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折旧率估计及资本存量测算

2016-12-24 09:20李钊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30期

李钊

摘 要:在冯晓(2012)测算折旧率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出各地区固定资本折旧与地区GRP的关系;然后以此为理论依据,运用1993—2012年间各地区固定资本折旧与地区GRP的数据,推算出1993—2012年间我国的固定资本折旧。利用推算出的我国固定资本折旧,测算出1992—2012年间我国固定资本折旧率约为5.73%。由估算出的固定资本折旧率,测算出1993—2012年间我国的资本存量,其数值处于现有文献测算的资本存量之间,并且资本系数是缓慢增加的,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研究。

关键词:固定资本折旧;固定资本折旧率;资本存量;资本产出比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104-02

引言

现有文献在测算资本存量时,大多数采用永续盘存法(Goldsmith,1951)测算资本存量需要基期资本存量、固定资本投资、和固定资本折旧率。由于我国统计数据中缺少固定资本折旧率,而不同折旧率对我国资本存量的测算影响很大(李宾,2011),因此测算出一个较为贴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固定资本折旧率显得尤为必要。现有文献在确定折旧率时,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采用国外文献中常见的折旧率(郭庆旺,2004;单豪杰,2008);二是利用资本的相对效率和残值率计算折旧率(黄勇峰,2002;张军,2003;雷辉,2009);三是采用国民收入关系式推算折旧,从而推算出我国折旧率(冯晓,2012)。由于我国资本使用及折旧机制不同于国外,直接将国外折旧率作为我国折旧率,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相对效率或残值率方法,虽然优于直接采用国外折旧率,但总的固定资本使用寿命无法得到。此外,固定资本划分及权重等因素均影响测算的折旧率。国民收入法根据中国的折旧数据计算得出的折旧率,比较贴合中国实际状况。因此,本文在冯晓(2012)测算折旧率的基础上,对其方法进一步改进,测算出更为贴合中国实际状况的折旧率和资本存量。

一、固定资本折旧以及折旧率的测算方法

(一)固定资本折旧推算方法

在冯晓(2012)的基础上,本文对2005—2012年间的折旧数据添加虚拟变量,将计量模型设定为:

lnDGRPt =α+β1lnGRPt+β2Dummy+β3lnGRPt Dummy+εt (1)

其中,Dummyt=0,t<2005;Dummyt=1,t≥2005,修正的固定资本折旧近似等于:

lnDGRP*t =lnDGRPt -β2Dummy-β3lnGRPt Dummy (2)

由公式(2)可得,全国固定资本折旧等于:

DGDPt /GDP≈DGRP*t /GRP (3)

(二)固定资本折旧率的测算

折旧率δt可以通过固定资本折Dt、新增固定资本投资It这两个数据近似求得,满足以下公式:

δt=-1 (4)

根据公式(4)可测算出一系列的δt,其中t=1,2,3,4…n。

或者对公式(4)变形,改写成:

(It-Dt-1)=β (It-Dt)+εt (5)

对上式进行回归,求得β-1即历年来固定不变折旧率。

二、数据描述

其中,1993—200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2005—2012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类统计年鉴没有2008年数据,推算方法见冯晓(2012)。

三、折旧率的测算以及资本存量的测算

(一)固定资本折旧率的测算

按照公式(4)测算的折旧率平均值是0.0578;公式(5)回归方法测算的折旧率是0.0568。综合平均法和回归法测算的折旧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为5.73%,对应的固定资本存量平均折旧年限为十八年,这与陈昌兵(2014)测算的5.65%的固定资本折旧率相接近。

(二)资本存量的估算

根据永续盘存法可以测算资本存量Kt的数值。对于基期资本存量的测算,为假定1993年的资本存量K1993是由过去十八年间的投资所形成。1993年以后的资本存量可以按照永续盘存法逐年计算。1993—2012年间我国的资本存量Kt数据(见下表)。

从资本产出比来看(见下图),1993—2012年间资本系数在缓慢增加,该结果与李宾(2011)、陈昌兵(2014)研究结论一致,即1994年后资本—产出比呈现持续上升,2007年以后资本系数增加较快,与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4万亿”过度投资有关。

结论

本文在冯晓(2012)提出的资本折旧率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拓展,测得1993—2012年间我国固定资本折旧率为5.73%,并且通过对比陈昌兵(2014)测算的资本产出比,发现本文的资本产出比变化较为缓慢,尤其是2007年以后,这也验证了卡尔多事实。本文的测算方法,一方面,为我国折旧率的确定提供一个新思路,改变了以往只能主观假定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在基期资本存量和资本存量序列测算中使用了相同的折旧率,使基期资本存量和资本存量序列测算具有了较好的内在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陈昌兵.可变折旧率估计及资本存量测算[J].经济研究,2014,(12):72-85.

[2] 冯晓,朱彦元,杨茜.基于人力资本分布方差的中国国民经济生产函数研究[J].经济学,2012,(11):559-592.

[3]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51-60.

[4]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2002,(2):377-396.

[5]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2):34-42.

[6] 李宾.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

[7]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 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17-31.

[8] 万东华.一种新的经济折旧率测算方法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10):15-18.

[9]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 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35-43.

[10]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年[J].经济研究,2004,(10):35-44.

[责任编辑 刘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