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的基石: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彰显

2016-12-23 20:44朱华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抗战

“抗日战争”一课的内容对于高中的学生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历史,基本上根据教材就能够完成知识梳理,对于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和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的认识也比较到位。研读教育部正在修订的新版的高中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中,把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其中包括“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①这一节课的内容恰好为达成这样的史学素养提供了极好的素材,怎样把培养学生的这些史学素养和这节课的教学结合起来而又不简单地重复学生已经烂熟于心的基本史实?循着这样的价值取向,笔者仔细梳理了课程内容,发现让这些庞杂的知识产生联系的点就是全民族抗战,中国最终能战胜日本,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是关键。而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基础是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抗战前后民族认同的观念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民族认同意识是从哪些方面达成和彰显出来的呢?鉴于以上考虑,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着力点确定为抗日战争中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与彰显。

材料1:1945年八九月间,重庆新闻界举行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宴会,国共两党以及其他方面的记者编辑欢聚一堂。席间,文人以猜谜为乐,议以“日本投降的原因”为谜面,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谜底。经过短暂沉思商议后,共产党方面的《新华日报》亮出谜底——苏武;国民政府方面的《中央日报》亮出谜底——屈原。……于是,我把上述内容发表在博客上。一位好友把它转发到“历史论坛网”,不久就收到几百个回帖。热心的网友又推出新的谜底,例如华雄、共工、蒋干、华佗等。

——摘编自谭汝为《欢庆抗战胜利时的谜语》②

问题:请小组讨论你们认为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有两个意图:其一是学生通过这样猜谜的方式运用自己的所学和积累表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巩固所学知识;其二是老师进一步提问,在这时能够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

1.大敌当前,育成对共同祖先的认同

黄帝是一个久远的时代符号,一个传说中的远古英雄;黄帝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祖先。在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黄帝就成为凝聚民族的精神领袖,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中国共产党派出的公祭代表是林祖涵(林伯渠),中国共产党的《祭黄帝陵文》系毛泽东亲笔撰写,中国国民党派出的公祭代表是张继。两党公祭代表在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两党的《祭黄帝陵文》。

问题:请阅读材料2,思考在1937年清明节为什么政见如此不同的国共两党会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从各自的祭文中能否看到他们的共同愿望是什么?阅读材料3和4,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同要应对的敌人的状况怎样,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实力,归纳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2:(共产党祭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国民党祭黄帝陵文)“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维我黄帝,受命于天:……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

——百度百科

材料3:在过去几年里,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领导人一直都在鼓吹“生存空间”论。他们认为日本应该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其他地区的帝国。大萧条造成的破坏使得“生存空间”论在日本很有说服力,正如希特勒在德国遇到的情况一样。日本的扩张主义者不仅为经济上的原因所驱使,还对苏联力量的日益增长和蒋介石统一中国的日趋成功感到不安。……这些周密的分析使日本人决定在1931年进攻中国的东北地区。……1932年10月,国联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将中国东北地区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但又在日本管辖的自治国,东北变成了一个依附的傀儡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4: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儿女在面对外辱、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共同的祖先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归宿,黄帝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领袖,不分党派,其共同的目标就是维护中华先祖留下的产业,为了这样的目标,可以暂时捐弃前嫌,共赴国难。

2.空前危机,育成对“中华民族是一个”认同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已被各种分离主义势力弄得四分五裂,日本是最不愿意看到中国统一的国家,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在危急时候,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各种分裂的势力最终瓦解,中华民族各族儿女终于在这个时候牢牢地凝聚在了一起。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认同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笔者出示了以下材料。

材料5:1929年召开的统一善后会议未能就裁军达成协议。军阀割据消失得异常缓慢,军事统一全国的目的从来就没有实现过。国民党内有一派反蒋势力集结在广东,而云南、四川、山西、新疆等地的军阀只是表面承认南京中央政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1934年前在江西、1934年后在陕西一直是一个地区性独立军事集团。日本军队则从1931年起在满洲、1933年起在热河和河北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一股由外国势力控制的地方军事力量。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6: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分离主义运动依然没有停止,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中说:“日本人在暹罗宣传桂、滇为掸族故居,而鼓动其收复失地。某国人又在缅甸拉拢国界内之土司,近更收纳华工,志不在小。”

——马勇《抗战:中国复兴枢纽》

问题:从上述材料思考抗战前夕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危急状况,分裂的原因来自于哪些方面?在学生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笔者进一步出示材料请同学思考,在全民族面临亡国的危险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反应的呢?根据材料7思考为什么抗日战争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根据材料8、9、10归纳概括民族的自觉性表现在哪里?根据的所学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材料10的情况是怎样做到的?

材料7:《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

材料8:著名思想家熊十力在颠沛流离之际撰写《中国历史讲话》,倡言五族同源,以为:“中华民族,由汉满蒙回藏五族构成之。故分言之,则有五族;统称之,则唯华族而已。如一家昆季,分言之,则有伯仲;统称之,则是一家骨肉也。”……这是抗战时期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贡献,也是民族危机空前时刻所寻找到的重要思想资源。由此,中国人方才有理由相信:“日本人决不能亡我国家,亡我民族,亡我文化。”

——马勇《抗战:中国复兴枢纽》

材料9: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中国人民真正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完全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我们为着民族的生存虽然奋斗至粉身碎骨,我们也绝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面。

——巴金《一点感想》

材料10: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并且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情绪日益加深。到1937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结成反对日本的统一战线……到1941年,他们成功地牵制了一半的日本军队——大约75万士兵。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是非常踊跃的,学生根据所学和积累,归纳总结了以下方面: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引领,国共两党的合作,各民族的团结一致、地方军阀的抗战、华侨的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实行的抗日民主政权等,通过这些方式团结在了一起,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设计意图:上面六则材料包含了三层含义,其一是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深入地理解了日本侵华的背景,具体来说,因为当时日本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的分裂是日本的国家利益所在,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维护日本生存的战争,注定了这一场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战争的状况对中国来说一定会非常惨烈;其二是深入理解当时中国的政治现状,内因和外因都造成了中国分崩离析的严重危机,是一盘散沙的中国,为学生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族群认同奠定基础;其三是帮助学生理解空前的危机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中华民族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刺激下振作起来了,学生们会根据所学和已有的积累,调动与运用知识,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观念成为中国人的族群认同,分离主义运动渐趋结束,一个全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得以确立,浴火重生,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念认同是抗日战争时期所形成并成为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3.生死之战,育成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让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当然是一种民族的精神,“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生存发展。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政治上的胜利,也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而且还是精神的胜利,因此也是文化的胜利。文化的核心是精神”。①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抗战期间是民族精神的认同的形成与彰显的重要时期,笔者出示了以下两组材料。

第一组材料:

材料11:下图为张漾兮先生1939年的版画作品《遗嘱》,画中有如下文字:“我们奋斗牺牲,是争取你们的光荣生存。我遗留土地,你们要永世地保存完整。不准妥协、投降、卖国偷生。”

材料12:杨靖宇将军生前和死后都受到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派叛徒向他劝降,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句话至今在天地间回响。它让人触到了信仰的力量。……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本人无不受到莫大震撼。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流了眼泪,长时间默默无语。史料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此后,岸谷隆一郎穷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抗日将士的心理。研究越深入,他内心受到的折磨越大。最后,他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自杀。他在遗嘱中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

——刘亚洲《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

问题:分析上面两则关于《遗嘱》的材料,他们思考“民族精神”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共性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通过对同一主题对比强烈的文字的分析与比较,深刻地领会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退让、求和,软弱、怯懦,不可能换来别人的尊重。只有拥有了“民族精神”的民族才值得尊敬。

第二组材料:

材料13: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中国军队,以伤亡25万人的巨大代价,奋力抵抗3个月,常常整连整营地战死。美国总统特使埃文思·卡尔逊观战一个月后,致信罗斯福总统说:“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而就在几年前,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顾维钧陷入痛心疾首的境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不过万人,中国驻东北的军队却有25万人。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仅让东北沦丧、生灵涂炭,还受到国际社会的鄙夷和嘲弄。当顾维钧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得到的回答是:“你们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别人替你对付日本?”

——贾永、孙承斌《“这一天”,中华民族

浴火重生》②

材料14:然而,这场战争是以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为对手的战争,不是以蒋介石政府为对手的战争,因此,即使汪精卫投降,即使蒋介石本身也动摇,但中华民族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日德战争都是以政府为对手的战争,因此,打败了敌军,就挫伤了敌方政府的战争意志,变成日本的胜利,但在以民族为对手的战争,即使在个别的战斗中战胜几百次,只要挫伤不了民族抗战的意志,就不能成为全局的胜利。

——〔日〕井上清《日本历史》①

问题:分析第二组材料,思考抗日战争与近代以来的战争有哪些变化和不同,呈现出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这组材料和所学史实说明刘亚洲先生的观点:“南京大屠杀之前,中日双方的战斗还是胜负之战,南京大屠杀之后,双方已是生死之战。日本军阀惊讶地发现,仅仅过去40年,这个大陆种群已经变得有些陌生了。甲午战争中,中国人只有两种情景,一种是悲惨,另一种是非常非常悲惨。抗日战争中,这两种情景改变了:一种是坚强,另一种是非常非常坚强。”②

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从多角度认识到抗日战争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材料和所学,分析甲午战后的各个政府对帝国侵华的反应与抗日战争的不同进行了对比分析,比如甲午战后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寻求帝国主义的“中立”,袁世凯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等等,中国人的命运自然是非常悲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预习导学列举了正面会战和敌后抗战的主要史实,如在1938年打破敌人的计划,将战争拖入了相持阶段,论证了抗战是以国共两党为主体,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绝不放弃,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让日本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强,民族精神得到了彰显。

设计意图:这两组材料的选取有三个考虑,其一是材料本身所起到的震撼性的效果,学生通过两组对比强烈的材料多角度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其二是让学生调动和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与历史解释的方法思考抗日战争与近代以来的战争有哪些变化和不同,认识到抗战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是近代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从来没有达到的高度,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是育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阶段。其三是抗日战争不仅使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得以确立,而且在精神上获得新生,在一定程度上抗战的胜利就是民族精神的胜利,这个古老的民族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

抗战胜利的意义,早已超出战争胜负本身。它不仅意味着,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而且意味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成为国人心中永不倾倒的价值追求。在今天,这样的民族认同意识还会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朱华,中学一级教师,北京市古城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胜利抗战
坚持就是胜利
9月历史大事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坚持
胜利的手势
抗战音画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