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的隐喻

2016-12-26 21:02苏琦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46期
关键词:龙门石窟艾伦心态

苏琦

历史的真相总是晦暗不明,或许对异质文明的想象与好奇心,

对普遍知识和艺术的渴望与占有欲,以及类似“谁丢失了中国”

这样自以为是的以保护者自居的姿态,都构成了收藏中国的推手

1922年,精通中国文化的冒险家美国人兰登·华尔纳发表了以下声明:“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已大规模拓展了人类的历史知识,还顺手牵羊从中国新疆带回了不朽的历史杰作,以此丰富自己的博物馆。在那方面,美国人没有任何贡献,几乎已成为令人备感耻辱的一件事儿。”

短短一段话足以表明那个时期的“中国通”和“收藏中国者”的普遍心态:为了丰富所谓全人类的知识而进行跨国和跨文化冒险的文化帝国主义精神,以及取尽天下精华为我所有的傲慢心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研究员普艾伦被中国同行们认为已经“完全中国化”了,他本人也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属于中国”,而且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痴迷甚至要求死后葬在一处佛教墓地。饶是如此,在涉及收藏事务时,他有着和华尔纳一样的“霸道”心态:“构建与纽约这座城市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规模相匹配的收藏,我们需要关注体量大、具有影响力的藏品,来自龙门石窟的浮雕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要求。”

这其中鲜有愧疚的心态,更没有尊重所谓文化主权的考量。相反,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人类的利益而保护那些文物。普艾伦公开声称,“如果中国变得足够稳定,组织良好,我们会将那些文物卖回给中国政府。”

在中国人看来,没有比这更伪善的宣示了,后来的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点:华尔纳尝试用胶水揭取敦煌壁画,结果回到美国后却无法将壁画复原。至今留在敦煌壁画的那处空白似乎还在发出无声的谴责。而华尔纳和普艾伦等人对龙门石窟塑像和浮雕的求索,更是激发了当地饥饿的农民切割凿取那些千年艺术瑰宝的热情,从而给龙门石窟的一些洞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坏。

如果再考虑到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暴行和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期间中国艺术品的流失,人们似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劫掠和盗抢是“收藏中国”的唯一巨大源泉。

历史从来不会如此斩钉截铁。发端于百年前的对中国文明的向往和由此导致的经久不衰的“收藏中国”热情,不可能仅靠帝国主义心态和盗抢与劫掠来维系。从爱慕者到追求者再到居高临下的占有者与保护者,“收藏中国者”心态的变化与中美关系的跌宕起伏若合符节。

当双方最初相遇时,在从事中国贸易的美国东海岸精英的眼里,东方艺术是一种时尚,而通过收藏和展示中国的艺术品向美国公众培育中国文化,与古老的中国交流货物和知识,更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开明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想象力,不仅要阅读最好书籍,还要观赏最佳美物。他们要使自己的城市充满伟大的中国收藏,从而将东西方合二为一:西方文明的活力源于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东方的力量则存在于其对目标的了如指掌。

在美国内战后所谓的“精神混乱期”,有相当多的美国人认为,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会把未来一代人引向远东的审美观和神学。美国知识界有相当一批人试图利用东方智慧,应对美国镀金时代的粗俗不堪,当时佛教对一些精英人士产生了磁铁般的吸引力。

美国帝国时代来临,恰逢传统中国迎来痛苦而漫长的转型期。国内局势的动荡甚至让一些收藏界人士也认为或许在其他国家,中国的文物会得到比在中国更好的保护。中国流失的珍宝,或将成为真正的信使,使世界了解中国的古老文明和文化,有助于人们喜爱并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那些美国收藏者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合谋者,仅仅一个卖国求荣求富应该不足以涵盖所有复杂的动机。

历史的真相总是晦暗不明,或许对异质文明的想象与好奇心,对普遍知识和艺术的渴望与占有欲,以及类似“谁丢失了中国”这样自以为是的以保护者自居的姿态,都构成了收藏中国的推手。

︻谁在收藏中国︼

作者:[美国]谢林·布里萨克 卡尔·梅耶 译者:张建新 张紫微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68元

猜你喜欢
龙门石窟艾伦心态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吉米问答秀
做谦逊的人
风之彩
初探中国四大石窟艺术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
野餐篮丢失案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