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12-26 17:42黄思慧舒越王康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1期

黄思慧++舒越++王康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2016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将面临信用评级较低、交易环境不优、存在技术风险等阶段性发展问题。但是,政策的积极扶持、市场的优胜劣汰、行业的生态建设等也表现出了多方面的利好。根据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存问题进行探究,对其往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相信互联网金融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业主力军,将成为驱动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技术风险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1.027

1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分析

1.1多种模式并存,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互联网金融已出现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供应链金融、众筹融资、金融网销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其中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尤为激烈。据网易财经报道,在猴年农历新年期间,微信支付收发红包785%,支付宝收发红包33% 。表面反映了网络移动支付巨头向公众“发福利”,实质是彼此之间争夺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例如,春节前期支付宝推出的“集五福,分2亿”活动,吸引了大批民众参与其中。通过加十个支付宝好友取福、好友之间转赠、定时“咻一咻”抢福等方式,简单易懂,参与率高,不仅使得支付宝用户大大增加,而且让支付宝进入社交关系领域,产生了11亿对好友关系。可见,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态势愈演愈烈。经历了2015年的行业洗牌,互联网金融行业在2016年将面临来自金融监管、风险控制、用户需求、自身转型等多方面的压力。

1.2金融新格局逐渐成形,目标群体转变

伴随互联网企业加入、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和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的出现,我国将迎来金融行业新一轮的整合时期,金融新格局逐渐成形。其中,互联网金融将成为金融新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强”。经历三年的爆发式发展,2016年互联网金融将继续乘搭“互联网+”的顺风车,发展态势强劲。无论是P2P借贷、众筹、蚂蚁金服等新型金融业态,还是银行、网络券商、基金等传统金融业态都在互联网的指引下,推动了自身现有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在金融新格局下,以往被冷落的个人消费群体变成各大互联网金融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日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目标群体。传统金融行业片面追求大客户,互联网金融则汲取了其发展经验和教训,热衷于个体散户,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和传播信息,以“低门槛、高效率”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者,让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都分得了互联网金融产生的经济硕果,实现多方面的互利共赢。

1.3交易规模扩大,发展前景可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我国的网络银行、P2P网络借贷以及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数额持续增加。例如,以第三方支付工具与天弘基金合作产生的余额宝,自问世以来便发展如火如荼,现在正以“全球第二”规模逆市增千亿。截至2015年底,余额宝规模为6207亿元,2015年全年为用户创造收益231亿元。目前余额宝的累计用户规模达2.6亿,与2014年相比增长高达42%(腾讯科技.尽管年化收益跌破3余额宝用户仍突破2.6亿[EB/OL].腾讯微博,2016)。虽然余额宝自2014年2月上线至今才短短两年时间,但其对国内金融行业的影响却是深远持久的。互联网金融不仅拓宽了投资者投资渠道,更丰富了筹资者的融资方式,使资金需求者以较低的融资成本筹资、投资。从深层意义上讲,它推动了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促进金融体系转型,在政府支持发展和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发展前景令人称羡。

2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现存问题探究

2.1信用评价较低,甄别能力较弱

现今,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刚刚起步,和传统的商业银行业相比,没有对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价等方面进行严格约束,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因此,债务人往往利用债权人的片面追逐利润而忽视风险成本的心理,通过隐瞒、欺骗甚至造假自身相关信息骗取债权人信任,引发事后的道德风险。但市场上的企业单位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都较弱,运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缺乏现实的交流和对信用机制的了解,容易误判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

2.2网络交易安全系数低,涉嫌违规举证难

网络支付安全是金融客户较为担心的话题。我国国内采用的是国际上认可的网上支付协议,但缺点也存在其中,容易受到各种网络病毒的影响以及黑客的攻击,再加上我国计算机水平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很难确保其支付的安全性。此外,网络交易主要以网络平台上的页面数字显示,留存实际交易痕迹困难,而交易者保存页面交易信息也比较困难。此外,电脑上的数据容易被入侵篡改和删除。对于我国网上下载信息证据的法律有效性不足,发现有网络金融交易违法和查处的困难系数高。

2.3信息技术风险大,安全性不高

想要开展高端的网络金融业务,必须有一种成熟的技术方案支撑。而我国内的技术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相对落后,有可能导致巨大的商业损失。对支撑网络金融的技术而言,技术的落败有可能失去较大的市场空间。此外,我国的计算机水平处于发展阶段,支撑互联网金融的新技术也不够成熟。第三方支付、P2P等新生业务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安全水平有待发展。此外,各种网络诈骗、病毒木马、钓鱼网站入侵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影响着交易的安全性以及运作效率。

3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建议

3.1建立信用评级体系,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

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上的个人、企业、机构等授信方都缺乏对于受信方的信用、资产、负债等情况方面的技术分析能力。现在的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没有建立资金第三方监管机制,在缺乏规范监管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大量资金流入平台账户,会加剧资金运作的操作风险以及携款逃跑的道德风险,大大降低投资者信心。这就要求建立互联网金融建立专门的第三方评级机构,第三方专业评级通过建立公开信息,公开监管,公开奖惩等制度,可以为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有利于及时、正确、有效地评估债务人的资产状况、偿债能力。

3.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交易安全系数

以美国为例,作为经济巨头的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风生水起,但是股权众筹环境却不尽人意。自2012年奥巴马签订了JOBS法案,拓宽了美国小型公司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使其合法竞争地位得到保障,便于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进步进行金融创新,大大激励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日前,我国互联网企业尤其是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业务活动,在法律层面忽略了对于参与个人的隐私和参与企业的商业机密的保护。因此要积极推进相关立法进程显得刻不容缓,需要严格规范平台的筹资项目,加强对于风险的防范,保障授信方的合法权益,实现监管者、平台、投资者的多方共赢局面。

3.3设立专项资金,促进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生根发芽的基石。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研发信息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流程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平台交易的安全性,增强投资者的投资欲望,强化公众对众筹模式的认可度。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来看,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金融门户等都对于信息化建设提出了重大要求。信息技术进步,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展望和风险防范意义重大,开展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自主研发工作,及时推进应用技术更新和升级,有益于防止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营造安全、有效、健康的网络发展环境。

4结语

互联网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思维方式。支付、借贷、理财的全新融入,既带来了参与感又饱含着趣味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带给人类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和安全防范制度体系,防范风险;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提高效率;建立监督协作机制,加强协作。发展互联网金融事业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从问题中探索对策,从对策中谋求发展,从发展中突破创新。

参考文献

[1]壹零财经.互联网金融+[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77-211.

[2]陈梦龄.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5:86-87.

[3]姚文平.互联网金融——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