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赫亚红
摘要: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经济的驱动力。人文因素的差异、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特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它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东北地域文化创新的举措。
关键词:东北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地域文化创新举措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8.049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8-0157-03
一、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文化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的进程。我国地域广阔,由于东南西北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巨大差异,加上社会政治、科技水平、民族宗教、交通设施以及气候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制约,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各具特色,发展水平各异。在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沃土上孕育了带有迥异个性特质的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台湾文化、江淮文化、岭南文化、东北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滇文化、黔文化、桂文化、藏、蒙、满文化等等。任何地域文化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发展区域经济就会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但文化的发展水平并非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完全同步。文化除了受到经济基础的根本作用以外,还会受到政治环境、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发达状态变成相对落后,但它的文化影响力不会骤变,它会因为历史发展的惯性而持续影响很长时间。例如,现在的关中、西安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及东南沿海地区,但其科教实力、文化繁盛程度仍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地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势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反作用。首先,历史积淀下来的地域文化成为关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区域经济的发展因受到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会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地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愈来愈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全过程。例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和杭州,山东的泰安、青岛,四川的成都,安徽的黄山,陕西的西安,云南的昆明,广西桂林和首都北京等地,以其众多的名胜古迹、璀璨的地域文化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游览,带动了上述地区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形成连锁反应,促使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相应有所发展。因此,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地域文化模式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地域文化模式是该地区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一整套的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地域文化模式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会影响和控制特定地域的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观念、文化价值观,都必然导致截然不同的行为,从而引起不同的经济发展轨迹。在经济发展方面则表现为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对市场极度不敏感以及缺乏竞争意识,直到今天,仍对广大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东北地域文化历史悠久,特征鲜明,特色突出。
东北人民具有热情好客、勤劳善良、朴实无华、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东北地区自古就是个多民族活动地区,除汉族以外,还有肃慎、夫余、东胡、满族、乌桓、鲜卑、蒙古等族。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例如:蒙古族的游牧文化、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及满族的农耕文化。这些以游牧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人人精于骑马射箭,矫健勇猛,善于作战,造就了东北人粗犷豪放、朴实无华的性格。明朝投降清朝以后,在东北的流民、谪戎、移民增多。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北地区移民的涌入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大批关内居民(以山东人为主)受到旱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以及战乱的影响,不得不北上“闯关东”,来到东北拓荒求生存。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原来繁盛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传统文化也移入到东北地区,并与早期东北地域本土文化融为一体。在近代历史中,东北地区还曾经受到过日、俄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占领,使东北长期遭受殖民文化的统治。“东北曾是没落的俄罗斯贵族、溃败的哥萨克骑兵、流离的犹太人心目中的天堂,是日本军国主义垂涎三尺的满洲所在,从而形成了‘杂糅的文化特征”。因为大家都是移民,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排外的迹象,因此东北人具有热情好客、胸怀宽广的性格品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东北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东北地区创业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东北人勤劳善良、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是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及外来殖民文化的极大融合的体现。
东北人勤劳善良、热情好客、重感情、讲义气、有人情味,这使得其他地区的人们愿意与东北人合作,这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最宝贵的情感智能。东北人朴实无华、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区域合作。东北地区各省区签署了一系列的区域合作框架与协议,实现了区域资源共享、促成了产业结构互补、推动了市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促进了东北区域经济的飞快发展。
迟滞、保守的思想。东北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自古以来,东北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主要靠一条狭窄的辽西走廊为通道。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文化交流渠道的阻塞,使其形成了比较封闭的文化圈。而且东北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资源型的社会形态,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导致了比较封闭的文化心态以及浓厚的小农意识,迟滞、保守的思想浓厚。大自然赐予了东北人富饶的黑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使得东北人养成了温饱即安、小得即满的生活态度。东北人信息闭塞、思想保守、眼界狭窄、安于现状,缺少进取精神和挑战意识。东北人迟滞、保守的思想与强劲的时代挑战极不相称,抑制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
浓厚的权力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东北进行了巨大的投资,将东北定位为中国工业发展重点地区,在东北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长期的中央政策引导和权力干预的背景下,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出“等、靠、要”的态势。“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对东北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了东北人对权力的过分崇拜,对权威的过度盲从,因而滋生了权力至上的“官本位”思想。
商品意识薄弱。纵观东北历史,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下,古代东北民族形成了渔猎、农耕、游牧三种生产方式并存的经济特征。从明朝开始,东北地区农耕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文化成为东北文化的主流,随之而来的是重农轻商的意识形态。东北丰厚的森林矿藏和富饶的土地资源使人们更容易获得生产、生活资料,依赖自己的生产产品而生存,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既缺乏商品交换意识,又缺少市场竞争意识、创业意识以及市场经济意识。东北人的商业观念淡薄,市场化意识不浓,缺少创业精神和规避风险意识,这一切推迟了市场化的进程,使市场化程度不高,尤其是私营企业缺少发展动力,大大限制了东北经济的增长。
重义轻利。东北人特别重感情、凡事讲义气,不愿言利。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江湖义气。遇事好拉关系、“走后门”,这些处事原则导致了东北人忽视契约意识,人治常常高于法治。东北人的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而带来的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存在矛盾,不利于讲究规则和法律的市场经济在东北地区的健康发展。
三、东北地域文化创新的举措
解放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传承其中的精华,发挥其对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从而发展其时代意义。东北人热情好客、勤劳善良、朴实无华、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是现代经济建设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资源,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的有利支撑,这些精神应该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同时,东北人迟滞、保守的思想,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缺乏,浓厚的权力意识,重感性轻理性的文化特质,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等传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应予以摒弃。即从封闭性思维转变为开放性思维,从被动性思维转变为主动性思维。
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建立市场型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东北地域文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因而对制度的依赖性过高。这种对制度的过度依赖有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弊端。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政府要从全能型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型政府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让市场主体拥有经济决策权,而政府致力于维护和建设自由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平的市场秩序,转变角色,真正发挥调节经济、监管市场、管理和服务社会的作用。这样的政府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力发展创业文化。地域文化本身就拥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经过挖掘和整理的地域文化,被大众所广泛认可之后,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人们团结起来,有助于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从而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并时时刻刻发生影响和作用。优秀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开发人的潜能、有益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进而实现新成果的生成和转化。鉴于此我们在对传统地域文化进行创新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如: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赣鄱文化、齐鲁文化等。通过对不同地区优秀文化的学习、提炼、归纳和总结,使其与自身的优秀文化相融合,努力营造一个能够激励人们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大力发展创业文化提供有利条件。创业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创业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大力发展创业文化是地域文化创新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