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大白菜成回忆

2016-12-23 15:11何杲
新天地 2016年11期
关键词:菜窖副食棉被

何杲

冬储菜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也许可有可无,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来说,冬储菜不只是生活需求,也是精神寄托,冬储菜储存了他们许许多多的记忆。

在北京东城区六铺炕有家新民菜市场,离我家只有两站地距离,我平时常上那儿买菜。因为买菜的人多,菜市场里人挤人,乱哄哄,冬冷夏热,地上鱼汤、烂菜叶……环境脏乱差。不久前,这家有着十多年历史的菜市场升级改造后重新开业。

我兴致勃勃地跑去参观购物。只见大厅光线通透,通道加宽,铺设了防滑地砖,安装了中央空调、监视器。软件上,消防安全管理、经营主体准入、商户违约、不合格商品退市等管理制度也同步升级。进门的墙上,平面布置图,疏散平面图,商户经营执照,投诉电话等明显地悬挂着。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改变了以往个体租赁摊位、分散经营的方式,以全新的面貌布置一新,让人感到购物环境和超市别无二致,很难再与传统的“菜市场”三个字联系起来。

走在这个旧貌换新颜的蔬菜商场里,不禁让我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是这个季节,我正在街头忙着购买冬储大白菜呢。

那时的菜市场及副食店,门口都挂着红布标语,街上满载大白菜的汽车来来往往,马路边、胡同口大白菜堆成小山,上面插着牌子,标着等级和价钱。售货员系着蓝布围裙,戴着白套袖,忙着卸车、整理、分等、码放;人们穿着棉猴儿,举着副食本,排出几十米长的队,一边冻得跺着脚,一边议论着菜的成色。那场面,是北京入冬后年年特有的一种景象。

一级菜按人口限量写本,每人20斤,二、三级菜质地差点儿,但不限量,价钱比一级便宜很多。我那时住在苏州胡同,院里的薛大妈家里人口多,天不亮就去排队,一买就是七八百斤,她说:“有这几百斤菜,我这一冬都踏实了。”

每个售菜点都有人负责送菜,甭管您买多少,都用平板三轮儿或手推车给您送到家门口,售货员帮助卸了车,一声“得嘞,回见吧您”,又忙着去下一家了。双职工白天上班没功夫买菜,菜站晚上拉上电线,装上几个100瓦的大灯泡,周围照的亮亮堂堂,甭管多晚都有售货员值班。

等您费劲把一棵棵菜倒腾到自家门口,问题可就来喽。住楼房的可以放楼道里,刮风下雪都不怕,可这大多数住平房的就没辙了。放屋里怕烧心儿,撂外面又怕冻坏,十分纠结。有人说挖个菜窖,可这院里小棚子搭得连走道的地方都没有,哪还有地方挖菜窖?幸好晚报介绍了好办法,把每棵菜都用旧报纸包上,再扎几个窟窿眼儿,码在窗根底下,盖上点旧棉被。您别说这招儿挺好使,家家门口一堆破棉衣旧棉被。做饭时舍不得吃好的,就先捡着有毛病的吃。到了春节前,剩下十几棵早已干成了“笤帚疙瘩”,只能扔了。那年月,副食供应匮乏,哪有细菜吃,即使偶尔碰上也买不起啊。三九隆冬大雪封门时,家里能有这大白菜垫底,日子过得就算很不错了。

改革开放后,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各样的时令菜供应充足,四季常新。后来,农贸市场、早市、直供点、连锁店应运而生,想吃什么随时都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传统储菜观念悄然发生着改变。然而,不论人们菜篮子多么丰富,冬储菜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个念想。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菜窖副食棉被
冬储
半条棉被
菜窖里的冬天
牛奶奶晒棉被
菜窖里的冬天
棉被里的爱
一床棉被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近期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