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霞, 丁国武, 刘玉, 李芸芸, 何刚, 朱梦, 王子夏
·卫生服务评价·
甘肃省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调查分析
彭丽霞, 丁国武, 刘玉, 李芸芸, 何刚, 朱梦, 王子夏
目的 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状况,为探索卫生监督机构应急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省、市、县共20个卫生监督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甘肃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已经基本具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但处置能力依然有待于提高,主要问题有人力资源不足及整体素质不高、经费不足、仪器设备匮乏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机制不够完善等。结论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弥补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卫生监督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处置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件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及国家建设的重大工程。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1],如疯牛病、口蹄疫、炭疽恐慌、2003年SARS的暴发和流行、禽流感疫情等[2],这些事件的发生都在考察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同时又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工程,这些部门中包括各级的卫生监督机构。为了解掌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情况,挖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不足,同时为出台相应政策提供相应的依据,本研究对甘肃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研究分析。
1.1 研究对象
共抽取甘肃省20家卫生监督机构,包括省、市、县3个级别,其中选取9个市、10个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省级卫生监督所也进行了调查。
1.2 研究方法
考虑到甘肃省各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在甘肃省中、西、东3个地区各抽取3个市(州)、4个县卫生监督所作为调查机构,在剔除不完整信息的样本后,共计19个卫生监督机构样本,为了对省市县三级进行比较,将省卫生监督所也包括在内,共20个样本机构。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析方法为一般描述性分析。
2.1 机构状况
2.1.1 人员规模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甘肃省省级卫生监督所共有在岗人员104人,所有人员都有编制;所调查的9个市级卫生监督所共有在岗人员359人,平均每个机构39.9人;10个县级卫生监督所共有在岗人员126人,平均每个机构12.6人。各级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的学历情况如下:省、市两级均以大学本科以上为主;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学历以大专学历为主。年龄结构无论是省级、市级还是县级卫生监督所,均以40~49岁为主。专业结构方面,省级和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均以非医学类专业为主;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主要以非预防医学的医学相关专业为主。见表1。
2.1.2 经济投入状况 甘肃省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2012年的经济投入具体情况见表2。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收入主要都来自财政拨款;在支出部分,省、市、县三级的支出费用主要是在人员方面。财政拨款份额较大。从表中还可以看出,省、县级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方面的支出也占较大的比例,市级所占比例较小。
2.1.3 现有设备情况 甘肃省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现有设备情况见表3。省卫生监督所现有快速检测仪器129台,执法取证工具8件,交通工具10辆。9个市级卫生监督所快速检测仪器的浮动范围较大,在14~254之间,平均每个单位有快速检测仪器54台,执法取证工具平均每个单位32.1件,交通工具平均每个单位4.1辆。所调查的10个县级卫生监督所平均每个单位有21台快速检测仪器,6件执法取证工具,以及0.6辆执法交通工具。
表1 2012年甘肃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状况n,%
表2 甘肃省2012年度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经济投入状况 万元,%
表3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现有设备情况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职能履行情况
2.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基本情况 ①应急组织建设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选取领导小组设置率、本部门兼职机构设置率、专门应急机构设置率、专家库设置率、专家小组设置率和应急专业队伍设置率6个指标来评价各级卫生监督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组织建设情况。总体来说,2012年甘肃省省、市、县卫生监督所应急组织建设中,领导小组设置率、本部门兼职机构设置率及应急队伍设置率较高,分别为100%、85.0%和85.0%,而专家库设置率和本部门专门应急机构设置率分别仅为45.0%和30.0%,相对较低。②应急制度建设情况:在评价各级卫生监督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建设情况方面,本调查主要选取6个指标来进行评价,分别为信息通报制度设置率、现场处置制度设置率、物资调用制度设置率、应急工作队员职责设置率、专家工作职责设置率。2012年省、市、县卫生监督所除专家工作职责设置率为60.0%和物资调用制度率为75.0%外,其余3个指标均高于80.0%,其中信息通报制度设置最高,每个机构都有设置;其次为应急队员职责设置(95.0%)和现场处置制度设置(90.0%)。③职能分工情况:对于各级卫生监督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组织分工情况的评价主要选取科(处、室)分工明确率和科(处、室)协调有力率两个指标来评价。2012年甘肃省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科(处、室)分工明确率和科(处、室)协调有力率均超过90.0%。④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在本次调查中20个卫生监督机构中,有19个参与了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
2.2.2 应急培训演练能力 ①应急培训情况:本次调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项目包括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传染病暴发、放射事故、突发应急管理、公共场所、水污染事件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以各卫生监督所开展培训的人数来反映培训情况。就应急培训的现况而言,2012年省卫生监督所在突发应急管理项目上共花费13天,培训165人,在食物中毒等其他方面均未进行人员培训。市级卫生监督所在应急处置方面共培训3 079人次,平均每机构培训人次数为324.1。县级卫生监督所在应急处置方面共培训480人次,平均每机构培训人次数为48。②应急演练情况:就演练数量而言,2012年省卫生监督所应急处置演练次数为1;市级卫生监督所应急处置演练总次数为27,平均每个单位应急演练次数为3次;县级卫生监督所应急处置演练总次数为63,平均每个单位应急演练次数为6.3。
3.1 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总量及结构配置不合需求,县级尤为突出
我国卫生部《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对卫生监督队伍的要求是2000年按人口比例每万人配备1.5名卫生监督员[3]。据甘肃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甘肃省常住人口共有2 557.5万人,截至2013年底,甘肃省共92家卫生监督机构,得出甘肃省卫生监督平均配置人数应该为41人。在调查中,10个县级卫生监督所每所平均在编人员仅有11.2人,市级每个机构有39.4人,可以看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且各单位人员专业配置不合理,卫生监督机构属于公共卫生领域,应该以预防医学为主,但甘肃省省、市、县三级人员预防医学专业占很少比例。
3.2 市级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财力存在亏损,不能满足相应的需求
甘肃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平均每单位年支出91.7万元,年收入83.5万元,支出大于收入,存在亏损现象,市级也存在亏损问题;上级补助力度太小,市级单位补助占总收入的0.1%,县级单位上级补助占总收入的0.3%。
3.3 现有设备得不到应有的满足
根据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甘肃省卫生监督机构执法取证工具、现场快速检测仪器及交通工具缺口较大,尤其是执法交通工具的缺乏,其中,快速检测车更为缺乏。
3.4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政策正在逐步落实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制定了本地区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建了应急专业队伍;制订了应急制度;并且进行了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但是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机制还不够完善。
从上述情况来看,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困难较大,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甘肃省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4]。
针对以上的情形,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应急管理和应急组织,协调及督促各个相关单位(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等)做好配合工作,认真履行自身职能,共同努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提升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及社会的稳定[5];第二,加快卫生监督立法进程,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努力完善应急运行机制,根据卫生部2004年制定的《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加快甘肃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体系建设,完成人力资源、经费、仪器设备及应急物资等各种硬性条件的配置,为进一步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充分的保障工作;第三,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要明确自身的职能与职责,加强与各级相关部门的协作与信息沟通工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避免职能交叉、混乱的现象出现[6];第四,改变传统的应急管理观念,树立以“预防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念,加强科技创新,努力完善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生物监测技术及应急预警技术等,使之不再成为卫生应急机制建设的薄弱环节[7-8];第五,重视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意识及各部门的协调力,发现预案的不足与缺陷等[9];第六,加大卫生监督监管和惩罚力度,尤其是对餐饮业和各类生产行业的监管,努力杜绝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放射事故及饮用水卫生突发事件等的发生,提前起到预防的作用[10]。
[1] 黄伟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策略——在SARS事件与突发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5):3-4.
[2] 马颖,胡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23(2):77-8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制定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 赵琦,赵根明,韦建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内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477-479.
[5] 冯向明,陈胤忠,李锡玲,等.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6,17(3):4-7.
[6] 孙洁,张宝马,陆云燕,等.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J].江苏预防医学,2003,14(4):67-69.
[7] 王继东,谢志娟,刘星宇,等.卫生监督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若干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3):168-169.
[8] 吴昊.昆明市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
[9] 吕孙顶.应急演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及发展探索[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3):71-72.
[10] 邸泽青.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3):449-451.
The Capability of Handl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an Investigation of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Facilities in Gansu Province
PENG Lixia,DING Guowu,LIU Yu,et al.
SchoolofPublicHealth,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facilities of Gansu,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promotion methods.Methods We u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capability for 20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facilities of province,city and county.Results All levels of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facilities of Gansu had the basic capacity of handl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y,but still should be enhanced.The major factors included the shortage of human resource,low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insufficient funds,lack of equipment,and incompleteness of emergency plan formulation system.Conclusions All levels of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facilities must face their own problems,find the breakthrough,make up own shortcomings,and further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cope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Health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facilitie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Capability of handling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XWZ031)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丁国武
R197.6
A
10.3969/j.issn.1673-5625.2016.06.022
2015-12-12)(本文编辑 周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