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万佛塔考略

2016-12-25 06:07
上海地方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永福金华

傅 健

金华万佛塔考略

傅 健

万佛塔是古老金华的标志,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惜毁于战乱。最近,已择地重建。本文试从地方志的角度来解读它的产生、发展、演变、毁灭和重生。

金华;万佛塔;考略;地方志

万佛塔,座落于金华城东酒坊巷北段塔下寺山坡上,本名“永福寺塔”或“密印寺塔”,因每块塔砖上都雕有佛像,且数以万计,故俗呼“万佛塔”。

一、万佛塔于北宋治平年间,由僧居政建造

万佛塔在现存的明清地方志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唐代所建;另外一种说法是宋代治平年间所建。

1.以下旧志所载:认为是唐寺、唐塔。

①密印寺:在府城北,旧名“永福”,唐建。□大中祥符间,赐今名。国朝僧纲司在焉。

——(景泰)《寰宇通志》“卷之二十八”“金华府”“七页”

②密印寺:在府治北,旧名“永福”,唐建,宋改今名。

——(天顺)《大明一统志》“卷之四十二”“金华府”“八页”

③密印寺:在府治北,旧名“永福”,唐建,宋改今名。

——(嘉靖)《浙江通志》“卷之十二”“金华府”“七页”

④密印寺:在府治西北,有塔,唐时建,本朝康熙十五年(1676)重建。

——(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九九”“金华府一”“二十五页”

2.以下旧志所载:认为塔是宋朝治平年间所建。

①密印院:在府治北,旧名“永福”,吴越钱氏建,宋赐今额。有塔九级,级六面,高三百尺,下广七丈,上杀其半。治平初,僧居政建。

——(成化)《金华府志》“卷之十三”“十八页”

②密印寺:在府治北百四十五步,旧名“永福”,吴越钱氏建,宋大中祥符间,更名“密印”。后废,改建分司。有塔九级,治平初建,隆庆初重修,侍郎王崇有《记》。古刹凌苍苍,登临俯大荒;慈云生晚霁,慧日在斜阳。色相人天远,浮图岁月长;所欣谐胜赏,不必问空王。

——(万历)《金华府志》“卷之二十四”“寺观”“一页”

③密印寺:在府治北百四十五步,旧名“永福”,吴越钱氏建,宋大中祥符间,更名“密印”。有塔九级,屹峙云际中,玲珑可梯。治平初建,明隆庆初重修,侍郎王崇有《记》。至皇清康熙十五年(1676),值康清王临郡,寺僧洞山价和尚三十世孙——牧庵,亲募护法,助修宝塔,焕然一新;十六年(1677),创建房宇、方丈暨廊庑等舍,内供奉全部藏经,安禅说戒,为婺中一大道场。

——(康熙)《浙江通志》“卷之二十”“寺观”“二十三页”

④密印寺:在府治北百四十五步,旧名“永福”,吴越钱氏建,宋大中祥符间,更名“密印”。后废,改建分司。有塔九级,屹峙云际中,玲珑可梯。治平初建,明隆庆初重修,侍郎王崇有《记》。至国朝康熙十五年(1676),适康亲王临郡,住僧洞山价和尚三十世孙——牧庵,亲募护法,助修宝塔,焕然一新;十六年(1677),创建房宇、方丈暨廊庑等舍,内供奉全部藏经,安禅说戒,为婺中一大道场。

——(康熙)《金华府志》“卷之二十四”“寺观”“一页”

⑤密印寺:(万历)《金华府志》在府治西北五十步,旧名“永福”,吴越钱氏建,宋大中祥符间更名“密印”,后废,改建分司。寺有塔九级,屹峙云际。治平初复建,明隆庆初重修。国朝康熙十五年(1676),康亲王临郡,僧牧庵募修宝塔,焕然一新;十六年(1677),创建房宇、方丈暨廊庑等,内供奉全部藏经。

——(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三十二”“寺观七”“三九六九页”

⑥永福寺:在城北三隅试院后,吴越钱氏建,宋大中祥符改名“密印”,明嘉靖间,以西偏废址改建按察分司。皇朝康熙十六年(1677),僧牧庵募建殿宇,供《藏经》,后圮。道光二十六年(1846),僧定钫募建。

寺西有塔九级(据万历府志:宋治平初,僧居政建;《大清一统志》作唐代建)。明嘉靖十二年(1533)七月大风,落其铁顶三千馀斤。乙丑(1565),知府叶宗春率民修(隆庆初,侍郎王崇《记》)。

康熙十五年(1676),康亲王临郡,僧牧庵募修。

乾隆六十年(1795)大风,塔顶又落。

道光二十七年(1847),僧定钫募资大修,腹庋楼十三层,设梯曲折而上,足资远眺焉。

参《旧志》,按王崇《记》略云:塔高三十馀丈,下广轮七尺许,今以日影勾股比例测得纵黍尺,塔高十五丈弱,量底层广七尺强。

——(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建置·寺观”“一页”

3.出土文物廓清始建之谜

直到1957年的元旦,随着万佛塔地宫被打开,地宫文物被清理出来,创建年代之谜才被最后揭开。

据金华万佛塔“龙宫”(即地宫)内出土刻经题记云:

……大宋两浙婺州保宁军金华县大云乡州郭内密印院释迦遗法传清凉祖教观比丘居政,幼捐尘网,落发披缁,……经于岁月,念历诸方,负锡挈盂,遍游法席。至于长水,契志抠衣。一纪之间,奥明教观。旋复故里,受业本院,讲楞严□□金刚□信等经论。偶暇之外,寻睹本院有《大藏经》,即偏霸钱氏之所传写。其由绵历岁月寖远,遗失稍多,嗟乎法藏不全。遂怀坚志告募本郡檀越唐承遇及众信人,同率资金,抄写填补,虽已成就,安著未所,乃得本郡檀越……等,洎募众檀信,博施家财,□□木植,于本院大佛殿后,建造经阁三间。□□中间安貯《大藏经》文及卢舍那、文殊、普贤尊像三躯,两厦集众看读藏典,洎后一出,其计四间,并皆圆缉。又于阁后建造佛阁三间,中安圣像,东西两翼分□住世罗汉,以为续日□时薰修道场。及建□堂一所,逐日凌晨,聚众讲演真乘。洎乎方丈、厨、库,以为憩息办膳之所。僧堂一座,即檀越潘滋抽施家财□为建立。僧堂一座,内床、柜、厨等事,悉皆圆备□。虽梵宇告毕,塔庙敢无……遂乃恭命前项檀越主……等人,共发□□□□□施□□□后甃砌填筑□□□□于□□造释迦如来□□□□□□□一所,□□巍巍出银汉之外,雄雄镇金轮之下……

嘉祐七年壬寅(1062)十月二十八日当院上方住持都勾当劝缘传清凉祖教观沙门居政立。

——1958年3月文物出版社第1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金华万佛塔出土文物》“7—8页”

文中所说“寻睹本院有《大藏经》,即偏霸钱氏之所传写,其由绵历岁月寝远,遗失稍多……”,足以证明密印寺是吴越钱氏时建;而“虽梵宇告毕,塔庙敢无……遂乃恭命前项檀越主……等人,共发□□□□□施□□□后甃砌填筑□□□□于□□造释迦如来□□□□□□□一所,□□巍巍出银汉之外,雄雄镇金轮之下……”,则清楚说明了密印寺塔是宋僧居政所建。因此,永福寺应该建于五代吴越时期;万佛塔创建年代应该是在北宋嘉祐七年(1062)至治平元年(1064)之间。

二、明代的密印寺,曾作为僧纲司,地位显赫

僧官制度,是封建社会朝廷任命僧官管理佛教僧尼事务的制度,始于后秦。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套新的僧官制度,在京都设置僧录司,统理天下僧尼。其成员有左右善世,正六品;左右阐教,从六品;左右讲经,正八品;左右觉义,从八品。其地方僧官部分:府设“僧纲司”,有都纲、副都纲各一员;州设“僧正司”,内置僧正一员;县设“僧会司”,内置僧会一员。这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四个层级,体系严密的制度。但是,僧录司并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机构,而是隶属于礼部统辖之下。清朝僧官制度沿袭明朝,职别名称无异。民国以后,孙中山先生宣布“政教分立”,取消僧官制度,至此存在一千六百年之久的僧官制度终告结束。

府僧纲司:都纲一人,从九品,副都纲一人;

州僧正司:僧正一人;

县僧会司:僧会一人。

……

俱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官不给禄。

——《明史》“卷七十五”“志第五十一”“职官四”“二十四页”

据景泰年间修的《寰宇通志》记载:密印寺在明朝时,曾是金华府僧纲司的所在地,统领金华府内所有之僧尼、寺庵事务,这足以证明密印寺宗教地位的显赫。

密印寺:在府城北,旧名“永福”,唐建。□大中祥符间,赐今名。国朝僧纲司在焉。

——(景泰)《寰宇通志》“卷之二十八”“金华府”“七页”

万佛塔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时曾经重修。隆庆初年,侍郎王崇曾撰有《重修密印寺永福浮图记》一文,惜已亡佚。“《重修密印寺永福浮图记》:《浙江通志》,王崇撰;按:碑记佚。”①(光绪)《金华县志》“卷十五”“艺文·金石”“二十六页”。

……

明嘉靖十二年(1533)七月大风,落其铁顶三千馀斤。乙丑(1565),知府叶宗春率民修(隆庆初,侍郎王崇《记》)。

……

——(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建置·寺观”“一页”

重修后,邑人曾作诗,赞叹道:

古刹凌苍苍,登临俯大荒;慈云生晚霁,慧日在斜阳。

色相人天远,浮图岁月长;所欣谐胜赏,不必问空王。

——(万历)《金华府志》“卷之二十四”“寺观”“一页”

所幸的是:随后万历时重修的《金华府志》,在卷首绘有一张《金华府境界图》,上面还可依稀看到万佛塔当年的身影。

(万历)《金华府志》“金华府境界图(局部)”

三、清代的密印寺,是婺中一大道场

明末清初高僧性侒(1636—1705),俗姓陈,福州长乐人,字千呆,号昙瑞。曾在金华密印寺出家,“浙中密印寺出家,行苦行二年”①清·如一说,明洞等编《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四”“法语”“一页”。。十七岁,师事即非如一禅师②即非如一(1616—1671):俗姓林,字即非,福建省福清县人。十五岁到黄檗山拜密云为师,修习禅意。年十八,投本县龙山寺西来灏薙发,二十进具。崇祯十年(1637),隐元主黄檗,从受菩萨戒。清顺治四年(1647),闻母疾,归祈平愈,返黄檗当堂司。七年(1650)因山火事而开悟。十一年(1654)隐元东渡(日本),十四年(1657)随昙瑞东渡,住长崎崇福寺。康熙十年(1671)二月,即非如一病发,五月六日,饮茶而逝。有《全录》二十卷。。二十五岁东渡日本,后为长崎崇福寺之中兴第二世。宽文二年(1662)退隐。翌年,掌理崇福寺。元禄八年(1695)归返黄檗山,补第六世之职。

示昙瑞监寺

昙瑞禅人,福州长乐陈氏子。幼失怙恃,与胞兄相依。一日,伊兄秋试,值乡中有警,逃入浙中密印寺出家,行苦行二年,精进无怠,过中不食,夜礼愿文。

天寒衣单,往处州乞,缘溪行,失舟,堕急流中,随波出没二里许,意不散乱,极力冥称:“观世音菩萨”名号。忽从覆出,遇官船,得济彼岸。同舟文学两人、商客四人,俱淹没而死,独子再生。

归,辞寺主,欲别求出世。

师主曰:“不须别去直指参,予剃染为弟子,随予东渡。”

执巾瓶两载,兼理院事。

一日,自知精进不及于前,大发猛省,怀香投五,恳求开示,因示之曰:“子出家便遇善知识,可谓受化有缘,但志求大法之心未专且切耳,果能以生死事大参究,向上十年、二十年不异其心,不改其志,如覆舟求出不悟不止,庶不孤父母四重之恩,亦不负出家遇善知识之缘也,勉之勉之。”

——清·如一说,明洞等编《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四”“法语”“一页”

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1640—1715),在他创作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聂小倩》的鬼故事。主人公聂小倩是一个美貌女鬼,生前只活到十八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遇浙江人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采臣也不负小倩重托,助她逃脱魔爪,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小倩勤劳善良,深受宁家人喜爱。小倩因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宁家人亦绝口不提她的身份。宁妻病逝后,小倩嫁给宁采臣做鬼妻,之后,又指点采臣除掉前来报复的金华妖怪。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子,宁采臣还纳一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这是一个人鬼相恋、鬼魂重生的故事。聂小倩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完美无缺的、理想的贤内助形象。一直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数次被翻拍成电影和电视,影响很大。

从蒲松龄的故事所描述场景来看,当时在金华城北的古寺中,有寺又有塔,也就是密印寺一座,且就在试院的后面,“永福寺:在城北三隅试院后”①(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建置·寺观”“一页”。,“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乐其幽杳”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十七页”。,这也就是说:蒲松龄就是以密印寺为背景来创作聊斋故事《聂小倩》的。

(康熙)《金华府志》“金华府治图”“图二—图三”

清朝高僧智名,字牧庵,金华本地人,俗姓严,出身婺州望族,是洞山价和尚三十世孙。他先在湖州弁山龙华禅寺出家,三年后住持密印寺。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密印寺,为开堂说戒,后居智者寺,有《牧庵禅师语录》传世。“牧庵:(徐倬①徐倬:(1624—1713)字方虎,德清人。十岁应童子试,即首列。受业倪元璐、刘宗周之门,学益进。康熙十二年(1673)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再迁侍读,致仕。四十二年(1703),圣祖南巡,召试在籍诸臣,以倬诗为第一,因进所辑《全唐诗录》,上嘉其老而好学,特进秩礼部侍郎,年九十,卒。子:元正,字子贞,康熙乙丑(1685)进士,由翰林历官工部尚书,亦以操行端洁,见重于时。〔(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九十”“湖州府二”“二十六页”〕。《弁山语录·叙》)牧庵,姓‘严’,本婺州巨族。薙发坐弁山龙华,三年后住密印。至闽、粤、楚、燕,力全难民数千指,有《牧庵禅师语录》。”②(道光)《婺志粹》“卷之六”“缁流志”“十七页”。。“国朝·智名:字牧庵,邑人,严氏子,为洞山价和尚三十世孙,遍参闽、楚、苕、越间奠宿。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密印寺,为开堂说戒,后居智者寺,有《语录》(《旧志》)。”③(光绪)《金华县志》“卷十一”“人物·方外”“十五页”。

据康熙时修的《浙江通志》记载:清康熙十五年(1676),康亲王曾来到金华。牧庵为此亲自募捐,护持佛法,并重修万佛塔,大修后整塔焕然一新。次年,又新建寺内房宇、方丈和廊庑等屋舍,内供奉全部《大藏经》,并安禅说戒,终成密印寺为婺中一大道场。

密印寺:在府治北百四十五步,旧名“永福”,吴越钱氏建,宋大中祥符间,更名“密印”。有塔九级,屹峙云际中,玲珑可梯。治平初建,明隆庆初重修,侍郎王崇有记。至皇清康熙十五年(1676),值康清王临郡,寺僧洞山价和尚三十世孙——牧庵,亲募护法,助修宝塔,焕然一新;十六年(1677),创建房宇、方丈暨廊庑等舍,内供奉全部藏经,安禅说戒,为婺中一大道场。

——(康熙)《浙江通志》“卷之二十”“寺观”“二十三页”

清代的高僧智祥④智祥,字频吉,号听云,麻城(今属湖北)李氏。七岁出家。十九从狮峰浮木受具。参元洁莹于云岩,看三不是话有省。承付嘱。住湖州弁山龙华及衡州云峰。有《法华经授手》十卷、《禅林宝训笔记》三卷、《语录》(即:《频吉祥禅师语录》)若干卷。,曾与牧庵同住湖州弁山龙华禅寺。在牧庵去逝后,智祥听到讣闻时,曾对牧庵作出高度评价:“大法垂危,哲人往矣;晨星落落,孤影离离。得不令人常生太息。”并为牧庵设供金花果结。

金华密印寺牧庵和尚讣至,上堂:“大法垂危,哲人往矣;晨星落落,孤影离离。得不令人常生太息,只如法兄道:‘诸人莫睹老僧面,铁棒横肩不顾人。’且道:‘不睹的是,不顾的是。’”良久,曰:“万里长空天一色,黄花满径不成林。”

——清·智祥说,德能等编《频吉祥禅师语录》“卷五”“十四页”

为金华密印寺牧庵和尚,设供金花果结。密印心传:“窥残明月芦花,名遍神州赤县。”以至老兄临行,道:“青山常举足,白日不移轮,都是功勋;边事且如何?是忘功罢业。”一句,遂作听势,曰:“侍者更上一瓯茶。”

——清·智祥说,德能等编《频吉祥禅师语录》“卷九”“十二页”

在今天的英国大英图书馆里,藏有一张乾隆五十年(1785)前后,纸本彩绘31×35CM的《金华协及所辖营汛图》,从中可见万佛塔秀丽的神姿。

乾隆五十年(1785)前后,纸本彩绘31×35CM《金华协及所辖营汛图》——2015年12月,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出版,谢国兴主编《方舆搜览——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历史地图》269页

旧志记载:乾隆六十年(1795),因为大风,塔顶又被吹落。……

乾隆六十年(1795)大风,塔顶又落。

……

——(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建置·寺观”“一页”

在今天的英国大英图书馆里,另藏有一张道光三年(1823)以后,纸本彩绘54×55CM的《金华县舆图》,从中仍可见到万佛塔高耸的身影。

旧志记载:道光二十七年(1847),僧定钫募资大修,塔内加高至十三层,设梯梯曲折而上,足以登高望远。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僧定钫募资大修,腹庋楼十三层,设梯曲折而上,足资远眺焉。

……

——(光绪)《金华县志》“卷五”“建置·寺观”“一页”

清道光三年(1823)以后,纸本彩绘54×55CM《金华县舆图》——2015年12月,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出版,谢国兴主编《方舆搜览——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历史地图》62页

四、抗战时期,万佛塔毁于战火

在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著名的古建筑泰斗梁思成先生,曾到金华密印寺考察,并给万佛塔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也许是在康熙年间,牧庵和尚在修塔时,留下了太多太明显的清代痕迹的缘故,故梁思成定万佛塔建造年代为清中期。

北京三联书店版,梁思成著《图像中国建筑史》“144页”“图72f”

在抗日战争时期,金华城区的防空警报信号就设在塔中,一旦发现日机空袭,塔上便有人鸣钟示警。“在1942年,被国民党三战区司令部以该塔目标过大,易遭日机轰炸为由,命令金华城防指挥官炸毁。拆塔未及一半,日军就侵占了金华,剩下大半截塔,又被日寇彻底拆毁,从此万佛塔就不复存在了。”①2004年12月第1版,政协金华市婺城区委员会教文卫体与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金华市婺城区文史资料第四辑·婺城古韵》96页。

五、解放初,万佛塔地宫曾被发掘清理

1956年底,解放军某部建造医院,在万佛塔原址取用石块,发现盖在塔基中心的石板上有洞,并可看见洞内文物。金华有关部门在得到汇报后,立即电报通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根据当时的记录,“万佛塔塔基发现文物的消息轰动了金华市,大批群众到现场要求参观。市人民委员会正副市长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研究了清理办法,决定清理。清理工作从1957年元旦下午开始,至晚十二时结束。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在清理结束后,举行了公开展览。市人民委员会的负责干部,对此次清理工作非常重视。主持现场的领导干部,不仅放弃了元旦休假,工作到深夜,还亲自参加掘土、搬石子、拉车子等体力劳动,其精神确是很感动人。”①1958年3月文物出版社第1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金华万佛塔出土文物》“1页”。

此次清理共出土了隋唐、五代与北宋文物一百八十八件。有北宋嘉祐七年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彩绘石经幢(灯幢)一座,五代吴越铜铸及铁铸阿育王塔十五座,隋至五代铜佛造像六十余尊,北宋铁佛造像三尊,北宋石佛造像一尊,五代吴越铜镜五十余面,还有铜盒、铁箱、铜龙、铜马、铜麒麟、铜零件、铜钱、石碑、石座、石刻经等。其中的一百八十三件珍藏在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8年3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金华万佛塔出土文物》一书。1959年,五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像,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上调至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2013年,五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像,被印制成特种邮票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万佛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灿烂。它诞生于清雅,涅槃于壮烈。终其一身,无不为民为国。所以,古老的万佛塔将永远赢得金华人民的尊崇和怀念。

K29

傅健,浙江省义乌市志编辑部,副研究员(浙江 32000)

陈 畅)

猜你喜欢
永福金华
张金华
纳张元、何永福作品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
岁朝清供
广西永福: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
陈金华
游永福樱花园
红气球请客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永福老区龙车行
金华地区籽莲无公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