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服务,一个需要换位思考的话题
文/吴硕林
一年一度的早稻收购工作已经拉开帷幕。高温酷暑之下,无论是粮农还是收粮人员,都面临着很大的考验。而且,由于“卖”者与“收”者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
从“卖”者的角度,粮农希望粮食部门的收购价格高一些,收购质量标准宽一点,服务环境好一点,售粮速度快一点。从“收”者的角度,粮食收储企业收购的粮食要统一进仓储存,有的还要作为储备粮,这些粮食在仓库内的保管时间都较长,质量上必须绝对保证。因此,在收购过程中需要执行统一的质量标准,不能宽严不一,更不能因为质量不达标而影响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服务工作还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在以往的粮食收购服务中,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因执行收购质量标准而得不到粮农的理解,或收粮人员因服务不到位而引发粮农不满的情绪。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物质依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在惠农稳粮政策举措上持续发力,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很多地方的粮食订单规模不断扩大,订单奖励额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然而,粮食产业毕竟是弱势产业。总体而言,粮食生产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还不强,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粮农而言,从最初的备耕、播种,到培育、收割,直至运到粮站投售,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还要付出许多的心血与汗水。有时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种粮收益还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所以,粮食生产真的很不易,粮农真的很辛苦!
作为承担粮食收购主渠道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搞好粮食收购,为粮农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自然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事实上,一直以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及收粮人员,坚持与粮农同呼吸、共命运,有礼有节地落实好每一项收购准备工作。他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密切关注粮食生产动向,及时听取粮农的意见建议,及早与农户签订好粮食订单,及早做好仓库、资金、机械设施等准备,确保能按时开秤收粮。在收购服务过程中,他们发扬“宁流千滴汗,不损一粒粮”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设身处地的为粮农着想,力所能及地为粮农排忧解难。在高温酷暑中与粮农一起流汗、一起为维护粮食安全作贡献,他们的体貌与粮农并无多少异样。所以,收粮不容易,收粮人也很辛苦!
售粮与收粮都不容易,却又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中。如何破解难题,把粮食收购服务做得双方都满意,成为双赢之举,重要的是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换取另一方的认同与支持。
对粮食收购者而言,必须把重农、敬农、爱农放在首位。面对千家万户的粮农,重要的是要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积极为粮农搞好服务,尽量让粮农少跑腿、少用力,推进“一站式”服务。作为一线收粮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业务水平,做到依法收粮,并耐心细致地向粮农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粮农的理解。特别是稻谷检验员,面对收获质量高低不一的粮食,必须提高检验技能和作价的准确性。因为一时的失误,有可能给粮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给粮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严格收购质量标准,正确检验作价,不收人情粮,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矩,用行动去争取粮农的信任。
对粮农而言,要尊重收购政策的严肃性,特别是粮食收购质量标准。收粮人员特别是检验员必须对入库的粮食质量安全负责,对千千万万粮食消费者的安全负责。收粮人员的肩上担着一分沉重的责任,假若收进了水分、杂质或黄粒米等超标的粮食,会影响整仓粮食的收购质量,也会影响粮食的储存安全。这一点,也要征得粮农理解。
粮食收购是粮农实现经济利益的环节,也是考验收粮人员意志与品质的重要时刻。笔者希望能有更多的理解与包容、支持与信任,大家一道克服高温、雨水等大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让粮食收购服务成为一道和谐、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