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翔 王晓惠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更加重视运用心理学,合理实施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心理状态,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对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简要分析了心理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心理学;美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45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当今时代,心理学被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与教学实践中。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教学也需要心理学的应用。
一、了解绘画发展的阶段
很多心理学研究认为,艺术能力的成长与组织思维的过程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相对应,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描绘了绘画发展的几个阶段:
1. 涂鸦期(18个月到3岁),这一阶段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的后期相对应。涂鸦是儿童一种意识的觉醒,是一种动作的表征,而不是对物体的细致描绘。这一阶段的涂鸦主要包括点、戳纸以及书写形式的图形,他们通常对颜色并不在意,常用一种颜色进行绘画。
2. 基本形式(3到4岁),这一阶段与前运算阶段早期相对应。此阶段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对于因果关系的理解是主观的。他们可以通过讲述作品告诉别人一些重要信息,但由于注意力有限和词汇量的限制,讲述内容常会发生变化。想象是这一时期美术能力发展的基石。
3. 人物形式和图式的萌芽(4到6、7岁),与前运算阶段的后期相对应。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发展成就是空间概念的发展,基本人物形象——蝌蚪人在此阶段出现。儿童的人物画常常是对自己和家庭的描绘,并且儿童对人的了解比他们画出来的要多,因此教师要重视提供给儿童讨论绘画的机会。
4. 视觉图式的发展(6到9岁),儿童开始了解守恒和重量的概念,开始寻找并发现环境的秩序,儿童的美术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作品是很有创意的,不受束缚,代表了“美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要重视保护儿童的创造力。
5. 写实主义(9到12岁),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到了9到10岁的儿童喜欢用写实的方式绘画他们感知的事情。这一阶段的儿童绘画想要达到“照相机”的效果,画法与构图都与前一阶段的儿童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一阶段,许多学生会变得有些灰心,不愿绘画,在美术课上需要更多的鼓励,否则很多人会停滞不前,这也是很多成年人的画像10岁儿童画的原因之一,其次绘画停止发展的原因还包括消极的反馈和自我批判。在美术教学中,应注意使用积极正向的评价语言,多鼓励同学之间的交流。
6. 青少年期(13到14岁),在青少年期表现出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是正常的,一般过了青少年期后绘画表现的风格几乎没有变化。这一阶段继续画画的学生可以更准确地使用透视方法进行绘画,能掌握复杂的技能技巧,能熟练地使用绘画工具,更有创造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停留在写实主义,对自身的绘画能力持怀疑态度的居多,在教学中应多挖掘他们美术作品中的亮点,增强绘画的信心。
二、积极地教学运用
1. 激发学生动机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学习动机就是前进的动力。学习动机的强烈与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投入程度。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性格特征进行教学。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学生发展的速度会略有差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更新教学理念
(1)真诚接纳
在美术教学中真诚地面对学生、接纳学生阳光灿烂的一面,也接纳学生灰暗阴影的一面,就像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学生具有两面性也是正常的现象。真诚接纳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之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真诚接纳的态度,真诚地去面对学生的问题,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2)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有能力去完成作品,也相信学生能够有能力去创造未来,更相信学生会越来越好。问题是问题,学生是学生。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正是他成长的机会,应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3. 改进教学行为
(1)自由表达
绘画不仅是情绪的表达,也是情绪的释放,在心理学中,有专门的绘画治疗领域,因此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拿起画笔,大胆的进行创造。只要是学生的作品,就是此刻真实的心理与情绪表达,不去过多地评判,挖掘作品中正向的能量,及时反馈。
(2)听学生所说,感学生所感
美术创作是无声的语言表达,以学生的作品为媒介,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感受学生的真实感受。当教师察觉到问题根源时,需要有技巧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想,坚持正确的行为。
(3)多元评价
在美术教学中,及时评价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挖掘闪光点,发现他们的优点,结合当时的情境,针对具体的事件进行评价,而非单纯的“你很好”“真棒”,更不能单纯表扬学生聪明,容易让学生将学习归因为智力,从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努力。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声音,多元的无声语言也有别样效果。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会让学生感受到关注与鼓励,以缩小师生距离。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更加重视运用心理学,合理实施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对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