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收购的方向必须坚持

2016-12-23 06:14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粮食贷款价格

市场化收购的方向必须坚持

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尚强民

秋收的大幕即将拉开,东北新粮即将上市。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之后,今年的秋粮收购将如何展开,是当前市场经营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农业部负责人在黑龙江调研时表示,要千方百计搞好今年的粮食特别是玉米收储工作,要培育完善粮食收购多元主体,走中储粮、地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和多元主体共同收购的新路。中农办负责人则针对多元主体收购粮食需要贷款支持问题明确地提出:要形成市场价格,得先有市场;要有市场,得先有市场主体;要有市场主体,得保证其能拿到贷款。如果在秋收之前不能解决金融机构如何向有资质、有意愿的粮食收储市场主体提供贷款的问题,那么今年“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或许就难以顺利进行。

在当前粮食流通格局下,粮食收储主体收粮,需要银行提供贷款支持。银行不放贷款,大规模的粮食收购就无法展开。实行临储收购时,农发行向中储粮放贷,不会担心贷款收不回来,贷款渠道是畅通的。临储取消后,农发行面对众多的粮食经营主体发放贷款,资金风险骤然增大,如果“在秋收之前不能解决金融机构如何向有资质、有意愿的粮食收储市场主体提供贷款的问题”,问题确实有可能会很严重。根据目前的总量平衡分析,2016/2017年度国内玉米市场还是产大于需。在这种大背景下,经营者入市因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积极性不高,如果资金上再受阻,会使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

银行为什么不愿放贷?因为银行也要做生意,不向外贷款,收入无从而来,就没了生存之道。深究下去会发现,放不放贷,关键在于贷款的风险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风险在可控范围,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会很高,面临的风险越小,贷款的积极性越高,风险越大,放贷的积极性就越低。粮食生产基本上“靠天吃饭”,具有不稳定性。而粮食收购资金数量庞大,绝大部分贷款需要从银行获得。因为粮食收购关系农民利益和粮食生产的稳定,为此国家专门设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粮油收购提供贷款支持。虽然有“发展”二字,但银行还是银行,还得遵循银行业最基本的要求,不能不顾贷款风险而随意放贷。近年来的粮食收购市场,由中储粮统贷统还托市收购,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分贷分还因存在过大的资金管理风险,只在个别年份实行过。仅就粮食经营风险而言,发放粮食贷款的风险确实大:一是行情变化莫测,在粮食市场发育不够的状况下,市场经营风险无法转移出去,许多粮食经营者都在赌行情,赌自己收粮后,粮价一定会涨。二是贷款主体实力太弱,抵押贷款没资产,信誉没保证,虽然有收粮的愿望,但缺乏贷款的资质。

解决收购粮食贷款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在于积极促进国内粮食市场发育,真正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使经营风险降至最低。前些年笔者到美国考察,听ADM公司所属的一个基层粮食仓库负责人这样介绍收购:粮食仓库为农民提供粮食收购服务,在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之时,即在期货市场套保,将价格波动可能产生的风险转移出去,粮食仓库只是赚取仓储物流服务收入。粮食仓库定位为仓储物流服务提供商,这样的认识与国内有着较大的不同。询问过许多的国内粮食企业负责人,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得到的回答多是粮食购销企业或是国家粮食储备库。企业在新粮上市时的业务就是大量收购,随后就是想办法销售。除了保管国家储备粮,企业的仓储设施只是服务于企业自身的购销业务,企业的主营业务是贸易,只有保管国家储备粮时才有获得仓储费用的概念。可能正是因为定位的不同,导致了经营理念和方式的差别。国内的粮食企业追求差价,追求低进高出,可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价格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过去一季收购常年销售时的计划价格变化有着根本的不同。粮食一季生产常年消费的特点,又需要粮食企业在新粮上市时为生产者提供售粮服务。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将经营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转移市场风险。为此,国内大多数粮食企业都需要重新定位,要从博差价,转变为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当粮食企业都不再“赌”行情,都建立了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贷款难的问题估计就能解决得差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内新的粮食流通机制建立起来之前,在企业无法有效转移市场风险的情况下,贷款顺利发放与保证贷款安全都是大问题。

据报道,为全面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探索新形势下多渠道筹措粮食收购资金的新办法,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行业职责底线,吉林省粮食局召开了商业银行和粮食企业“银企协作”座谈会。会上商业银行代表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与粮食企业沟通交流,为其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并提出了建立成规模企业名单制、成立产业基金、争取政府信用支持等建设性意见。看来,想办法降低贷款风险,是解决企业收购所需资金的最有效办法。向有资质和有贷款意愿的粮食企业提供收购贷款,只是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由于玉米产量远大于需求量,超出国内消费需求又无法出口的剩余玉米如何处置。

过去几年,大于国内年度需求的玉米通过国家组织临储收购进入了仓库,形成了粮权归中央的临时存储库存,所产生的费用由中央财政负担。今年推出收储制度改革后,年度玉米供给在生产调整还不到位的情况下仍有剩余,而且目前预测供大于求的数量还不少。虽然通过积极的工作,实际的玉米种植调减力度很大,玉米种植面积调减超出了预期。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因此尽管播种面积减了,但玉米总产量可能不会降得很多,预计产大于需的格局还将继续维持。年度内消费不掉的多出来的玉米怎么办?在玉米无法出口且国内缺乏有效需求的情况下,过剩的玉米确实需要有出路,对这部分粮食不能不管。农户缺乏保管能力,玉米生产出来,需要变现,有关方面有责任帮助农民完成产品到商品的惊险一跃,弱势群体总要保护,玉米不能烂在农民手里。

玉米临储收购取消了,如何化解市场上剩余玉米大量存在导致的矛盾?从逻辑上讲,只要价格足够低,玉米总能寻找到销路,比如出口到国际市场等。现在的问题是,价格不太可能降得过低,出口有很大的难度。希望通过调动多元主体收购积极性,通过促进社会库存水平回升,将国内供给压力降到最低的程度。不管最终采取什么办法化解矛盾,有一点必须明确,国家以高于市场价格敞开收购的做法不能回潮。具体的收购方式、组织形式、操作方法可以讨论需要研究,但市场化收购的方向一定要坚持,即一定要让价格反映供求。2012年以来国内玉米供给压力不断增加,原因就在于在国内玉米消费需求出现变化和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的背景下,玉米政策迟迟没有作出调整,玉米临时收储以高于市场出清的水平敞开收购,抬高了国内玉米价格。收储制度改革之后,玉米收购价格一定要由市场决定,价格一定要反映供求,因为扭曲的价格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关键是再难持续。如果国家认为农民收入过低,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向农民提供帮助,不能再让价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把补贴从价格中分离出来,恢复市场机制在粮食定价中的作用,使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将影响来年的农民种植玉米的意愿,这对于实现国内玉米供求再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关人士预测:在玉米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之后,坚定地实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2017年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将会大减,大豆种植面积将会大幅增加。国家降低玉米库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把大豆目标补贴价格用活,多补大豆种植,把玉米面积快速减下来。顶住大豆目标价格4800元/吨的标准不变,足额提供目标价格补贴,不用任何其他政策,明年东北玉米产量将减少4000万吨。农民会算账,地租降下来,大豆目标价格不变,种大豆比种玉米强得多。

总之,让价格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努力促进供求再平衡,调整的任务已经十分紧迫!

猜你喜欢
粮食贷款价格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价格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价格
价格