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重要作品。在本书中,主人公保罗对其母亲挚热的感情,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症状。这种情结的形成、表现和产生的根源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青年人要正确对待俄狄蒲斯情结。否则,势必给自己酿造苦酒,导演其人生悲剧。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
作者简介:秦中献(1963.12-),男,本科学历,平顶山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在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上, 戴·赫·劳伦斯(1885- 1930)是最有才气、最有创新意识和最有争议的一位著名小说家。劳伦斯一生有很多著名的创作,其中《儿子与情人》是他早期比较著名的作品,他也由于这部作品而成名。很多作家对这部作品是这么评判的“这部杰作,充满了意味深长的思想”。《儿子与情人》的内容是文学,全书通过解读弗洛伊德理论,充分展示了俄狄浦斯情结,即通常称的恋母情结,这种表达方式最早出现在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这也是弗洛伊德的重要论点之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俄狄蒲斯传说,传说中阐述了他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生父杀死了,并且又娶了生母,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斯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且认为这是人类普通存在的心理情节,他通过一个故事《俄狄浦斯王》和观众的反映来印证他的理论。此外,根据相关记载,劳伦斯将精神分析充分运用于文学创作中,为作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维模式。他们在精神分析方面的观点不相同,心里情结方面表现出一致性。劳伦斯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副完整的画,画中充分展示了他个人充满恋母情结的经历。
《儿子与情人》中的故事来源于作者自己小时候的真实生活,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作者本人的一部自传。小说主要分析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社会环境对保罗的影响,在分析中认为人物的性格和社会背景是造成保罗产生恋母情结的两个主要原因。保罗的父亲沃尔特·莫瑞尔和母亲格特鲁德之间在性格、文化、和兴趣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粗鲁的煤矿工人,母亲是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的有文化有修养,这直接导致了沃尔特和格特鲁德之间的感情破裂,二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他们的婚姻其实是名存实亡。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将全部的爱都给予了儿子,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母爱,因为她希望两个儿子长大以后别像他们的父亲,让两个儿子都能够有文化有修养,都能有出息,为他争光。不幸的是长子威廉去世。此后,格特鲁德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就是保罗,生活中对保罗倍加爱抚,无微不至。母亲的大爱使保罗逐渐产生了对母亲的强烈依附感,没有母亲的关爱,他无法生活。直到后来,保罗交往了一位名叫米丽安的姑娘,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知趣相投,然而保罗严重“恋母情结”此时阻碍了他与米丽安之间的爱情。随后,保罗投入了一位有夫之妇和女权主义者克莱拉的怀抱。但由于他的“恋母情结”,他也不能与这个女人建立爱情。当他的母亲去世以后,保罗的精神彻底崩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精神空虚。
保罗之所有不能与他喜欢的女人建立正常的恋爱关系,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母爱控制了他的一切,甚至可以说支配着保罗的灵魂,使他的情感生活畸形。母亲的保罗的爱,让保罗对母亲产生了“恋母情结”。保罗的“恋母情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完全是由于母亲“恋子情结”导致的。保罗小时候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不仅洋溢着细腻、丰富、敏感的亲情,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意。由于保罗小时候身体不好,与周围小朋友交往较少,更多的时间是与目亲在一起,母亲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他。当他长大后非常在意母亲的任何变化,在意母亲的烦恼和喜悦,母亲的情感变动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可以说,只要一看到母亲,他的心便萌生出一种责任和志向,他对母亲的爱是无限的。男孩的这种“恋母情结”在弗洛伊德看来是普遍存在的,通常情况下,男孩的这种“恋母情结”是朦胧的,潜意识的。但对保罗来说,他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 早就被母亲的“恋子情结”所激活,并使之得到不断的强化,最终进入了他的意识领域 ,表现为一系列心理、情感和行为上的反应,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心理缺陷的人。
保罗的“恋母情结”导致他不能与其他女人建立一种正常的恋爱关系,每当他想普通人一样爱他喜欢的女孩时,他对母亲的爱恋深刻的影响这他,是他不能摆脱母爱的影响。
他第一次与情人米丽安相处时,精神状态特别好,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原因能够使他将那股自然的爱火转变为一连串微妙的思绪。他自己都不清楚,当紧紧搂着她的时候是一种解除心中痛苦的方式。在他心里,他把对女人的需要看似害羞的事,所以,他的思想是纯洁的,因为他都不敢和她初吻,在他心里始终认为他们之间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友谊。他对他女人的喜爱完全体现在精神上,肉体上没有任何接触。即使没有发生身体接触,他的母亲仍然进行干涉,使得他们的爱情最终以结束而告终。也可以说,保罗的“恋母情结”断送了他的初恋,断送了男女之间最纯洁最珍贵的情感。而他与第二个情人克拉拉之间的关系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之间的爱是一种赤裸裸的性爱,在精神上没有交流,在语言方面沟通的也不好,保罗和克拉拉之间只有生理上的满足,也使他们之间的爱情最终走向结束。
保罗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直接导致他“恋母情结”的出现,《儿子与情人》小说中的观点也深刻揭示了母子之间两种不同的特殊关系,“儿子”是家庭里的成员之一,是存在血缘关系的;情人不是家庭的成员,是由于相互喜欢而建立起的一种男女关系。在男女关系形成过程中,妻子的心理会发生变化,丈夫的心里也会有一定变化,从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变成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的成员,在生活中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劳伦斯曾经对格特鲁德的心理变化作过相关的说明:“一个既有性格又有修养的女人进入了更低一层的阶级,并对自己的生活极不满意,她曾爱过自己的丈夫…… 但等到她的儿子们长大后,她选择他们为自己的情人。”保罗的母亲和父亲具有较大差距,他们的个人修养不在一个层次,她与丈夫没共同语言,这是她对丈夫感情扭曲的主要原因。这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当时人们的不同生活状态,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是真实反映了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情况。
作品中描述的人和事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的出现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其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因素。莫瑞尔从小在本应该接受教育的时候被迫去做了苦役,遭受到非人的虐待,这也直接导致了他日后的贫穷,性格粗鲁,精神生活贫乏,导致了更有文化修养的妻子对他的鄙视,这也可以说资本主义当时社会是存在剥削的。与丈夫之间的婚姻形同虚设,这直接导致她将自己全部的爱给予了儿子,儿子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儿子成为母亲的精神支柱;而超出一般母爱的她,对儿子过分的爱给儿子日后的情感生活带来了压力,使他不能健康成长,儿子在男女感情生活中的失败有增加了母亲的痛苦。这一系列连贯的社会因素促进了保罗“恋母情结”的最终形成。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最初的对象选择是源于对援助的需求,他最初的选择是直接指向照顾他的那些人,但很快就集中指向他的父母……儿童把他的父母当做自己第一个爱的对象,这是不可避免的和完全正常的。但是,他的力比多不会始终固着在这最初的对象上;以后,他只是把他父母作为一个原型,并且当他们最后选择对象的时机到来时,他会逐渐从父母身上转向旁人。因此,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分离是需要儿童自己经历的,只有儿童在社会上遇到了危险并处理好以后,儿童才能真正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充分阐述了保罗的成长过程,情感经历,他的情感生活充分印证了弗洛伊德有关异性之间相互表示爱情的心理演变过程。当然,这部小说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即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也是西方不少学者近百年来常用的分析方法。而且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就不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技巧,也不会有标新立异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小说中充分分析了主人公保罗与主要人物的关系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主要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保罗人格的影响,最终总结出导致保罗出现恋母情结的主要原因是她的母亲,她的母亲由于社会现实的影响导致了过度的恋子情节,因此,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单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的思路。
先有国后有家,健康的国度、健康的社会制度才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下人们才能有健康的精神状态。从一定意义上说,《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所描写的保罗等主要人物的精神问题,其实是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保罗和其母亲之间的异常感情的发展过程,小说通过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出了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当时社会阶层代表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于低一级生活环境的人想到更高一级生活环境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说中主要人物各方面之间关系充分证实了保罗的恋母情结,他将自己所有的爱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他的母亲,毫不夸张地说,他对母亲的爱已到了极致。《儿子与情人》所揭示的“恋母情结”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的一种困境:当人的情感寂寞无法抵御潜意识的种种侵扰和诱惑,穿透社会道德观念和伦理法制的力量将会使人的心灵永远处于痛苦挣扎的境界 。正因为《儿子与情人》深刻地展示了人类这种痛苦的心灵历程,才使这部经典名著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光明.浅谈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J].外国文学研究,199l,123~128.
[2]劳伦斯著,陈良廷译儿子与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3]吕同六.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4]王佐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蒋炳贤.劳伦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6]周方珠.解不开的俄狄浦斯情结[J].外国文学研究.1996,(3):65~69.
[7]蒋承勇,灵剑.论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的深度对话[J].国外文学,1996,(3):[8]白 烨.二十世纪欧美小说名著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8.
[10]黄 欣.弗洛伊德[M].中译本.北京:昆仑出版社, 1999.
[11]谷启楠.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M].中译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2]安德鲁,尼古拉著,汪正龙,李永新译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