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与传道荐贤贤与贤

2016-12-23 22:18杨晓敏
躬耕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丁先生文学文化

杨晓敏

南丁先生与我莫逆之交。于工作先生是《小小说选刊》顾问,长期担任多种小小说奖项的评委,是中国当代小小说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多次参与全国小小说的研讨活动的指导。论私交有师生之谊,28年来,诸多教诲,令我受益甚多。惊闻南丁先先仙世,惊愕之下,悲从中来,泪洒衣襟.

南丁本名何南丁。生于1931年,安徽蚌埠人。著有短篇小说集《检验工叶英》、《在海上》、《被告》及中短篇小说集《尾巴》等。曾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现为河南省文联、河南省作家协会顾问。

传统文化里讲士大夫应“立功、立言、立德”,现代人叫“办事与传道”。假如这话不仅仅局限于“治国平天下”,而是也可以置放在每一个不同的职业里,那我们可以更加立体地来认识南丁先生。

多年来,南丁先生作为一名文学界老领导,曾指导、协调和服务于一个庞杂的文化团队,尤其在发现、培养、扶持、组织和造就河南文学创作队伍方面,不遗余力,慧眼识才,褒扬后学,令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被共识为新时期文学豫军的旗帜和掌门人,可谓立功办事;身为一代著名作家,六十余年坚持笔耕不辍,著述甚丰,奉献出皇皇五卷巨制,成为传世的精神食粮,影响了社会各界一代代众多的读者,可谓立言布道。以一介书生,而能在立言、立德上坚持身体力行,终生不渝,其一生修为体现了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士大夫”襟怀,不仅在当代文坛,即使放在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文贤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花园杂志社开始倡导小小说文体,南丁先生便成为《小小说选刊》创刊伊始的顾问。三十余年来,这本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小刊物现已编辑出版四百多期,覆盖文化市场的总发行量近亿册,产生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编选这本刊物的主编、编辑数度易人,读者也不断更新,然而,顾问南丁的名字,从此却须臾未曾与刊物分离。在繁忙的公务、写作之余,南丁先生参与了百花园杂志社历次的重大改革和文学活动,累计近百次的笔会、征文、评奖以及评刊等,南丁先生都给予热情关注,对知名的小小说作家和优秀作品耳熟能详,能如数家珍,一直是小小说事业发展的主心骨、庇护人和园丁。当今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数以千计的小小说写作者,在各类文学活动中,大都聆听过南丁先生的文学辅导,并目睹过先生的儒雅风采。这位爽朗达观、能歌善舞、知识渊博的慈爱长者,赢得青年朋友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赖,亲切地称之为“老爷子”。

顾问南丁之于小小说文体的成长定位,有着诸多精辟的见解。他曾多次撰文为之鼓与呼,后又悉数收入文集。他说:“小小说不是小儿科,小小说对作家在艺术上的聚焦、穿透、凝练,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小小说是一滴水的艺术,自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在。”毫无疑问,南丁先生这些早期的论断,可能是最早认可小小说是一种文体创新的理论发端。

南丁先生又说:“人们对文学的需求,不仅需要长篇巨制,不仅需要那好大一棵树,也需要小花小草,需要小花小草织成的一片绿地。人们的心灵中,需要一片绿地滋润心灵。心灵如果沙漠化,那将是一种什么景象?小小说创作原来是营造绿地的事业。”今天的小小说事业的蔚然气象,也再一次印证了南丁先生当年的远见卓识。

南丁先生还说:“小小说是英俊少年”。他呼吁说:“和英俊少年交谈吧,做他的真诚的朋友吧,这是年青人中年人老年人保持心态年轻的秘诀之一。英俊少年没有那么多曲里拐弯,没有那么多老谋深算,没有那么深不可测,认识了他的面貌就认识了他的心灵,与英俊少年交往真是一件惬意的轻松的事。”

可以说,小小说这朵文学小花,《小小说选刊》这本文坛奇葩,也是作为顾问的南丁先生用心血智慧浇灌出来的。我和百花园杂志社的全体同仁,以及全国热爱小小说的社会各界读者朋友,都会从内心深处感激这位诲人不倦的文学师长。南丁先生在五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能和一种新兴的朝阳文体及一本令人喜闻乐见的小刊物结下不解之缘,继尔和数以千计的文学青年成为莫逆之交,该是机缘巧合吧。我以为,这应该是充满着爱心和钟情公益事业的南丁先生,在晚年倾心谱写的最得意的辉煌篇章吧。

南丁先生去年新出版了随笔集叫《半凋零》。我认为这是南丁先生精心描绘的一本由河南本土老中青三代作家、艺术家共同组成的群英谱,书中站立起来长长一串当代河南文学艺术界的优秀代表人物,可以看作是一本微缩版的“河南文学史记”。作者在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在一段段时代变迁过程中,对这些群星灿烂的文学艺术个体的梳理与解读,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学史料价值和河南当代文学编年史研究的价值,对中原文化的延续、传承、发展注定会产生深远影响。

《半凋零》写老一代作家艺术家这一部分,无论去世的还是健在的,我读出了一种文人相重的情怀。徐玉诺、苏金伞、常香玉、穆青、王大海、乔典运、庞嘉季等等作家艺术家,亦师亦友、疑义相析、奇文共赏,写那种从同一时代走来的纯朴友谊、共同理想,即使写那些坎坷困顿、顽强生存、缺憾惆怅,都显得雅致达观,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浸透的绵长记忆、美好情缘乃至某种惺惺相惜之情也会扑面而来,令人无限感喟。写中青年这一部分,我读出了一种深深地嘉许、由衷赞叹与博大宽容。比如写到中原文坛的文学艺术中坚力量如张一弓、田中禾、李佩甫、张宇、杨东明、何向阳、王剑冰、王澄、曹新林、赵富海以及去世的乙丙、孙方友等等,娓娓道来,如朋友交心,折射出来的是一位慈祥长者对松青竹翠的欣慰目光,令人怦然心动。

南丁先生人老文亦精,无论是叙事状物还是写人,笔力既酣畅淋漓、情感充沛,又从容淡定,收放自如。古人讲好文章的标准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南丁先生的文笔就是达到了这样一种火候吧。

古语有云:荐贤贤于贤,是一种比“见贤思齐”还要高的人生境界。多年来,南丁精神的一次次哗然释放,成为中原文化传承的具体接续与亮色。衡量社会文明的高度、厚度与丰富性,不可或缺的是它的文化传承及代言人,在此意义上讲,有南丁这样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存在,河南文学幸甚,中原文化幸甚。南丁先生的去世,怎么令人悲痛万分。

南丁先生千古!

猜你喜欢
丁先生文学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古寨奇遇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