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军民
甘肃康县:乡村变美了 游客都来了
◎本刊记者 刘军民
走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之二
陇南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美景如画 郭博/摄影
甘肃陇南市康县从保护乡村风貌、乡音乡愁,鼓励回乡创业,改善人居环境等处入手,秉持“四不”原则:不砍树、不埋泉、不挪石、不毁草,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全域旅游模式,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评比中,连续4年获得第一名。
“以前花桥村只有一家农家乐,今年已经有16家,农家客栈有10家,到了旺季的时候全都爆满。停车场、道路两旁的车停得水泄不通。卖一瓶矿泉水1块钱,按每瓶3毛钱利润计算,每天五六千游客,我们花桥村人旅游季节的收入就很可观。”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的农家乐女老板杨明霞骄傲地说。
杨明霞今年28岁,和许多乡村年轻人一样,以前她也离开家乡,远赴广州和深圳打工。谈起家乡当年的样子,杨明霞向《环境与生活》记者介绍说:“以前我们的房子大多数是土坯墙,每年都要用报纸糊墙面,墙上的裂缝能从里往外看,冬天透风,夏天透热。屋顶被烟熏得黑黑的,屋顶上挂着最原始的电灯泡,楼房、空调、电视对乡亲们而言全都是妄想。”村子里一直流传着一个笑话。有一个南方城里的女孩到杨明霞家游玩时,抬头望着她家屋顶惊奇地问:这屋顶油光油光的黑,这要花多少油漆来刷呀?杨明霞当时回答:嗯,是需要很多的油漆,不过那不是油漆漆黑的,而是多年来被我家烧炕和做饭的烟熏黑的。女孩听了才明白。这个笑话一直记在杨明霞脑海里。
杨明霞离开家乡才几年,花桥村就发生了大变化,村民们从贫穷变富裕,村子从普通乡村发展为美丽乡村。她父母经常打电话告诉女儿家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感受到家乡的召唤,同时也不想远离故土和亲人,2014年年底,杨明霞辞去深圳某电子工厂的工作,返回家乡。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杨明霞大吃一惊,她万万没想到,过去的土坯房、泥巴屋几乎已看不到了,展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些全新小洋楼和砖瓦结构的新房子,村里人的居住环境得到大大改善。这一变化将她想出外打工的心一下子收了回来,杨明霞萌生了在家乡创业的念头。
经过考察,杨明霞下定了创业决心。她将计划与姐姐、姐夫、父母一起商讨,发现最能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项目就是开农家乐。从找人询问、设计,到盖楼房、装修,经过近半年时间,2015年3月1日,杨明霞的农家乐挂牌开业了。由于杨明霞的家就在花桥村路边,又在村口,农家乐就取名为“花桥人家”,又称“花桥第一家”。杨明霞的姐夫当了农家乐的大厨师,姐姐帮厨,父母帮着前后经管,杨明霞自己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她在饭菜品质和味道上下功夫,慢慢建立了口碑,有了不少回头客。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杨明霞感到在家乡创业不仅荣耀,而且收入要比在外打工高。她告诉记者说:“以前我们没认真算过,从今年的收入来看,我太高兴了。初步估算一下,我们全家收入在50到60万元左右,还能带动村里一些土特产的销售,帮助村里农户增加收入。”
花桥村游客宿营地刘军民/摄影
花桥村的老物件都进了村史博物馆郭博/摄影
“康县长坝镇花桥村过去是一个贫困村,村里到处都是烂泥坑,垃圾粪便遍地,人居环境差,人均收入低到无法计算。现在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36元,建党立卡的贫困户由原来的445人减少到210人。”长坝镇副镇长史万龙向《环境与生活》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改善人居环境,长坝镇在2012年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15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康县为“中国茶马古道文化艺术之乡”。在2016年甘肃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场会上,康县花桥村则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全省农民回乡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2015年,花桥村被陇南市列为乡村旅游示范点,市领导高度重视,亲自主抓重点项目。康县政府积极响应,利用省市县镇村五级资源,采取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贫困户参与,整体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式。
花桥村旅游项目主要包括入口服务区、游客接待区、休闲养生区、民俗体验区、湿地生态区、亲水游乐区、森林探幽区、农事体验区、养身休闲区、乐活采摘区和房车营地等13个区域。
自2016年5月在这里召开全省乡村旅游大会以来,花桥村旅游示范基地及房车营地,每天平均接待游客1000人以上,节假日高峰期达到五六千人左右。游客主要来自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等地。2016年接待游客量达1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社贫困户155户680人增收,达到了一村带一片、一片带全镇和就地城镇化的成效。
目前,长坝镇花桥村已成为康县全域旅游的门户和名片。
朱家沟村用石磨盘铺成道路 刘军民/摄影
康县另一张旅游名片是岸门口镇朱家沟村。据了解,该村始建于清朝初年。过去的房屋是木质结构的四合院形式,借着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该村顺沟延伸。村口有一棵约25米高的麻柳树,树围近7米,冠幅约200平方米。在麻柳树左侧,老百姓一座座新式仿古房屋整齐排列着。朱家沟村道路平整、干净,村容村貌独具特色。利用各种农村淘汰的石头磨盘、碾子、瓦砾等器具,打造出倡导朱氏家训、孝道为先等主题的特色装饰。还利用墙体画上了农耕图,凸显农耕时代的各种劳动场景,很有新意。村里原有的打铁铺经过修缮,还原了农耕时代的生活场景,比如农具要在铁匠铺里打造等。
记者在几家农户家中了解到,过去该村百姓没有太多经济收入来源,大多数年轻人只好外出打工。目前,随着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提出,该村一些有文化知识的青年逐渐返乡创业,有的搞起了农家乐,有的开了当地农夫特产店,有的办起了野生养殖等等,开拓了各种致富路子。
朱家沟村村口 郭博/摄影
朱家沟村的老房子 郭博/摄影
近年来,康县政府结合国家和省市的一些政策方针,在加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也不忘进行形象建设。
2016年10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日报》社主办的“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评选结果揭晓,康县阳坝村、团庄村获“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大水沟村获得“十大美丽乡村”提名。此外,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城关镇凤凰谷村在全国500多个村镇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和人文奖。这是对康县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成果的肯定。
近年来,康县提出了“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的指导方针,确立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康县”的目标任务,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县情实际,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根据各村不同的地域特色,康县确定了生态旅游型、古村修复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改善型、文化服务型5种建设类型,把全县作为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设计,对350个村整体进行规划,秉持“四不”原则:不砍树、不埋泉、不挪石、不毁草。反对大拆大建,坚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注重保护乡村风貌和乡音乡愁。
通过建立“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按照 “六化”建设标准,同步推进道路、房屋、水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人居环境。
同时坚持创新创业,培育新型农民。他们搭建起家门口的创业平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15家,全县返乡创业人员发展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210家,带动5350名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有效解决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就地城镇化”的目标。
康县还发挥“互联网+”优势,发展电商企业13家,物流快递15家,建立直销代销网店892家。创新了美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完善“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农户联动”“协会+农家客栈+农户(贫困户)”“支部+双联单位+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大户+企业+贫困户”和“互联网+电商+乡村旅游+产业开发”5种美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如今,康县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评比中,已连续4年获得全省第一。全省多个相关重要会议在康县召开,同时作为全国31县区代表,康县还参加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