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工作》被WoS数据库引用情况分析*

2016-12-24 06:59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6年6期
关键词:情报工作情报学图书

●孙 颉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 430070)

《图书情报工作》被WoS数据库引用情况分析*

●孙 颉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 430070)

了解和掌握《图书情报工作》在国际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和内容等信息,阐述其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图书情报工作》中的论文被WoS数据库引用进行多方位统计分析,从111篇被引用文献分析研究入手,继而对111篇被引文献在WoS数据库中进行施引的82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图书情报工作》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图书情报专家及科研人员的认可和关注,并在学科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26。

图书情报工作 WoS 被引分析 期刊评价

学术期刊承载有研究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是专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图书情报工作》(以下简称《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核心期刊,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本学科研究生教育重要指导性刊物之一,是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最主要的情报源之一,在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被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年)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代表着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进展及今后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工作》的论文被国内各个重要数据库引用情况等进行了大量的相关分析研究。如安秀芬、黄萍建、方小苏等对《工作》论文的作者及核心作者统计分析[2-4];郑满生对《工作》基金论文统计分析[5];赵玉玲、赵阳、徐宁等进行了《工作》发文、引文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6-8];王丹、安毅、王芳等对《工作》进行引文分析与研究[9-11];李淑芬、蒋祥春对《工作》所载外文进行了引文分析[12-13];骆柳宁针对《工作》自引进行分析研究[14];薛卫双、柳丽花从不同年代对《工作》载文的网络引文进行了研究分析[15-16];吴翠华、程刚等对《工作》载文被CSSCI来源期刊引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17-18]。这些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中文数据源,对不同时间段的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他们对于《工作》研究的关注点着重在于追踪所引用文献或所载文献本身的分析研究上,所做的引文分析多是针对论文本身与参考文献而进行的,而很少研究分析“施引文献”(引用当前文献的后续文献)。期刊被引量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价值和研究领域中地位和影响的重要指标。一篇文献的被引,被什么文献所引,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该文献的价值。即从文献引证的角度来透视该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一种期刊载文被引用的多少,是其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的极好测度[19],尤其是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下简称WoS)的引用。WoS是全球公认的权威性引文分析和科学评价数据库,国内期刊文献被该数据库文献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期刊在国际科学领域中的显示度,甚至可以反映期刊的国际化程度[20-21]。本文拟通过WoS数据库,检索出被该数据库引用《工作》发表的论文,从被引和施引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工作》在国外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关注的内容及相关学者等信息,为用户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进入WoS数据库,选择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在被引著作字段分别输入《图书情报工作》的英文刊名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或英文名缩写LIB INFORM SERVICE,数据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18日,检索《工作》论文被WoS数据库引用的信息,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甄别,删除无关和错误文献条目,然后利用《工作》刊全文数据库查得这些论文的中文题目、作者等信息,并在CNKI数据库进行核查确认,得到111篇的被引文献信息数据后录入Excel表格中,进行被引文献时间、高被引文献的分析。施引文献采用WoS为检索工具,使用分析方法是将数据库平台中自带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数据清洗,得到82篇施引文献,研究分析施引文献发表年代、国家/地区、研究机构和著者、来源出版物等变量的基本特征,揭示《工作》被WoS数据库被引情况和施引文献分布情况及发展态势。

2 被引文献分析

2.1 被引文献时间分析

通过对《工作》在WoS中被引文献时间分布的被引篇数、被引频次的考察,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科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检索,共得到111篇《工作》论文被WoS数据库论文引用的信息,总共被引138次,平均单篇被引次数1.24。在这些被引论文中,最早的是发表于1997年的1篇,被引1次,最新被引在2014年2篇,被引2次,前后跨度17年。被引文献高峰值区主要集中在2007~2011年,这5年的被引篇数占总被引篇数的59.46%;被引次数占总被引次数的60.87%。被引论文最多年份为2011年,共有17篇被引文献;被引次数最多也是2011年,共有20次。2012年后峰值明显下降,2015年至今未见被引文献,这与文献的被引及相关数据的采集滞后有关(表1)。不难看出,《工作》在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有着较好的国际影响力。

表1《图书情报工作》被引文献时间分布

2.2 高被引文献分析

对111篇文献被引频次从高到低的数据顺序进行排序(表2),单篇最高被引频次为4次,是分别发表于2008和2010年的2篇文献;被引频次3次的分别是发表于2004、2008、2011年的3篇文献。单篇被引2次以上共有15篇文献,被引频次大于等于2的文献占总文献量18.02%。高被引文献出现在2004~2011年,2008年有2篇。高被引文献中60%获得了基金资助,而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比较高,说明这些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22]。从高被引文献内容来看,多为当前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从高被引文献的作者机构来看,高校信息管理系所占比例较高,说明高校信息管理系研究人才比较集中,科研能力水平较强,走在当前业界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是《工作》蓬勃发展的生力军。

表2 《图书情报工作》高被引文献分布(被引次数≥3)

3 施引文献分析

数据分析显示《工作》刊物中111篇文献(被引文献)被WoS数据库中82篇文献所引用,即施引文献有82篇,施引频次135,平均1.65次/篇。涉及4种文献类型,主要是研究性文献(ARTICLE)77篇,占总数93.90%,其中包括会议论文(PROCEEDINGS PAPER)1篇,占1.22%;还有综述(REVIEW) 3篇,占3.66%;编辑材料(EDITORIAL MATERI-AL)2篇,占2.44%。写作语种有2种,英语81篇,占98.78%;中文1篇,占1.22%。

图1《图书情报工作》施引文献时间分布

3.1 施引文献时间分析

从时间角度对施引文献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反映出被引文献的传播和利用情况,是其价值之所在,体现了被引文献的学术影响力。《工作》在WoS数据库施引文献总体上呈台阶式上升趋势(图1),在2005~2007年施引文献较少,在2008~2011年有所上升,从2012年开始迅速增加,2015年的施引文献数达到23篇。可见《工作》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图书情报专家及科研人员的认可和关注,并在学科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文献被WoS数据库引用的次数将会大幅度提高。

3.2 施引文献国家/地区分析

通过对82篇施引文献分析,结果表明文献来自10个国家/地区,多是我国学者的施引,占93.90%。其次是美国,施引文献9篇,占10.98%;第三是比利时,施引文献2篇,占2.44%;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印度、爱尔兰、北爱尔兰、台湾均有1篇施引文献,各占1.22%。表明《工作》是全国影响很大的学术性期刊,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传播与交流着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的研究成果,甚至还有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国际学术影响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

3.3 施引文献机构、作者分析

82篇施引文献来自83个机构,施引文献机构数在2篇以上的机构分布如表3所示,施引文献机构相对集中,武汉大学的施引文献量26篇,占总数31.71%,具有绝对优势。从累计占比看到:《工作》的施引文献主要来自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新乡医学院等单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德雷塞尔大学也进行了施引,从而说明《工作》已经影响到了国外。82篇施引文献中共有213名作者对《工作》进行了文献的引用,施引文献作者非常分散,施引文献在2篇以上的作者有52人次,占总人数的24.41%。

武汉大学不仅施引作者最多,而且施引文献量在3篇以上的7名作者中就占了近一半,显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强大优势,施引文献最多的是邱均平、陈传夫、赵蓉英等教授,施引文献各4篇,是我国图书馆学界、情报学界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天津师范大学的王琳、新乡医学院的3名作者刘雪立、盖双双、张诗乐施引文献各3篇。说明《工作》施引文献的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系统,高校和科研系统是各类学科知识产生和传播的集散地,科研能力水平较强,研究人才比较集中,是我国学术研究的主要力量。

表3《图书情报工作》文献机构分布(文献数≥2)

3.4 施引文献研究方向分析

82篇施引文献集中在22个研究领域,施引文献在2篇以上的集中在5个研究领域。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方向施引文献量最多,有63篇,占76.83%;排名第二的是计算机科学,有24篇文献,占29.29%,表明《工作》是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最有影响的两栖刊物的地位不容置疑,也是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经济、工程学、物理学等都有一定数量的施引文献,排名第三至第五,说明当前图书馆学情报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研究对象多样多元、复杂的学科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学科,所载的文献具有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广泛性。

3.5 施引文献来源刊分析

82篇施引文献来自41个刊物(表4),施引文献在2篇以上的刊物,其中1/2以上来自英国,1/3以上来自于美国,其他荷兰、德国,各占1份额。这些刊物的影响因子在0.35~2.321间,其中1种刊物目前没有影响因子。这些国外学术期刊与《工作》的研究领域关系密切,是我国此领域学者学习与投稿、进行学术交流的刊物。

表4《图书情报工作》施引文献来源刊物分布(文献数≥2)

4 结论

期刊载文被引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是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研究《工作》在WoS数据库被引、施引文献量的分布,可知该期刊载文被利用的程度和广度,说明其刊登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体现国内的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水平,反映国内图书情报实践的创新进展[23]。

《工作》是我国图书情报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十分注重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工作》已被《Ulrich》(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LISA》(图书馆与信息科学文摘库)和《Uncover》等国际著名期刊检索系统收录[24],成为中国大陆本学科领域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刊物,而且在海外图书情报界也享有相当的声誉[25],传播与交流着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最新的研究成果,甚至还有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26]。有111篇被WoS数据库源刊引用就是证明。高被引文献多为当前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高被引文献的作者集中于高校信息管理系,科研能力水平较强,走在当前业界学术研究的最前沿,是《工作》蓬勃发展的生力军。施引文献机构相对集中,但施引文献作者非常分散,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具有强大的优势。施引文献的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系统,是我国学术研究的主要力量。从施引文献的国家/地区、时间分布可见《工作》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图书情报专家及科研人员的认可和关注,并在学科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图书情报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能够被国外的同行吸收和接纳,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本学科科研成果的不断创新。由此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文献被WoS数据库引用的次数将会大幅度提高,相信未来其学术影响力将会愈来愈大,范围越来越广。

[1]孟广均.继往开来不断进取—庆《图书情报工作》创刊55周年[J].图书情报工作,2011(15):13-15.

[2] 安秀芬.《图书情报工作》论文作者群的统计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1994(5):27-31.

[3]黄萍建,方太强.1998-2002年《图书情报工作》论文及作者统计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3):112-117.

[4]方小苏.1999年《图书情报工作》载文及作者统计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1(4):29-32.

[5]郑满生.《图书情报工作》2002~2007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4):46-48.

[6]赵玉玲.《图书情报工作》发文、引文统计分析与比较[J].图书情报工作,1996(1):41-44.

[7]赵 阳.《图书情报工作》1989~1996年载文、作者和引文的统计分析与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1998(9):30-31.

[8]徐 宁.2000年《图书情报工作》载文、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02(5):493-496.

[9]王 丹.2000-2006年《图书情报工作》引文分析[J].情报科学,2007(11):1650-1654.

[10]安 毅.期刊之精品学术之权威——从引文分析看《图书情报工作》的质量[J].图书情报工作,2005(S1):40-44.

[11]王 芳.《图书情报工作》引文分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6(5):49-50.

[12]李淑芬,谢 亮.《图书情报工作》1990~1999年所载外文引文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1(5):39-41.

[13]蒋祥春,曾小红.2000年~2005年《图书情报工作》外文引文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3):60-61

[14]骆柳宁.《图书情报工作》自引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2 (5):41-44.

[15]薛卫双,郑春厚,王 娟.《图书情报工作》2000-2009年网络引文衰减规律实证研究[J].图书馆界,2012(1):56-60.

[16]柳丽花.《图书情报工作》1999-2002年载文的网络引文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10):20-23.

[17][26]吴翠华,乔文明,王 玲.《图书情报工作》载文被CSSCI来源期刊引用情况的定量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3 (2):122-124.

[18][19]程 刚,邹志仁.《图书情报工作》被引分析与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1(4):25-28.

[20]胡惠芳,万跃华.SCI、SSCI收录图书情报学学科期刊评价指标.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62-64.

[21]张诗乐,刘雪立,盖双双.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在WoS数据库被引情况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8):990-993.

[22]赵东方.2000~2008年《图书情报工作》学术影响力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165-167.

[23]初景利,易 飞,杜杏叶,等.持续推动图书情报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发文评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5(1):5-16.

[24]《图书情报工作》[EB/OL].http://124.16.154.130:8080/ lis/CN/model/index.shtml.[2015-12-26].

[25]易 飞.创新思维塑造品牌跨越发展—《图书情报工作》创刊55周年回顾[J].图书情报工作,2011(15):5-10.

(宋小华 编发)

Analysis of the Paper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Cited by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Sun Ji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0,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cited by Web of Science (WoS)database,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attention degree of intelligence work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a influence.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bibliometrics,the 111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ited by the Web of Science(WoS)database were firstly analyzed from cited time and cited frequency;and then the 82 citing articles were also analyzed from country/region,institutions and authors,research direction,variables as journal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urnal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is rising,it is recognized and attended by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intelligence experts and researchers,and it is also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cademic communication.26 ref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Web of Science.Citation analysis.Journal evaluation.

G25

A

1003-7845(2016)06-0019-05

孙 颉,副研究馆员,现在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

2016-04-30

*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基金项目“文献计量学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5018)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情报工作情报学图书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第十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换届大会在长沙召开
图书推荐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曾希圣与人民军队情报工作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