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
自古文史相通,语文和历史学科的联系紧密,在高职院校不开设历史课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历史知识,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本文试就运用历史知识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策略和要求作相应阐述,以期促进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文历来是中华文化流传至今的重要载体。然而,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却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原因有二: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语文素养较低,普遍对语文不感兴趣;二是高职院校的教师授课方式与普通中学无异,采取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备感枯燥,更加不愿意学习语文。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需要我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语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其中与历史的关系最为密切,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语文中包含有很多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等,而我们悠久历史的传承也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适当地引入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沟通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运用历史知识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从课程定位看
语文是五年制高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样的定位无疑使语文这门学科必须跨领域学习,而相关的历史知识和语文教学的组合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从课程设置看
高职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等,而唯独没有历史课。相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历史知识贫乏。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讲授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等,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量,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填补历史课的空缺。
(三)从课程关系看
语文与历史两大学科的关系源远流长,我们常说的“文史相通”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历史知识,这些历史内容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为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起到重要作用。
二、将历史知识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以史导入,探知背景
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定与那个时代的历史息息相关,在讲解一篇文章之前,语文教师一般都要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便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鲁迅的文章就是其中的典型。《高职语文》中几乎每一册都有鲁迅的文章,有的是杂文,有的是小说,而他的文章中有很多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果抛开时代背景去讲解,学生完全无法理解。如《高职语文》第三册就选取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受害的刘和珍的事迹。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首先要对当时的背景即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前后过程进行介绍,明确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现状,从而使学生更加明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刘和珍这位爱国青年牺牲之后,那些反动文人学者竟连死者也不放过,恶语中伤,这让鲁迅先生十分愤怒,进而于同年4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如果没有这些历史知识的帮助,很难让学生理解作者贯穿全文的深切的悼念与批判相结合的激愤之情。
再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如果仅仅就其文章而言,学生很难理解游览于如此赏心悦目的美景中,怎会生出苦闷彷徨的心境。如果在讲解课文之前教师首先导入本文的写作背景:“蒋介石于1926年发动的‘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1927年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导致整个中国被白色恐怖笼罩。朱自清作为爱国的知识分子,既不满黑暗的现实,又苦于寻求不到改变现状的办法,因而为排遣内心的苦闷,在一个月夜独游荷塘。而文章便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于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1925年,当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介绍,很多学生难以将词的上下阕联系起来,理解上很容易有偏差。
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许多,不再一一列举,据此可看出,像这些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文章,在课前将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能增强对学生的历史观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历史。
(二)课堂穿插,活跃课堂
语文课对很多高职生而言可能是较为枯燥的一门课程,特别是一些文言文,由于文言文基础知识薄弱,满堂灌式的讲授方式完全行不通。要想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将历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例如《鸿门宴》一文,一字一句地翻译这篇课文,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去讲述楚汉战争,从秦末农民起义开始,着重讲述刘邦能在楚汉战争中以弱胜强的原因,项羽怎样由一个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沦落到乌江自刎的过程。这样的讲述不仅可以有效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更愿意去探究这段历史,更能让学生由史入文,在弄清历史的基础上重读这篇文章,事半功倍。
再如苏洵的《六国论》,在讲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时,可以穿插讲解荆轲刺秦王的典故,这样的历史故事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给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注入一枚“强心针”。
当然,语文教材中远不止文言文,还有许多其他体裁,如诗歌、应用文、议论文等,不论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历史典故,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主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勇于探索,不断学习。
(三)课外读“史”,探究学习
课堂内的授课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的内容必然也极为有限,如果能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必将成为课堂的有效辅助。但是,如果让学生在课下去看语文课本,这显得不太现实,不妨试着让学生在课外多涉猎一些历史佳作,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较为流行的一些历史小说,如《明朝那些事》《大秦帝国》等,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读史,从历史中感受朝代的更迭,动荡年代人民的生活状况、历史人物的性格等,这种文与史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更能提高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读史书进行讨论,不仅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形成一种读书论书的良好习惯。
三、运用历史知识于高职语文教学的要求
在高职语文课堂运用历史知识是有原则、有限度、有要求的。首先主角是语文课堂,配角是历史知识,不能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如果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就本末倒置了。其次,也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需要运用历史知识,在穿插历史时,也应思考如何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审视、分析历史知识,如何在引用过程中更好地切入主题,从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争取做到少而精。最后,能在语文课堂上恰当、熟练地运用历史知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力,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掌握相应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在运用时游刃有余。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融史入文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课堂内和课堂外去探究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将历史知识合理恰当地融入语文课堂内。当然,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要有对教学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电,补充必要的历史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