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梅,张含生,张建全,张壮飞,周嘉奇
(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黑龙江伊春153000)
3种蕨类野菜林下栽培密度试验研究
杨春梅,张含生*,张建全,张壮飞,周嘉奇
(伊春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黑龙江伊春153000)
以三段程序化繁育的猴腿、黄瓜香、薇菜优质壮苗为试材,研究3种蕨在原生境条件下的高密度栽培技术,栽培密度分别为猴腿20cm×35cm(8000株/亩)、30cm×35cm(6000株/亩)、40cm×35cm(4000株/亩);黄瓜香、薇菜40cm×50cm(5600株/亩)、50cm×50cm(4200株/亩)、60cm×50cm(3400株/亩)。结果表明:林下高密度栽培猴腿适宜初植密度6000株/亩,黄瓜香4200株/亩,薇菜4200株/亩。
猴腿;黄瓜香;薇菜;初植密度
蕨类野菜是小兴安岭最具有代表性的森林蔬菜,逐渐成为林下种植的骨干种类。虽然小兴安岭山野菜资源较为丰富,资源蓄积量很大,但利于采摘经营集中分布的野生资源数量即可开采量有限,而且蕨自身再生能力较差,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主要靠根茎繁殖,繁殖速度很慢。近年来,过度采集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蕴藏量已显著减少,一些地方已濒临灭绝,蕨类野菜数量不足,可采资源量锐减以成为制约林菜经济的瓶颈。本试验以孢子繁育的3种蕨类壮苗为试验材料,选取3种蕨类的原生境地域为栽培地块,通过设置不同初植密度,研究不同初植密度下的产量和投入成本分析,以确定3种蕨类林下高密度栽培的最佳栽培密度,为蕨类野菜大面积林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1 试验地概况
小兴安岭地处46°28′~49°21′N, 127°42′~130°14′E。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最冷为1月份,-20~-25℃,最热为7月份,气温20~21℃,极端最高气温为35℃。全年≥10℃活动积温1800~2400℃,无霜期90~120d。年平均日照数2355~2400h。年降雨量550~670mm,降雨集中在夏季。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且以山地暗棕壤为主。原生地带性植被类型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由于外界因子的反复干扰,顶级植被多被次生林和人工林所代替,次生林主要是阔叶混交林,蒙古栎纯林及白桦林等,人工林多为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红松林。
试验开展于2011年4月,试验地点位于小兴安岭植物园、新青区结源林场、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3处,开展蕨类野菜林下高密度栽培与抚育技术研究,栽培后每年采用清除竞争植物的方式人工抚育2次,待达产后测量各处理产量。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人工孢子繁育的猴腿、黄瓜香、薇菜优质壮苗。
1.3 试验方法
选取3种蕨类的原生境地块,进行林下高密度栽培,栽培密度分别为猴腿20cm×35cm(8000株/亩)、30cm×35cm(6000株/亩)、40cm×35cm(4000株/亩);黄瓜香、薇菜40cm×50cm(5600株/亩)、50cm×50cm(4200株/亩)、60cm×50cm(3400株/亩);人工植苗后每年抚育2次,每种蕨类试验区总面积为900m2,小区为100m2,设3次重复,猴腿、黄瓜香在植苗后第3年、薇菜在植苗后第4年开始在每个小区内随机调查10株测定采集期内地上部生物产量即拳状叶柄鲜重,计算平均值。猴腿20cm时采收2次,黄瓜香15cm时采收1次,薇菜30cm时采收1次。
2.1 猴腿不同初植密度对产量影响
试验地点在南岔区四合营林场,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苗龄2年,2013年春季定植。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苗龄不同初植密度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3年中均表现出,6000株/亩和8000株/亩2个处理产量水平较高,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显著高于4500株/亩和对照,6000株/亩和8000株/亩2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6000株/亩已达栽植苗量上限,增加栽培苗量不会显著增加产量。单株产量结果表明6000株/亩高于8000株/亩,6000株/亩相比于8000株/亩可节约2000株苗木成本、人工定植成本。综上所述,6000株/亩为猴腿林下高密度栽培较为适宜初植密度。
表1 不同初植密度猴腿产量均值比较
2.2 黄瓜香不同初植密度对产量影响
试验地点在新青区结源林场。苗龄2年,2013年春季定植。表2可以看出,不同初植密度产量表现不同。3年中均表现出,4200株/亩和5600株/亩两个处理产量水平较高,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显著高于3400株/亩和对照,4200株/亩和5600株/亩两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4200株/亩已达栽植苗量上限,增加栽培苗量不会显著增加产量。单株产量结果表明4200株/亩高于5600株/亩,4200株/亩相比于5600株/亩可节约1400株苗木成本、人工定植成本。综上所述,4200株/亩为黄瓜香林下高密度栽培较为适宜初植密度。
表2 不同初植密度黄瓜香产量均值比较
2.3 薇菜不同初植密度对产量影响
试验地点在新青区结源林场。苗龄2年,2012年春季定植。表3可以看出,不同初植密度产量表现不同。3年中均表现出,4200株/亩和5600株/亩两个处理产量水平较高,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显著高于3400株/亩和对照,4200株/亩和5600株/亩两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4200株/亩已达栽植苗量上限,增加栽培苗量不会显著增加产量。单株产量结果表明4200株/亩高于5600株/亩,4200株/亩相比于5600株/亩可节约1400株苗木成本、人工定植成本。综上所述,4200株/亩为薇菜林下高密度栽培较为适宜初植密度。
表3 不同初植密度薇菜产量均值比较
本试验所开展的高密度林下栽培与抚育技术示范是在保留原有自然野生的同时,对其分布疏密不均的情况加以人工调整,对其补植蕨苗适其喜光耐阴之生物学特性,分别落实在适宜的栽培地点,通过清理植被、抚育幼苗、疏松表土等适地适种技术措施,为林下栽培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不同蕨类有的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仍有良好的生长发育表现。林下高密度栽培蕨菜适宜初植密度9000株/亩,猴腿6000株/亩,黄瓜香4200株/亩,薇菜4200株/亩。
[1]刘志伟,王成才,谭放,等.荚果蕨繁殖及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4(3):18.
[2]韩玉林,贺善安,顾姻.环境条件对荚果蕨有性繁殖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2,4(1):72-32.
[3]董丽,苏雪痕.荚果蕨MatteucciastruthiopterisTodaro孢子繁殖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3,20(3):274-278.
[4]马玉心,高德武,蔡体久.亚洲分株紫萁的研究进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95-96.
[5]郭庆勋,沈云霞,宋晓宏等.东北蹄盖蕨孢子萌发和成苗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2):343-345.
[6]王新华,赵恒田.多齿蹄盖蕨孢子的离体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报,2004,40(3):345.
[7]罗世家.影响薇菜生长的主要环境因之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19(4):8-10.
[8]王晓楠,刘保东,石雷.东方荚果蕨原叶体发育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4):310-315.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nderforest Planting Density of Three Kinds of Fern Vegetables
Yang Chunmei,Zhang Hansheng,Zhang Jianquan,Zhang Zhuangfei,Zhou Jiaqi
(Yichu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xtension Center ,Yichun, Heilongjiang 153000)
The study choose three sections procedural breeding of monkey legs, cucumber fragrances and osmunds which are qualified seedling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study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fern in the original habit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density. The cultivation density of monkey legs are 20cm×35cm (8000 plants/mu), 30cm×35cm (6000 plants/mu), 40cm×35cm (4000 plants/mu); Cucumber fragrances and osmunds are 40cm×50cm (5600 acres), 50cm×50cm (4200 plants/mu), 60cm×50cm (3400 plants/mu)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itable beginning planting density of monkey legs which are underforest high density cultivation are 6000 plants/mu, cucumber fragrances are 4200 plants/mu, osmunds are 4200 plants /mu.
Monkey legs; Cucumber fragrance; Osmund; Beginning planting density
2016-08-14
杨春梅(1969-),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方面研究,E-mail:ycjzz2009@126.com;*通讯作者:张含生,男,研究员,从事大田推广工作。
S647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