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有效创新措施研究 

2016-12-26 17:47白景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创新企业

白景艳

摘要:经济管理是企业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着各项工作操作的有效性,而且对企业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创新经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资金流通量也逐渐加大,致使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逐渐突出。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受人为因素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着较大问题,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不注重进行经济管理,致使企业经济周转出现许多问题,危害企业的正常发展。为此,主要对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创新措施进行分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1.037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各企业得到了较好发展,整体收益不断增加,给企业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创造了条件。经济管理是企业日常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对企业的正常运作有着关键作用。虽然我国的企业在整体上获得了一定发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的经济管理存在较大问题,资金流通过程存在着不规范性,最终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带来极大不利。因此,企业必须注重经济管理,并从多方面对其进行创新,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并对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严格监管,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1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经济管理缺乏规范性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原始凭证管理是其中关键内容,包含着一定的经济责任,在企业多项经济活动中都有着较大影响。在进行一些经济活动时,需出具相应的原始凭证,且原始凭证中的数据及公章都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如果原始凭证存在错误且公章不全,将难以正常开展经济活动。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企业没有较好的原始凭证管理意识,没有进行严格检查,致使原始凭证中内容不够规范。一些原始凭证中的金额、签字、发票等内容都存在一定漏洞,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给一些道德品质不高的人创造侵蚀国家财产的机会,最终产生多种隐患。

在企业中,会计账本主要对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反映,是管理人员正确决策的基础。国家相关法规中对会计账本的编制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禁止私设账本。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了相应规定,但是很多企业在对会计账本进行编制时并没有完全按照《会计法》等法规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严格审查数据的准确性,致使会计账本并不能较好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很多企业只对收入以及支出进行统计,而没有纳入相应结余计算,致使相关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不完整,对数据核算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在企业实际运作中,许多经济管理人员对自身岗位责任不明确,在工作中存在着一定随意性;虽然国家相关规定中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相应要求,但是实际中许多企业并没有较好完善内部经济管理制度,许多经济管理方法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趋势,致使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遇到了较大困难。在实际情况中,印章在企业相关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对印章疏于管理,而一些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又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道德素质不高的人通过企业中存在各种漏洞对国家财产进行侵蚀,致使国有资产受到较大损失,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1.2经济管理缺乏强制性

虽然我国在各企业的经济管理方面颁布了许多条例,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些条例并没有被较好执行,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而企业又疏于对经济管理进行监管,致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出现了较多问题。企业经济管理的内容较多,包括投资、支出、成本、销售等内容,所以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很多企业自身体制不够完善,整体适用范围不大,难以包含所有的经济活动项目,致使相关经济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不规范性。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较好的投资体系,由于市场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各类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相应的经济数据不准确,将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重大影响,极易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危害。基于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监管,严格检查各环节质量,以确保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和实际情况中,很多管理人员没有较好的管理意思,对自身的管理职责不明确,忽视了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监管,致使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较多风险因素,给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了不利影响。

1.3经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与经济管理工作的操作质量有着紧密联系,如果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不仅会对各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造成重大影响,而且难以为管理人员的经济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在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疏于监管,而许多经济管理人员又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随意性,对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处理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出现漏记、错记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管理质量。很多企业在聘用经济管理人员时,没有对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严格审核,也不注重对已经聘用的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没有较好了解经济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致使一些专业素质不高的经济管理人员进入相关岗位,导致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影响各种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较好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最终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带来不利影响。

2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创新措施

2.1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在新形势下,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经济管理方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但是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很多企业目前的经济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较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难以保障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监管,这样才能更好保障企业正常运作。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对财务工作的相关数据进行定期审核,落实资金日报表制度,以更好保障各项经济数据的准确性。

2.2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素质

很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为了提高自身利益,对相关资金数据私自修改,致使经济管理的相关数据并不能较好反映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必须对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从多方面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并落实责任制,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让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以维护企业发展。

2.3加强经济管理成本审核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并不注重经济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问题,不仅对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给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威胁。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成本审核,确保相关经济数据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这就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成本审核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成本审核规范,要求审核人员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成本情况进行实时了解,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整合。由于企业各经济活动的资金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审核人员必须对审核内容进行细化,扩大审核范围,对相关经济数据情况如实记录,并与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果。

2.4加强经济管理工作监管

企业须建立专门的监控部门,根据经济管理工作的特性对各项环节进行实施监督,加强对各经济信息的审核,并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定期上交财务账本。企业须建立一定的信息反馈体系,及时发现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更好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必须注重经济管理,对相应的经济资源进行有效应用,这样才能更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受人为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存在较大问题,给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经济管理的创新,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系体系,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波,刘峰.企业经济管理中“刚柔”并进的管理作用[J].中国商贸,2014,(34):33-35.

[2]胡日华.企业经济管理有效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意义[J].中国商贸,2015,(9):22-23.

[3]安智博.刍议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商贸,2015,(5):37-38,58.

[4]闫素梅.小议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4,(23):69-70.

[5]谢琦.浅谈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商贸,2014,(8):46-46,48.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创新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