不用过于担心自己的生计,利于提升空巢老人的幸福感。85%的老人表示子女每年过节或者偶尔给自己一些零花钱,会让他们觉得很知足。但是不会奢求自己经济来源的大部分是子女,因为他们在城里花销很大,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

3.4精神慰藉

75%的空巢老人都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相比生活的简单,69%的空巢老人认为最让他们痛苦的是缺少精神的慰藉。老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能够参加的文化活动本来就有限,老人的日常生活多是种田、洗衣服、做饭、照顾孙子孙女、偶尔聊聊天。这种单调的生活方式容易引发老人的空虚感,尤其一些丧偶老人,基本上没有人能一起说说真心话,生活枯燥无味。同时亲戚朋友间缺乏来往,感受不到关怀。这种情况会对老人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时间长了会产生孤僻的性格,寂寞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幸福感。

综上所述,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精神慰藉、子女支持和经济状况是保证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经济状况对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变小,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对于经济状况难以保障日常生活的空巢老人来说,是否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成为了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如果身体上疾病缠身,会极大降低他们的幸福感,其次是婚姻状况、子女支持,收入因素则没有那么重要。

4建议

4.1国家方面

(1)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增进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的诊所医疗设备落后问题。此外,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吸引就业大学生来农村就业,以提高农村医生的整体水平与素质。另外,也可以成立帮扶小组,帮忙照料无自理能力和身体状况很差的老人。

(2)加强农村娱乐设施建设。国家应该加大娱乐健身设施方面的投资,如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如下棋等,也可以成立小组,经常举行文艺活动,既可增强空巢老人参与度,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老人之间的沟通。

(3)要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子女敬老养老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子女的家庭养老意识,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孝道”意识逐渐淡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宣传孝文化,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给予空巢老人精神上的慰藉。

4.2家庭方面

(1)子女应该加强对父母的关心。子女应该经常跟父母沟通,可以跟他们说说在城市的生活,让父母放心,知道子女过得好,老人们也会安心。

(2)老年夫妻应该加强沟通。婚姻状况也会影响空巢老人的幸福感,和睦温暖的婚姻环境会让他们减少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对于丧偶的空巢老人,可以鼓励他们再婚。

4.3个人方面

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识,加强老人自身适应性。

一是老年人应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二是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三是政府应该支持一些有能力的老人再就业。拥有了好的身体、积极的心态,老人的精神状态将会大有改善,对生活也会充满激情。

参考文献

[1]罗娟,毛久溢,王荣海,罗朝东. 贵州省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06-110.

[2]汤东鑫,施晶晶. 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才智,2015,(21):318.

[3]田林. 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综述[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02):469-473.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别让孩子的幸福感丢失
中年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